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智库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机制设计理论及选择应用

社会智库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机制设计理论及选择应用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示原理简化了机制设计理论的问题分析,使机制设计理论变得更加可行。虽然机制设计理论起源于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考察,但在其具体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却一直被应用于人文社科中的相关研究领域。构建社会智库的稳定运行和发展机制,引入机制设计理论将显得尤为必要。

社会智库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机制设计理论及选择应用

1.机制设计理论的观点及核心要素

机制设计理论研究的是对于一个既定的目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能否设计一个机制来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以保障既定目标的实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基础源于如下两方面:一是研究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存在会对组织发展带来更大挑战;二是源于早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间的争论。双方争论的焦点就是计划经济是否能优化资源的配置。哈耶克认为,由于信息太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即使在保证信息不失真和不流失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传导到计划体系的中央部门需要很长时间,也就失去了有效性,所以计划经济不能使社会有效地运行。[45]兰格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是由形式上类似的共同原则引导的。社会主义经济贯彻决策的一致性和执行决策的效率法则,能够实现与企业家们在纯粹竞争市场上的实际行为完全相同,强调政府干预会达到社会的最优。[46]

上述争论中触及的关键问题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是经济运行的关键,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甚至无效。1960年赫维茨提出建立信息交流系统的观点,并设计一系列能够获取合乎结果的信息处理规则[47]。1972年,赫维茨提出了“激励相容”的概念,即“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人必须实施某种激励方式以促使代理人说真话”[48]。1973年,赫维茨提出了一个分析和比较各种经济机制的统一框架,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指出机制设计理论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私人信息和激励问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但也有学者认为,即使在这两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也并不一定能找出一种最优的机制。因此,迈尔森将“直接显示机制”拓展成了显示原理。该原理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机制理论的问题分析的程序。

机制设计理论从总体上可构建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首先是确定清晰的社会目标,其次是最优机制的设计,再次是机制运行的分析,最后是机制运行结果的评价。(1)目标确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中,简化问题提炼程序,明确主要目标。(2)机制的设计。这一步骤要考虑激励的相容性,直接显示原理和机制实施的可行性。(3)对设计机制运行的分析。主要考察设计的机制能否顺利地运行,是否具有可行性,信息能否有效传递,影响信息传递的因素是什么。(4)对机制运行结果的评价。在这一步骤中可准确考察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价值,即计算在此机制运行下的成本和收益,检测最初设计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5)目标校对。对机制运行做出综合性评价,主要考虑机制设计的成本问题,如果成本过高,就应对原来的目标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成本与收益的最大化。具体流程如图1-2所示[49]

(www.daowen.com)

图1-2 机制设计理论流程图

上述分析显示,机制设计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强调了信息效率、激励相容以及显示原理在机制设计中的应用。(1)信息效率。信息是所有组织进行研究和运行的首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多寡、真伪以及搜集的成本直接决定了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信息效率概念,即要求设计者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假设下制定活动规则,对相关信息需求要尽可能少,以减少信息所带来的制度的低效或失效。[50](2)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参与者往往难以表露最真实的信息,除非能获取一定的利益。激励相容理论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相关制度安排。即制度或规则的制定者在不能了解所有参与者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制定一个每个参与者均可获得激励的规则,使参与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达到设计者所设定的整体目标。[51]贯彻激励相容的原则,能够有效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促使集体目标的实现。(3)显示原理。显示原理简化了机制设计理论的问题分析,使机制设计理论变得更加可行。迈尔森指出:“假设有一个仲裁人可以与经济参与人分别进行秘密的信息交流,那么直接显示机制就可以定义为仲裁人根据自己搜索到的信息来决定向经济参与人提出建议的规则。如果每个经济参与人都预期其他参与人会按照仲裁人的建议行事,因此没人能够通过虚报信息或违背仲裁人的建议来获益的话,那么这个直接显示机制就可以说是激励相容的。”[52]显示原理证明了任何一种机制的均衡都是可以用激励相容的直接机制来替代,在信息不对称和机制存在多个阶段时也可以应用。

2.机制设计理论在本项研究中的选择应用

机制设计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其构建的目的是在复杂的经济问题中判断现有机制的优劣,制定实现目标的最优机制。虽然机制设计理论起源于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考察,但在其具体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却一直被应用于人文社科中的相关研究领域。我国社会智库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公众的认同为其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社会智库长期的边缘地位,还存在社会智库间发展不均衡、整体发展较弱的问题。构建社会智库的稳定运行和发展机制,引入机制设计理论将显得尤为必要。一是信息在社会智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智库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充足的信息资源。机制设计理论强调了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在机制设计中的重要性。在社会智库运行过程中减少信息成本,首先就是保证社会智库对信息的及时获取。其次,保证信息符合社会智库研究和决策需求。再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利用率。二是在社会智库运行过程中,激励相容一直未被充分重视。尽管社会智库经历过多次清理和整顿,存活下来的社会智库依然未重视与其他主体合作过程中的激励相容。如社会智库在与政府部门、高校智库、官方智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间的合作中,未探讨各主体间的真实需求,激励存在难以相容的现象,造成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的懈怠。借鉴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合理的信息机制,解决社会智库信息来源不足、人员配置失衡、合作主体间激励不兼容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