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教育监测及改进效果

区域教育监测及改进效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状况,掌握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准确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教育改进提供指导策略。为充分反映这些教育现状,教育质量监测的方法和内容等也是多元的。相比传统的纸笔测试,现代化的教育质量监测能更具体、更真实地描述教育质量现状。

区域教育监测及改进效果

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状况,掌握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准确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教育改进提供指导策略。那么,如何实现教育改进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科学描述教育现状

通过监测客观反映某个地区、某所学校、某个班级乃至某位学生的学业质量和非学业质量及其变化情况。为充分反映这些教育现状,教育质量监测的方法和内容等也是多元的。在监测方法上,问卷调查、纸笔测验、课堂观察、客观测量、个别访谈、行为记录、文献分析等都应是监测可采纳的方法。在监测内容上,既包括学业的,也包括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等非学业的;既包括教育前的准备,也包括教育中的投入和教育结束时的产出。相比传统的纸笔测试,现代化的教育质量监测能更具体、更真实地描述教育质量现状。

2.深入分析教育问题(www.daowen.com)

在监测完成后,不是简单给出一个分数,而是更加关注造成不同质量状况的因素,以动态变化的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深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反馈。教育质量监测更注重“增量”分析,通过数据的积累,可以探索区域或学校教育质量增值大小,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估区域、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有效性,以此来关注取得较多增值的区域、师生的教育发展过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质量诊断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3.着力探索改进办法

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诊断问题、改进教育。对于区域而言,通过监测,能够全面把握和了解本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真实情况和水平,在剖析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发现不足,探究相关的影响因素,从宏观上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动态和区域内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为政府教育规划、教育政策、教育经费等教育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学校而言,通过监测能够明确学校办学的成功之处及其存在的问题,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澄清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找到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提供关于教学改善和学习改进的指导性意见,为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提供专业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并提高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