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智库:协同理论及应用研究

社会智库:协同理论及应用研究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组织是系统产生协同效应的动力。协同理论还强调了协同主体的多元性,运行机制作为社会智库运行的基础,内部各“子机制”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以及与外部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共同保障了社会智库的稳定运行。

社会智库:协同理论及应用研究

1.协同理论的观点及基本原理

赫尔曼·哈肯(H.Hake)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物理学和激光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将协同上升成了一门学科——协同学。哈肯认为,协同学即协调合作之学,它很少探讨个别的基本规则,旨在发现自组织结构赖以形成的普遍规律。[28]协同学研究的是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这些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非线性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使系统形成了有一定空间、时间或者时空的自组织结构,经过自组织有序化程度不断增加的努力,整个系统是在趋向于熵(无序度)增大的正过程中与趋向于负熵(有序度)增大的逆过程间的动态平衡,使系统达到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转化。[29]不同的系统在属性上虽有差异,但在整体环境中,各系统之间必然会存在一种相互影响与合作的关系。各子系统构成的更大系统,在特定情况下,子系统也会出现合作的条件。因此,协同理论在应用方面可跨越不同学科间的障碍

由各个要素和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之所以能处于稳定状态,主要在于内部各子系统与要素间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而促使这种转化的根源则在于协同效应原理、自组织原理和支配原理。(1)协同效应原理。在自然或社会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30]在协同中,子系统间最大程度减少了相互制衡,在序参量影响下,所有要素或子系统的运行方向逐渐趋于一致。简而言之,产生了1+1>2的效应。协同效应是任何复杂系统中都存在的一种自组织能力,是促使系统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的主要内部力量。因此,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是形成协同效应的关键。(2)自组织原理。自组织是系统产生协同效应的动力。如果系统在形成新结构过程中,无外界特定干涉,那么该体系便是自组织。[31]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自组织原理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协同,而系统内部序参量间的协同作用则促进了新的系统结构形成。因此,若要真正达到系统功能的发挥,就必须注重发挥各“子系统”的自组织作用,使系统中各要素或“子系统”间产生协同行为,以促进系统整体功效的发挥。自组织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系统开放性;二是协同性;三是随机性。[32]自组织原理解释了系统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结构。[33](3)支配原理。支配原理是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子系统内各要素相互竞争、相互协作产生一种能影响整个系统运作的序参量。序参量是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竞争和协同的产物,同时又支配子系统,主宰系统的整体演化进程,它既是子系统合作效应的表现,又是系统整体运行状态的度量[34]。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序参量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系统内的要素或子系统,使整个系统处于一种有序状态。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过程中,不同参数的变化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系统的参量可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快变量是在短时间内起作用,但衰减也快,对协同的临界特征作用不明显;慢变量在系统中往往呈现临界无阻尼现象,起到持续性的作用,对系统中的子系统起支配作用,又被称为序参量。

2.协同理论在本项研究中的选择应用

社会智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运行机制的完善既要处理好内部各“子机制”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外部主体间的关系。从这一角度讲,协同理论对社会智库运行机制既具有引导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契合性。(www.daowen.com)

(1)社会智库运行机制的开放性。自组织原理表明,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本身就会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在这种封闭状态下,无论系统初始状态如何,最终其内部的任何有序结构都将被破坏,呈现出一片“死寂”的景象。[35]因此,组织的存续必须要与外部环境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保障自身的稳定性。社会智库作为组织的一类,各项资源也主要是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只要这一组织存在,无论运行状况好坏,运行机制的开放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协同理论还强调了协同主体的多元性,运行机制作为社会智库运行的基础,内部各“子机制”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以及与外部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共同保障了社会智库的稳定运行。

(2)社会智库运行机制的非线性作用。非线性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和终极原因,在开放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非线性相互作用具有像水泥一样的凝聚作用和像润滑剂一样的调节作用来促进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36]在这一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相互协调,系统本身受环境影响,也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有序结构。社会智库运行机制内包含诸多“子机制”,这些“子机制”之间又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各“子机制”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了运行机制的整体有序。在这些“子机制”间很难区分到底是哪一个机制决定了运行机制的有序性,而各个“子机制”间也不存在线性关系,而是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3)社会智库运行机制的远离平衡态。当前,我国社会智库运行机制处于不稳定的远离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主要与政府政策相关。张立荣的研究认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制度的各系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变迁,在社会发展序列上恰好对应着“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37]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官方或半官方智库难以应对这些问题的情况下,政府也并未注重发挥社会智库的咨询优势,即使在智库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对社会智库的态度依然是“规范和引导”,而非“推动和支持”。社会智库研究成果难以进入决策视野的状况还普遍存在。为应对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智库必须完善运行机制,才能在政府决策中发挥咨询优势,应对复杂公共问题的挑战,并在新的有序结构下达到非稳定的远离平衡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