折腰山岩画发现较早。2006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试点工作期间,阿拉善博物馆承担阿拉善左旗境内文物普查工作。普查组成员有李锦礼、巴格那、曹格图、张震洲等,他们在贺兰山西侧台地——折腰山一带调查,发现60余幅岩画,并做了详细的拍照、登记工作。
哈喇乌沟口岩画最早发现于2013年8月,缘于阿拉善左旗政法委副书记苏勒德在贺兰山西侧哈喇乌沟口的一次户外拍摄活动,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他经常独自一人,利用节假日到周边去拍摄。这次发现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之后的两年多时间,每逢周六周日,他便到这里徒步寻找刻在石头上的图画,一一拍摄,先后记录了近300幅岩画作品。长期的关注和多方的学习了解,使他逐步认识到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图画,和阿拉善博物馆内展示的一样,属于古代岩画。2015年6月,他将拍摄的照片自费彩印成册,起名《巴彦浩特岩画》。
2015年11月,再次来到这里,他发现有机械和人员活动,由于担心这些岩画受到破坏,便及时联系了阿拉善盟文物局。在他的引导下,阿拉善盟文物局局长景学义、阿拉善博物馆副馆长梅花、工作人员海龙等人来到这里,进行了初步的实地调查,查看岩画30多幅,确定了这是一处新发现的岩画点。考虑到该处岩画皆为零散圆石上刻画,且靠近路边,容易搬动、移走,出于安全考虑,暂未向社会公开。
2016年6月至8月,阿拉善盟文物局先后多次组织专业力量,对该岩画点进行了全面的踏查,景学义、肖福明、胡杨、李菲、哈萨娜、苏伦、任伟、景小荟、岗亮等人参加,逐一拍摄、测量,并进行GPS打点,全面调查登记,共发现岩画200余幅。同时,通知阿拉善左旗文物局做好保护工作,协调该区域内施工的蒙草公司,在万亩草原建设过程中做好岩画保护工作。(www.daowen.com)
2017年3月至4月,阿拉善左旗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阿拉塔、白萨如拉、李晓伟、乌拉、库青等人,对该区域内的岩画进行拍摄、编号登记和打点标记,树立保护标志,拉设木栅栏,铺设木栈道,协调蒙草公司,结合万亩草原建设规划建设巴彦浩特岩画遗址公园。
2018年8月,阿拉善盟文物局工作人员在调查贺兰山西麓沿线长城遗址期间,从当地牧民的口中得知,在附近山体上有岩画,经实地踏查,在樊家营子以西约4公里处的山体顶部发现了30余幅岩画,当地牧民称此地为火烧圈,故命名火烧圈岩画。
在后期整理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哈喇乌沟口岩画、折腰山岩画和火烧圈岩画在创作内容、方式、风格等许多方面十分接近,其分布地域均位于巴彦浩特镇以东的贺兰山西侧台地区域,距离巴彦浩特镇较近,同时也出于对苏勒德发现并保护哈喇乌沟口岩画的敬意,尊重他的命名,将这两处岩画统称为巴彦浩特岩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