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舟曲金石叙录:重修天受寺砖铭揭示岷州卫报恩寺僧人宝相及参与者

舟曲金石叙录:重修天受寺砖铭揭示岷州卫报恩寺僧人宝相及参与者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2017年7月当地在维修天寿寺的过程中,工匠们于房梁上发现,就地保存于偏殿北墙龛处。砖铭记载了正德元年重修天受寺的缘由及参与者,是目前翠峰山上的寺庙中年代最久远的砖铭。该砖铭记载了此次重修寺庙的发起者为岷州卫报恩寺的僧人宝相,主要参与者为西固所千户李玘、宝相的徒弟、徒孙等人。

舟曲金石叙录:重修天受寺砖铭揭示岷州卫报恩寺僧人宝相及参与者

图4:重修天受寺砖铭

重修天受寺砖铭(图4)位于舟曲县城关镇翠峰山天寿寺内后院偏殿北墙龛处,刻于明正德元年(1506)二月。该砖铭为红砖,高24厘米,宽30厘米,厚4厘米。该砖铭正面刻有文字,共11行,满行16字。是2017年7月当地在维修天寿寺的过程中,工匠们于房梁上发现,就地保存于偏殿北墙龛处。砖铭记载了正德元年重修天受寺的缘由及参与者,是目前翠峰山上的寺庙中年代最久远的砖铭。

大明国陕西岷州卫报恩寺[1]

僧人发心重修西五台天受

寺,生愿尘世常行佛道,念日月

之德,报皇王之恩,证明功德维陀

尊天

大明正德岁次丙寅年[2]二月十三日释子

宝相谨发虔心修里古(www.daowen.com)

佛宝殿。功德主千户李圮。

同徒弟清圆、清亮。

行清、清福。

徒孙修可。

注释:

[1]报恩寺:康熙版《岷州卫志》记载:“报恩寺,在城南一里,宋元丰年建。”因其位于城南,故当地人习称“南寺”,同时期岷州所修建的寺院还有广仁禅院、普救寺等。报恩寺至迟在明代就已经声名远播,信众极多,因而成为“岷州卫八景”之一景,即“城南古刹”。明代副使江奎写有《城南古刹》诗一首:“丛林巨刻多佳制,岁深剥落无全字。庭院尘空向昼闲,瑶草琪花生满砌。历览归来日欲昏,月边时听僧敲门。盛时偶尔纵行乐,皈依不如如来尊。”该寺于清同治时毁于战火。民国初年重建,每年农历“五月十七”赛会时,十八位漱神汇集于此。民国二十五年(1936)被鲁大昌焚毁。

[2]正德岁次丙寅年:即正德元年(1506)。正德为明武宗(1506—1521在位)年号,共沿用十六年。

按:重修天受寺砖铭,是目前发现的有关舟曲天寿寺记载的最早的实物。该砖铭记载了此次重修寺庙的发起者为岷州卫报恩寺的僧人宝相,主要参与者为西固所千户李玘、宝相的徒弟、徒孙等人。虽然文字不多,但却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首先,重修寺庙的发起者不是当地的僧人或百姓,而是岷州卫的僧人,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西固所在明前期一直属于岷州卫管辖,岷州卫报恩寺的僧人发现天受寺的破败,发愿重修,这说明他必然了解到西固天受寺的情况,也就是说当时岷州卫的寺庙与西固的寺庙之间是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的。二是当时西固当地的佛寺规模有限,且信众可能不多,因而佛寺年久失修,需要靠外界的力量进行重修。三是报恩寺在整个岷州来说都算是大寺,不仅信众多,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同时通过对天受寺的重修,可以激发当地民众对于佛教信仰的热情,促进佛教的传播,另一方面无形中扩大了报恩寺的社会影响力。功德主千户李玘,参与了此次重修天受寺的工程,并且时隔十一年后,他再次参与到重建观音堂的活动中,由此可以看出此人不仅爱行功德,而且对于佛教比较尊崇。此外,从“徒弟”“徒孙”等词,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岷州卫报恩寺的规模还是比较宏大的。总之,这块砖铭对于研究舟曲的佛教,特别是对研究翠峰山上天寿寺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