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改进:教育部的指标框架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改进:教育部的指标框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6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同时发布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表1-5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续表该框架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是党的教育方针要求的具体化。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关键性指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改进:教育部的指标框架

2013年6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同时发布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表1-5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续表

该框架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是党的教育方针要求的具体化。指标框架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www.daowen.com)

其中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是针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的。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关键性指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关键性指标,强调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能力和素养。身心发展水平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强调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同时要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艺术修养

兴趣特长养成指标设置,是针对学生个性发展提出的,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3个关键性指标,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学业负担状况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4个关键性指标。主要目的是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保护学习兴趣和热情,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强调“绿色评价”,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要求学生要有较低的学业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