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省级教育质量监测及改进措施

省级教育质量监测及改进措施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级层面的教育质量监测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质量分级监测的实施逐步开始,在监测机构、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手段等方面逐步与国家监测配合,形成新时期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节点。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分析工作的主要经费由省教育厅统筹落实,列入专项财政预算,市、县两级的考务组织费用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适度分担。

省级层面的教育质量监测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质量分级监测的实施逐步开始,在监测机构、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手段等方面逐步与国家监测配合,形成新时期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节点。下面以北京、上海、江苏、重庆、四川为例进行介绍。

1.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自2003年“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项目开始实施起,北京市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监测逐步走向常态化。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通过在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方面的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建立起一套以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为主,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视导、调查研究、个案研究为辅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该体系建立质量报告制度,每年将全市教育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为学科教学、区县教学提供具有教学诊断价值的反馈报告,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和学生个体提供大量诊断性信息与改进建议,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11]

北京市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借鉴OECD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IEA的国际数学科学趋势研究(TIMSS)、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NAEP)等研究成果,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周期性监控与评价。该体系将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进行整合,形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性监控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如图2-1:

图2-1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研究方法示意图

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北京市确立了监控与评价的内容,形成了对学科教学过程、学生学业成就水平、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三个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提出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的教学视导、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监测、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四种监控与评价方式。建立了监控与评价实施制度、报告制度,完善了监控与评价工作流程。

图2-2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流程图

2.上海市“绿色指标”评价

上海市的基础教育已经完成由规模性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减负增效成为上海市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为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推出了10个方面的指数来综合评价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状况,这就是上海市的“绿色指标”。“绿色指标”评价方式基于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综合利用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学习过程,用教育系统内部的“标准—教学—评价”循环来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教育关注点落实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上,构建了评价改进的运行机制,从政府层面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12]

上海市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绿色指标”进行了内涵界定,确立了学业质量评价的多维性,不仅考查学科监测成绩,还考查反映学业质量的一些敏感性因素,不仅反映质量水平与影响因素,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考查,不仅对学生当前发展状况进行考查,还特别关注学生跨时间的发展变化情况。

该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演绎,形成10个指数,并根据每项指数的内涵进行分解,形成二级和三级指数,最终形成一套指标体系。

图2-3 上海市学生健康成长指标图

上海市还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构建绿色指标,形成了市、区、校三级评价改革框架。具体构架见图2-4。

图2-4 三级评价改革框架

3.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研究(www.daowen.com)

江苏省自2006年起,在国家监测项目框架范围内组织进行了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分析工作,2014年开始自主实施。江苏省的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江苏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建立全省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进一步在教育内涵层面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完善全省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江苏省质量监测工作是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统一实施的全省性监测。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相关协调工作,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省教研室)负责监测的具体组织工作,省教育考试院成人与高中招生处负责问卷调查和学科考试的考务培训、组织与管理。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逐步完善各级监测领导和组织机制,形成专人负责制度。

质量监测采用县(市、区)为单位的抽样监测,监测对象为当年的四、九年级学段的学生,部分地区采用学校为单位的全样本监测。监测内容由调查问卷和学科考试两部分组成。问卷调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负担和压力、学校课程状况等因素;学科考试包括小学语文、数学两个科目,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地理6个科目。监测时间通常为当年的10月份。

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分析工作的主要经费由省教育厅统筹落实,列入专项财政预算,市、县两级的考务组织费用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适度分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将该费用列入常规预算项目予以保证。

4.重庆市基础教育监测机制

重庆市建立了市、区(县)、学校三级监测评价机制。在市级评价体系中,重点关注统筹城乡均衡情况,用抽样监测,科学分析的方式,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区县层面,以县域均衡为导向,组织实施区域性教育评价工作。学校方面,致力于新教育质量观的树立,减少统考统测,指导学校开展学生过程性评价,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构建多元反馈机制,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决策依据,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帮助,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支撑。

图2-5 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多元反馈机制

重庆市研发了监测工具的采集、数据分析系统,使监测报告能自动生成;完善了教师网络问卷系统,学生抽样、阅卷系统,考务打印系统;建立并完善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13]

5.四川省基础教育监测实践

四川省基础教育监测评价中心于2012年8月成立,主要职责是开展基础教育监测评价的理论、政策及指标体系的研发与应用。近年来,四川省基础教育监测评价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以教育标准建设为突破口引领评价改革。从2013年起,四川省开始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工具标准,历经3年,研制完成了全国首个学业质量监测工具地方标准——《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工具质量评价规范》,并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督导局正式发布,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全省执行。这是全国首个由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化学业质量监测标准,成为四川研发教育质量监测工具和开展命题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依据此标准,四川将全省中考试卷标准化评价纳入了常规监测项目,发布监测报告。

二是以服务决策为重点开展教育发展监测。坚持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精准把脉、精准指导、精准管理服务的原则,四川省实施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教育满意度监测等项目。这些监测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尤其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为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四川的全面改革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三是以指导实践为重点开展教育质量监测。本着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服务、为教师改进教学服务、为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服务、为教研深度转型服务的“四服务”原则,四川省开展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该项目重点关注三个领域,即主要基于数学、科学兼顾综合实践的“问题解决能力监测”,主要基于语文兼顾其他相关学科的“阅读素养监测”,主要基于信息技术兼顾科学、地方课程的“信息素养监测”。

四是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评价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了6大系统,即信息上报系统、在线监测系统、报告发布系统、抽样系统、试题征集系统、专家评题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