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教育评价任务设计:表现性评价

区域教育评价任务设计:表现性评价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开发要遵循以下步骤:第一,确定内容领域。表现性评价的监测内容领域需要基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指标框架。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将监测内容分解为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对表现性行为进行明确清晰的界定,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在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中,真实性是情境构建的基本要求。

区域教育评价任务设计: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监测直指学习本质,通过具体的任务来考查学生情境性、复杂性的高层次思维,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将学习和评价与教师的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并用建构的一系列标准来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指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开发要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确定内容领域。表现性评价的监测内容领域需要基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指标框架。从框架说明中可以得出,表现性评价的内容领域包括:知识技能中的高级学习结果、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身体形态机能、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潜能发展等。

第二,建立监测目标。将需要评价的内容转化为监测目标,如确立哪些是属于复杂的认知技能领域,哪些是属于高级学习结果表现。如语文英语两个学科,高级学习结果的表现可以转化为语文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英语的口语技能,这就形成表现性监测的两个目标。

第三,编制评价标准。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将监测内容分解为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对表现性行为进行明确清晰的界定,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标准制定要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入手,体现对学生学习预期的有效影响,能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www.daowen.com)

第四,选择任务类型。根据任务类型的特点和运用范围,为监测目标选择合适的能够代表学生重要学习结果的任务。语言类目标通常选用表现测试类型,项目调查、科学实验可采用辨别测试类型,论文写作、调查报告等可以选用纸笔测试类型。

第五,创设任务情境。在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中,真实性是情境构建的基本要求。只有基于真实的任务才能使我们的表现性评价有效,才能反映真实的生活和跨学科的挑战情况,将生活或社会环境中不会出现的问题转化为表现性评价,是无法有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的。

第六,设计指导用语。指导性用语的设计是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更快地熟悉任务的操作流程。因此,清晰的指导语是学生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关键,含糊不清的指导语会给学生产生误导,导致监测不准的情况发生,最终影响到监测的信效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