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资本理论的要义及核心要素
“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同对大家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的占有联系在一起。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和得到大家公认的,并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53]资本具体可以划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只要对其投资,便可得到一定的回报。但社会资本又具有特殊性,它不是先天的自然禀赋,而是后天在人们的活动中产生,是看不见的一种无形资源。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中,既不依附于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中。[54]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义务与期望。在人们的相互活动中所形成的义务与期望构成了有用的社会资本。(2)信息网络。个体可利用自己拥有的关系网络获取有用的信息。(3)规范和有效的惩罚。集体内部的命令规范可以使个体放弃自我利益,依集体利益行动。(4)权威关系。人们之间以控制权为形式的权威关系体现为社会资本,这种形式的社会资本有助于解决共同性质的问题。(5)多功能组织。为某一目的建立的组织,也可服务于其他目的。(6)有意创建的组织。行动者为某一目的而创建的组织,这些组织为行动者提供效益。其中,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以及权威关系是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55]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具有如下属性:(1)社会资本是一种隐性的资产,它表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社会联系、社会网络还是诚实、信任,都需要个体间的交互传递。个体拥有社会资本的基本条件就是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源。在这些联系中,社会资本表现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如个体的经验、教育程度、掌握的技能等。(2)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产品的特征就是对所有社会成员供给同等数量的物品,对于这样的物品必须具备供给的连带性和非排他性。社会资本强调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均属于公共产品范畴。作为组织资源的社会资本表现为一种团体存在,增强其成员生活机会的集体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56](3)社会资本具有外部性。外部性具有积极外部性和消极外部性两种形式。积极外部性的一个例子是马克斯·韦伯所描述的清教主义训喻,这种训喻要求合乎道德地对待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亲族或家庭的成员。因此,合作的潜力超出了由共同拥有清教规范的人们所组成的直接群体。”[57]消极外部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排斥圈外人,二是对团体成员要求过多,三是限制成员的个人自由,四是用规范排除异己分子。[58]严格来讲,任何拥有社会资本的群体都拥有信任的范围,而信任范围的大小则与积极外部性和消极外部性直接相关。
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与其概念的界定紧密相连。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拓展了其应用领域,但由于学者们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定义,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也存在着不同的内容和侧重。“但社会关系网络、社会结构信任、规范等均可视为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要么可作为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要么可视为社会网络关系得以转化为社会资源的机制。”[59]正如舒勒和巴伦所言,纵观不同的社会资本研究文献,信任和网络被认为是社会资本的两个关键内容,而规范或者义务也常被提及,但这些概念非常笼统,它们的使用往往带有修辞的意义。[60]因此,在社会资本构成要素方面,本部分将社会信任、关系网络和规范作为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图1-3所示。
(www.daowen.com)
图1-3 社会资本构成要素图
(1)信任。信任是社会资本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关键要素,是凝聚社会各方因素的一种催化剂,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也在于行动者之间信任的存在。社会资本是从社会或社区中流行的信任中产生的能力,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信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强化,信任还有助于集体行动中问题的解决,增强集体凝聚力。(2)关系网络。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社会资本也体现了一系列的关系网,既包括正式组织的关系网络,也包括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网络。处于网络中的人员相互认识、彼此信任,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也可从关系网络的性质推演而来:一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决定了他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二是在关系网络的形式上,规模越大、越多样化就越注重关系网络拓展;三是关系网络中的成员关系决定了社会资本的性质。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存量取决于社会网络的诸种性质,如社会网络的规模、密度、异质性、同质性和内聚性等。[61](3)规范。规范是人类致力于建立秩序和增加社会结果的可预测性的努力结果,规范能够用来增加许多个体的福利,或者当集体选择过程受到某个已经建立的子群体控制时,被该群体用来为自己群体增加超过其他群体更多的利益[62]。规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道德规范、契约规范和行政性规范等。在这些规范中,能促进组织成员合作的规范均可以称为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科尔曼认为:“在某些自治的村庄、公社以及部落中……通过人们共同遵守规范,限制某些行为……规范的作用相当于法制社会中的法律。”[63]规范的存在还有助于克服个体在社会中遇到的各种社会困境和解决集体行动难题。
2.社会资本在本项研究中的选择应用
学者们对社会资本的论述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布迪厄从微观个体层面强调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科尔曼以微观和宏观的连接为切入点论述了社会资本,不仅强调社会资源对个体的作用,还强调社会资本对达成集体行动的重要作用。帕特南将社会资本从个人层面上升到集体层面,强调了社会资本对制度绩效的作用。社会资本研究的层次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本所研究问题本身的差异性,不同的问题决定了研究者使用何种层次的社会资本。本项研究致力于对社会智库运行机制的考察,应借鉴社会资本的中观和微观层次。因为,社会智库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以各种方式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或权威专家加盟。这些人员的加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智库的社会资本,这些知名人士和权威专家通常拥有广泛的关系网络。此外,在中国社会中,行动者与网络中其他成员的社会关系包括以下三大类:其一,情感性关系,即主要满足个体情感性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其二,工具性关系,即主要满足个体物质性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其三,混合性关系,即通过人情与“面子”来影响他人的社会关系。[64]本项研究对知名人士和权威专家加盟社会智库也主要遵循社会资本中强调的关系网络和信任。社会智库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与公众关系的建立以及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一定程度上也是自身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社会资本的信任、关系网络和规范等重要构成要素可为社会智库运行机制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一定解释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