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方法是一种运用数学、统计学工具,收集、处理评价对象资料,通过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进而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有如下特点:
一是强调指标体系的可测性。量化评价要求所有评价均需转化为可操作、可测量的观测点。在设计指标体系时,为了使教育活动及其发展水平更为具体和可测,需要对评价任务进行逐一分解,将一个测评内容分解为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子指标,直至分解为可测量的行为目标为止。
二是注重量化测定。采用量化评价方式时,要求每一个评价指标都要赋值进行量化。在实际实施中,有些指标是可以直接用测量工具测出数值的,如学业水平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有些指标是可以通过统计得出数值的,如师生比、发表论文数量等等;而有些指标是不能直接测量、统计出数值的,需要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赋值,如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等。
三是强调评价的客观性。客观性是量化评价的价值追求,其评价的出发点是设计严谨、科学的评价方案,将所有评价指标可测化,并采用量化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数学的方法统计和分析数据,其评价的结果不因评价主体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差异。
虽然量化评价具有客观、规范、精确等优点,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只追求评价的公正性而往往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呈现评价的数量结果的同时却丢失了教育中最丰富的人性发展的内容。因此,质性评价才逐渐被学界重视,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育评价中。
2.质性评价(www.daowen.com)
质性评价是指以人文主义为认识论基础,通过文字、图片等描述性手段,对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进行全面充分的揭示,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的教育评价活动。质性评价有如下特点:
一是注重教育的过程性。质性评价强调不仅要关注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的过程,且注重通过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更有利于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二是注重教育的整体性。质性评价更加注重将教育中的环境、资源、措施、政策、行为和发展变化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些割裂的指标,倾向于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唯分数论”的评价。
三是多元参与。质性评价强调被评价者以及其他第三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而不是由评价的实施者给出一个绝对的评价结论。因此,质性评价会主动邀请教师、家长、学生甚至社会人士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共同探讨教育的得失,形成共识以改进教育教学活动。
虽然质性评价给予了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但是其也存在客观性难以保证的缺陷,评价实施者有过大的裁量权,会造成评价主体不一而评价结果差异过大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实施中,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应综合运用,二者互为补充,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和任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甚至混合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只有这样,教育评价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