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翁偶虹文集·回忆录卷:《白虹贯日》带来激情

翁偶虹文集·回忆录卷:《白虹贯日》带来激情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虹贯日》的故事中心,虽然是写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四位抗战英雄固守睢阳的壮怀激烈,但是我从剧本的广度和深度着想,必须无情地鞭挞汉奸,抨击敌寇;昂扬地歌颂抗战,庆祝胜利;宣扬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塑造可歌可泣的反正烈士。《白虹贯日》从十一月下旬上演,直到一九四六年一月上旬,共演出二十余场,与李世芳上演的《天国女儿》恰成对台。

抗战八年中的沉郁之情,虽然以“聊托孤愤,痴且不讳”而自我解嘲,然而惊霜寒雀,吊月秋虫的落寞滋味,总是萦系心头,积为块垒。一九四五年八月,一声霹雳,日寇如饩羊告朔,汉奸的冰山已倒。喜不成寐,遐想联翩,累年积愤,驱我把笔。在痛恨与快慰的复杂心情中,想起东北演员唐韵笙曾因演出《后羿射日》一剧而遭到日寇的迫害。以日喻日,我便借用《史记》里“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和《国策》里“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的故实,撷取安史之乱、张巡守睢阳和郭子仪光复两京为题材,运斤如风地在三天之内,写成了一个剧本,即名为《白虹贯日》。用意是:以日喻日而贯之,以虹自喻而怒之。当我召集了戏校同学,谈出我编写此剧的用意,他们都握拳透爪地慷慨陈词,不计酬劳,不计名位,苦排苦练,以期早日实现于舞台。

《白虹贯日》的故事中心,虽然是写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四位抗战英雄固守睢阳的壮怀激烈,但是我从剧本的广度和深度着想,必须无情地鞭挞汉奸,抨击敌寇;昂扬地歌颂抗战,庆祝胜利;宣扬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塑造可歌可泣的反正烈士。所以在通读史册的过程中,剔取了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可以出现的人物和可以产生的情节,重起炉锤,别构机杼。首先把曾被杨贵妃妒忌的梅妃,延寿一纪,参加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战;同时塑造了一个擅舞剑器的谢阿蛮,作为她的保护人。第二,加入一个奴颜婢膝恬不知耻的张垍,作为汉奸典型,他利用梅妃从宫里逃到他家的机会,想把梅妃献与安禄山,以固敌宠。这个阴谋被谢阿蛮得知,暗保梅妃逃往睢阳;张垍无计自解,痛哭流涕地跪地哀求自己的妻子徐菡假充梅妃,献与安禄山。第三,安禄山在庆贺得妃的“大典”上,迫命梨园旧部演奏《霓裳羽衣曲》,众乐师出于禾黍之情,泣不成声,安禄山终于暴露出狰狞面目,正要传令骈斩,擅奏琵琶的雷海青挺身而出,痛骂敌寇暴行。第四,南霁云借兵援救睢阳,遭到贺兰进明三番拒绝,迫使南霁云牙龈咬断,空拳握透。在这里增加了一位热血偏将耿义,情愿率领自己的少数人马,襄助南霁云回师解围。第五,把李猪儿刺杀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故事,改为李猪儿刺死安禄山。第六,在睢阳城罗掘俱穷,张巡杀妻,许远杀子,慰饷战士的时候,加入梅妃自刎献身,以“梅花羹”鼓励战士,戮力抗敌。第七,剧的结尾处出现郭子仪,劲扫敌寇,光复两京。这些增加的情节,都经过戏校同学的研究讨论,并把剧本送与程砚秋审阅,一致赞同。

一股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干劲,正显示出戏校同学在八年中抑郁之情的宣泄,很自然地宣告了“校友剧团”的成立,他们分担各项工作,刻印剧本,抄写“单头”,组织“场面”,楷录“提纲”,借布景,约配角。经过公议,派定人选,由王金璐前演南霁云、后演郭子仪,王和霖演雷海青,李金鸿演谢阿蛮,萧德寅演张巡,储金鹏演雷万春,齐和昌演许远,陈永玲演梅妃,高玉倩演徐菡,赵金年演李猪儿,苏维明演贺兰进明,曹世嘉演偏将耿义,李庆山演张垍,张洪祥演安禄山,并特约曹二庚演老军,由赓金群司鼓。程砚秋非常支持这个戏的演出,一切布景服装,凡有所需,尽量借与。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戏即排好,首演于长安,继演于中和。上座率虽然不是十分理想,但是看过戏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赞许,还有些热情的观众投诗揄扬,认为这个戏的演出,消除了他们胸中的八年块垒。同时许多同业也来看戏,打动了李少春和袁世海,因而种下了翌年在上海天蟾舞台他们重演此剧的絮果兰因。

