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舟曲金石叙录:寺内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

舟曲金石叙录:寺内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图16)刊立于乾窿四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位于舟曲县城关镇北关村北高山之巅翠峰寺内,现被镶嵌在寺内偏殿的北墙壁上。大清碑记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闻之: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继也[1]。图16: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拓片经理募化:高礼、何彬、杨煓、刘彩、何浡、刘炤、李配兰、李成、尚贤、张鸣玉、刘普、冯兴智。

舟曲金石叙录:寺内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

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图16)刊立于乾窿四十三年(1778)五月二十一日,位于舟曲县城关镇北关村北高山之巅翠峰寺内,现被镶嵌在寺内偏殿的北墙壁上。该碑圆首方身,通体一石,石灰岩质地,高70厘米,宽36厘米,厚5厘米。碑额双钩刻有楷书“大清碑记”四字,字约5厘米见方。边饰有卷云纹的图案。碑文为楷书,竖刻,共13行,满行27字,由于碑的下部已风化脱落,碑底部的最后六行文字无法辨识,今残存百余字。

【碑额】大清碑记

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

闻之: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继也[1]。粤[2]稽翠峰山天寿寺诸佛殿宇,自大明以迄于今,其间创造补葺者屡有,□□□□□□□□因普陀圣像金体全毁,凡登堂焚香者,殊觉难安。爰是会□□□□□同善信何彬等,竭尽五内、募化十方,将善施之财,不□□□□佛,亦且各神而俱沐猗欤。休哉!何其盛也。然亦不□□□□□□矣。夫前人有美,今人继之,则后之效今人者,亦常□□□□□□,是为记。

图16:沐浴天寿寺诸佛碑记拓片

经理募化:高礼、何彬、杨煓、刘彩、何浡、刘炤、李配兰、李成、尚贤、张鸣玉、刘普、冯兴智。

正一羽士:刘守清、党德、王均。

男二会:郭定国、惠博、冯明成、何桂花、杨启荣、张□□、王□□、王邦彦、冯士奇、杨廷弼、刘玉秀、惠作沐、□□□、□□□、尚三省、赵壁、李中选、曹瑞□、□□□、□□□、□□□。

郡庠生[3]:张恺沐手撰书、孙兰秀沐手谨勒。

乾隆四十三年[4]五月二十一日立石画□。(www.daowen.com)

住持[5]:弥本玉。

注释:

[1]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继也:此段话话出自韩愈《与于襄阳书》。大意是:没有人给他引荐,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不会显扬;没有人做继承人,即使有很好的功业、德行也不会流传,这两种人,未尝不是互相期待着。

[2]粤: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审慎的语气。

[3]郡庠生:即阶州州学的生员,俗称“秀才”。

[4]乾隆四十三年:即公元1778年。

[5]住持:佛教主管僧的职称,起源于禅宗,也叫方丈。

按:该碑是舟曲城北翠峰寺现存的四通明清碑刻之一。碑文开篇便引用唐代韩愈《与于襄阳书》中的一段话“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继也”意在表达前人和后人相为知遇的道理。天寿寺始建于明代,从建成至乾隆四十三年,期间重修过多次,但到了乾隆四十三年,“普陀圣像金体全毁”,凡是来此焚香许愿之人皆感不安,因此善信高礼、何彬等便积极筹款,募化十方,将募捐来的钱财用于给天寿寺内的诸佛重塑金身,美其名曰“沐浴诸佛”,刻碑纪事,以期后人能效仿前人,勤事修补。随后刊刻了参与此次事件的乡耆、道士、信众、住持及撰书人、刻碑者的名字。该碑对于研究清代天寿寺的发展情况、舟曲地区的宗教信仰及传播状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与翠峰寺内现存的其他三通碑刻:明代的《重建观音堂碑记》、清代的《创建圣母行像碑》《圣母碑记》相比较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