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工具之初,要建立明确的试题编写原则、试题开发流程、试题编写要求等操作规范。
1.试题编写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试题必须符合区域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并能准确地反映该学段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科学地诊断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试题与国际国内监测题惯例一致。
(2)导向性原则。
监测试题必须体现能力导向、注重与生活实践结合的原则,同时体现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引导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3)服务性原则。
监测试题要以促进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力争使采集的监测数据真实有效,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
2.开发流程
组织区域课程论方面的专家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学习解读,掌握学科课程的基本标准和内涵;在此基础上,课程论专家与学科命题专家共同设计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试卷的研制方案,对试卷结构、内容、难度、信度、区分度、效度进行预设,学科命题专家先设计学科监测试卷的双向细目表,再与课程论专家共同结合学科课程标准,按照现代认知结构理论对试卷双向细目表进行二次修正,确保双向细目表中设计的监测内容能够有效监测出学生学科质量与课程标准的达成程度,以及与课程标准的差距。
根据知识点的分布、认知要求、题型要求,组织学科命题专家命制相当于监测试卷内容8倍容量的题目,对这些题目进行随机抽样组卷。在组卷完成后,通过合理的抽样方式开展小样本的试测。试测结束后,对每个题目的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淘汰信度效度较低的题目,保留信度效度较好的题目,然后将这些题目抽样后组卷。具体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试卷开发流程图(www.daowen.com)
根据流程图,需要关注5个核心环节:一是建立监测命题的多维细目表;二是制定试题编写规范;三是研发课程内容全覆盖的测试工具,采用矩阵抽样设计的学科测试卷;四是专家对试题进行科学、准确和规范性的审核;五是需要两次及以上的预试来确保试题质量。
【示例】
表3-1 泸州市2016年命题工作的过程及时间安排
3.编写要求
(1)试题立意。
命题者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改革文件精神,从有利于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充分体现时代性与实践性。试题要突出学科特点,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注意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兼顾城乡现实,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出偏题、怪题及导向不明的试题。
(2)格式规范。
试题要格式规范,测试目标明确。题目形式须充分考虑封闭式试题和开放式试题的数量及比例,一般宜以选择题与主观问答题为主;封闭式和开放式试题的类型清晰,表述简约,叙述准确;在具体题型设计时要充分论证有无情境、有无语境、综合考点还是离散考点等因素,对考查知识、能力维度和难度、区分度等做预估性描述。
(3)制作要求。
每个命题者只需出一道或几道监测题(不需整套题),鼓励创新与创造。试题应参照监测题样式,附上试题知识、能力维度属性表、试题答案和评阅标准。评分标准科学清楚,客观题答案设置正确,开放性试题答案分层分类设置,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试题必须原创且未经使用,若是改编试题,必须注明出处,严禁抄袭。命题完成后,统一编写试题编制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