《白虹贯日》从十一月下旬上演,直到一九四六年一月上旬,共演出二十余场,与李世芳上演的《天国女儿》恰成对台。有位朋友对我说:“八年抗战胜利,你老兄借戏抒情,既上演了描写艰苦抗战的戏,又上演了描写农民革命的戏,毕竟你们拿笔杆的,有机会展示出你们的胸怀!”我却颇为内疚地说:“八年中醉生梦死的生活,愧对满目疮痍的祖国,愧对浴血抗战的人民,以片楮之墨,表寸心之丹,怎能赎愆于万一!”朋友安慰我说:“来日方长,你大可奋笔疾书,写几本有益于国计民生之作了。”朋友的鼓励,深获我心。但是在以后三年的国民党统治下,仍然是夙愿难偿。

这时,旧历春节已展开序幕,各地戏院开始做春节演戏的安排。在一九四〇年帮助我组织“如意社”的万子和、沈秀水,正与李伯年合股开办“豫发”银号。他们仍然怀念“如意社”剧团当年的盛况,看到我这次组织的“校友剧团”虽没有主角李玉茹,而四梁四柱依然完整;陈永玲、高玉倩虽不及玉茹声望之高,以双珠而抵一璧,按剧分工,也能重现当年“如意社”的风采。他们正想与我继续合作,把“校友剧团”振兴下去,恰巧天津美琪戏院委托万子和在平约角,春节上演一月,就商于我。我仍是采取民主公议的方法,召集了“校友剧团”的骨干王金璐、储金鹏、陈永玲、赵金年、高玉倩等,共商去留。大家都认为前“如意社”的名剧,也就是中华戏校的几出代表作,大可陆续演出,上座绝无问题,仍采取上海黄金戏院聘请时的包银制度,按劳定酬。另外又约了花脸演员张洪祥、李德奎、于金奎,丑角演员贾多才、李庆山,二旦谷玉兰,老旦孙玉祥。万子和的儿子万小甫,也参加了老生行列。

天津美琪戏院,就是最早的下天仙戏园,虽不是处于热闹的街市中心,也拥有一大部分的当地观众。“校友剧团”的海报张出,预售十分踊跃。当时的美琪戏院,虽然已改建了舞台,表面上焕然一新,而后台仍是破烂不堪。演员住宿,都由自己挑选比较合适的蜗庐。时届腊尾,天气严寒,只有柜房安装了火炉,后台也只有个火灶,其他地方都没有取暖的设备。有的演员只得借用天津亲友的火炉,自己买煤生火,尚可御寒。我和储金鹏、赵德勋,挑选了离剧场稍远的一幢破旧小楼,光着炕席,铺上各自的被褥。一冬无火,四壁结冰,称得起是室生虚白,清凉彻骨。凭赖中年时代的顽健体质,每晚呼吸着那绝无烟火的新鲜空气,上不脱衣,下只卸履,囫囵地向被筒里一钻,蜷缩着身体去寻黄粱快梦。次早推被而起,飞奔柜房,只凭一盆滚热的洗脸水,以融化僵冻的五官四肢;再凭两杯滚热的浓茶,鲸吞入腹,融化那僵冻的五脏六腑。而饥肠辘辘,时感腹痛,紧接着又插翅似的奔向早点铺,喝两碗滚烫的豆浆,嚼几套煎饼馃子,才觉得大地回春,仿佛是重返人世。这样生活,从腊月二十七直熬到次年元宵节后,才渐渐逃出了那个冰谷地狱。(www.daowen.com)

