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崆峒山大道平凉:感受崆峒之美,亲临奇景

崆峒山大道平凉:感受崆峒之美,亲临奇景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受崆峒之美,不仅需要身体力行,还需心灵的虔诚与安静,临于山崖,行至道观,在险峰奇景中触摸烟云的多变,在信徒踩出凹痕的石阶上赞叹楼阁、砖瓦之间野花的文静。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崆峒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

崆峒山大道平凉:感受崆峒之美,亲临奇景

感受崆峒之美,不仅需要身体力行,还需心灵的虔诚与安静,临于山崖,行至道观,在险峰奇景中触摸烟云的多变,在信徒踩出凹痕的石阶上赞叹楼阁、砖瓦之间野花的文静。沉浸于香烟环绕中的皇城,安静地倾听道人们的诵经之声,那些明清时期木质建筑的道观,便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年又一年地矗立到今天。

崆峒中台

奇峰云雾

雾锁崆峒

胜景如画

梦幻崆峒

“崆峒”,最早见于春秋尔雅》:“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家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12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道源圣地

崆峒山,主峰海拔2123米,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崆峒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覆雪崆峒(www.daowen.com)

柳湖

古代文人笃信山水可怡人性情、涤人德行,因此多将书院选定在依山傍水、草木茵茵之地,“柳湖书院”也不例外,所处可“揽崆峒之雄秀,顾泾汭之潆洄。”柳湖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时任渭州太守蔡挺引暖泉成湖,遍植宜水的柳树千株,故名“柳湖”。明嘉靖年间,韩藩昭王占为苑囿,并大规模扩建,明武宗敕赐“崇文书院”。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改名“百泉书院”,后又名“高山书院”。同治初年,柳湖毁于战火。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再次修复,更名为“柳湖书院”,并亲书“柳湖”匾额。

以两省总督之赫赫权位,竟然对小小书院如此上心,从军费中拨出白银2600两再次修复,并亲率士兵沿湖种植柳树,自岳麓书院走出来的左宗棠,显然对平凉的文化底蕴有着深刻的认识,平凉文脉浸润着崆峒山“顺其自然”的大道精华,这是一种精神的倾注,历经数千年之久而衍生出一种灵魂,有了魂便有了韧性的生存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根基,烧不垮、砸不碎、湮不灭,它将借助“柳湖书院”的载体,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德行品格,传承追求人生大道的思维方式。

柳湖春色

柳湖晴雪

柳湖之内遍植左公柳,以此命名柳树,足见人们对于关怀地方之人心存感念。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202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有187棵。进入园中,如入含灵蕴秀、苍郁翠雅之诗画境界。平凉柳湖公园风景最妙时在阳春三月,柳絮如雪,随风而起,飘洒纷扬,游人被罩在如烟似雾之轻纱中,佳境妙趣,难以言表。昔日”平凉八景”之一的”柳湖晴雪”即得名于此。

烟雨柳湖

《平凉赋》石碑

2007年,平凉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恢复重建“柳湖书院”,并于2008年年底建成竣工,书院内恢复重建了“大讲堂”“大成殿”“藏书楼”“魁星阁”“上学舍”“下学舍”等原有建筑。为了赋予“柳湖书院”新的文化内涵,市委、市政府把平凉市文化馆迁入“柳湖书院”,并成立了平凉市图书馆、平凉市画院,使平凉市公共文化设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和提升。每天在“柳湖书院”“大讲堂”举办群众演唱辅导培训,在“下学舍”举办群众舞蹈音乐辅导培训,在“耳房”举办群众书法、绘画辅导笔会,不定期在“大成殿”举办书画交流展览,定期开展县乡文化馆站专干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等活动。这些,让“柳湖书院”在平凉人的精神领域中成就了一种更宏大的切实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