腊月二十七到了美琪戏院,那年是小建,过了一天,二十九即是除夕,前台经理和后台管事请我参加祭神,格于成例,只得应酬一番。是晚十二时后,后台的祖师爷龛前燃起香烛,场面人员奏起神曲,大家一一叩拜之后,由后台管事和我共同抬着祖师爷的神龛,在神曲声中,绕着戏院前后走了一周,重返前台,供在台上。这时,院内灯光渐暗,参加祭神者肃立两旁,场面奏起[走马锣鼓],花脸行扮演的五位灵官,勾脸扎靠,各持灵官鞭,上场舞蹈,一个[四击头]后,全场灯光顿灭,只留下一股惨绿之光。这时由后台响起一阵呜呜啾啾的幽厉之声,倏地一闪,跑出一个披头散发、身穿青褶子、腰系红裙子的女鬼,耳旁各垂白纸鬼发和短串纸锞,愁眉惨目,面色煞白,口角眼睑,各有血迹,嘴里含着竹哨,凄厉而鸣,双臂扬起水袖,颤亸而舞,碎步如飞地跑下台去。台上的五位灵官同时叱咤一声,紧追下来,似乎也是从前台出去,绕院一周,然后捉住那个女鬼,撂在祖师爷面前。与此同时,走出一个赤膊的汉子(也是后台的武行),一手举着菜刀,一手提着一只纯白色的公鸡,在祖师爷面前膜拜之后然一刀,剁下公鸡的脑袋,把鲜红的鸡血先向女鬼身上一洒,女鬼“”的一声,跑入后台,似乎是鬼已成了。那汉子接着走下台来,把剩余的鸡血向院内各个角落乱洒一番。这时,神曲又高奏起来,前台正中已备好一个高梯,那汉子攀梯而上,把那个鸡脑袋钉在前台栏杆的当中。前后台的经理管事以及我这位参与春节演出的剧团团长,在更强烈的神曲声中,互相道喜。五灵官又各挑起一挂丈余的鞭炮,噼噼啪啪地燃放起来,似乎是在宣告:邪秽之气已除,明春开锣,大吉大利。

这一幕颇有戏剧性的祭神典礼,当然是十足的迷信,然而证其后果,也不能不体谅当时神道设教的变通办法:那样诚惶诚恐地敬奉祖师爷,不过是警惕后台的一切演员都要严肃认真,遵守秩序,发扬戏德。那样装神弄鬼地“捉女鬼”、“洒鸡血”,也不过是警惕前台的一切服务人员恪守本职,待人接物,态度和蔼。以为只要能做到这两点,观众就一定会欢迎台上的演出,也会愉快地到这个戏院来买票看戏了。

“校友剧团”从正月初一到初六,昼夜演出十二场,场场满座。过了初六,便陆续上演了本戏《美人鱼》、《鸳鸯泪》、《凤双飞》,一直满到元宵前夕。其中仍以《鸳鸯泪》最受欢迎,储金鹏的周仁,已是成名之作,王金璐的王四公,是老搭档了。此外,陈永玲的冯素蕙、张洪祥的严年、谷玉兰的杜娘子,经过认真排练,演来均如出夙构。尤其是贾多才,他在青年时代曾与梆子名旦崔灵芝、名小生马全禄同班,看过名丑王子石饰演凤承东的表演,在“刺杀”一场,王子石以尖厉的嗓音,三番高呼“好刀子”,曾得到“夜猫子”的绰号。这次贾多才饰演凤承东,把王子石的许多表演精华都运用出来,尤为出色。

元宵节上演了《白虹贯日》,又是连着四场满堂。天津观众对此剧的反应,比北平更为热烈。当汉奸张垍用自己的妻子徐菡假冒梅妃献与安禄山时,台下竟有人高叫:“好兔蛋!真不要脸!”南霁云借兵,得到偏将耿义的援助,每念到那几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台词,往往台下掌声雷动。后场梅妃自刎献身,请守城战士分享“梅花羹”,李猪儿刺杀安禄山,以及郭子仪收复两京的大战场面,观众席间都爆起震屋荡瓦的掌声和彩声。

过了正月二十,春节气氛逐渐平淡,各戏院的上座率都有下降。“校友剧团”的骨干和我商量,准备上演新的节目。恰在此时,接到天津观众的几封来信,都希望看到曾在北平举办过的合作戏“旗装大会”、“十二生肖”、“巾帼十艳”、“九种戏”等。既应观众之请,又翻节目之新,团中演员,推诚合作,事半功倍,何乐不为!于是先上演了“旗装大会”,剧目是谷玉兰的《查头关》,李金鸿、贾多才的《探亲家》,储金鹏、高玉倩的《八郎坐宫》,赵金年、陈永玲的《苏武牧羊》,剧中的尤春风、李亲家、碧莲公主、胡阿云都是旗装扮相,大轴仍以《畅春园》攒底,前场旦角分扮金、玉、珠、翠四妃,万小甫演康熙皇帝,王金璐反串杨香武,增加武打。以后又蝉联上演了“十二生肖”和“九种戏”,最后演出了“巾帼十艳”。我原办的“十艳”剧目,是王大娘、孙二娘、李三娘、张四姐、虞五凤、双演王三巧、崔七娘、杨八姐、巴九奶奶、杜十娘。当时是按戏约角,现在则只能就地取材,不能不有所变更。于是,李三娘改为扈三娘(即《扈家庄》),双演王三巧改为双演王三姐(即《武家坡》),大轴杜十娘原是荀派本戏,临时排演既难,戏幅又大,吃堑长智,何必再履薄冰。我便想用一出攒底的戏,把前边的演员包括在内,集体登场,而戏名又必须嵌上“十”字,想来想去,想到幼年时代曾看过一出梆子戏《七红火烧十姨庙》,戏幅不长,文武带打,没有什么进步意义,只是一出神话剧而已。这个戏可能是当时民间艺人的“提纲戏”,有提纲而无剧本,台词不多,大致轮廓我还能追想默写,只用了一个通宵,便把剧本写成。不要轻视这出浪漫式的“提纲戏”,这也是民间艺人的智慧结晶。我推想戏的取材,可能是取自清代讽刺小说《谐铎》,它是嘲讽当时的一孔之儒,把杭州的杜拾遗庙当作了晋代好喝酒的诗人刘伶的贤德妻子杜十姨,竟至在重修杜拾遗庙时以讹传讹地塑奉了一位古代的妇女神像。民间艺人采取这个素材,又将错就错地把“十姨”当作了“十个女子”,而演在台上的戏,又变成了十个妖邪精灵幻化了十个美女,假充十姨,不但享受人间的香火供奉,而且还迷惑了一般色情狂的青年子弟,以致丧命于庙中者不少。后来由于得到一位术士的禳祷,天庭遣七红下界,荡妖除邪,火烧了十姨庙。七红是关圣帝君、钟离大师、王灵官、火判官、赤精子、昴日鸡、太乙真人。此戏情节简单,俏头不少,由陈永玲、高玉倩、李金鸿、谷玉兰等分饰十女,丑公子一角,因为贾多才、李庆山都不擅唱,特请天津名丑三吉仙担任。有一场“集体二百五”,颇为轰动。所谓“集体二百五”,是因袭《蝴蝶梦》里“纸人二百五”的动作,拉开帷幕,十个旦角扮演的十女,各做姿态,肃立如塑。当丑公子唱到遐想之时,妄想泥塑能活起来,用扇子扇而戏之,十个旦角随着他那扇动的扇子,在唱的节奏中,有层次地眼盼、眉轩、颊颦、口笑、腰款、袖扬,一个个轻盈地走下来,集体舞蹈,包围了丑公子,扼杀了他的性命。最后七红下界,当然是一场大打,由王金璐扮演关圣帝君,张洪祥扮演火判官,李德奎扮演钟离大师,于金奎扮演太乙真人,赵德勋扮演昴日鸡,何金海扮演赤精子,程玉焕扮演王灵官,李金鸿大打“出手”。戏虽火炽热闹,究属无聊之作,但是观众在顺序地看过前面九出正戏之后,余兴般地再看此戏,似乎是饱饫之余,又饶上一道小吃,非常满意。于是口碑遍传,这一台“巾帼十艳”又连续演了四场。此时已到旧历元月之尾,为了保持全盛的上座纪录,储金鹏建议赶排我为黄玉华编写而未演出的新剧《北观音》。这是一出群戏,“校友剧团”的主要演员都可登场。平津咫尺,来往方便,我取来剧本,大家分抄“单头”,只用了三天时间,戏已排成上演。由陈永玲饰女王朵碧,高玉倩饰公主阿兰琪,王金璐饰卢尔玉,储金鹏饰牙都鲁,张洪祥饰大太监雪里赤,李德奎饰奸王安脱欢,贾多才饰拜拜海,孙玉祥饰泌菱吉,赵金年饰铁弼,李金鸿饰翡翠,谷玉兰饰芙蓉。这是一出表现元代宫闱斗争的戏,我在编写剧本的时候,曾设想了许多新服装、新布景、新道具,以及新的演出形式,这些要求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实现的,只好用传统的服装、一般的道具和易于演出的形式,因陋就简地演出来。观众虽然欣赏这个戏有情节、有人物、有矛盾、有技巧,但是明眼人也看得出来,有些地方显然是缀补而成,上座率只维持在八九成。好在满期已近,一个月的营业总算是圆满地保证下来了。这时,万子和特到津沽,要求“校友剧团”长期接演下去,并请我再接再厉地陆续排演新剧。团中成员,也多有长期苦战的雄心,不想美琪前台经理已与奚啸伯订了演出合同,同时又暗中约请王金璐加入奚剧团演出《走麦城·连营寨·永安宫》等剧目,“校友剧团”失金璐如失柱石,当然不能再在津续演。这样,整整一个多月(三十六天)的津门演出,也就圆满地结束回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