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杀伤力规则的分析介绍

杀伤力规则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太的内心很明显存在着一个信念:我是对的。在沟通交往中,坚持“我是对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效果。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坚持“我是对的”的思维,只不过有的表现得较为含蓄。这是为了维持自我对身份的认同。

杀伤力规则的分析介绍

如果你留意那些在沟通交往之中,经常振振有词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之中很难得到真正的坦率的沟通,也因此不能得到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实际上存在着两个非常有破坏性和杀伤力的规则:1.我是对的;2.我这么做是为对方好。

一、我是对的

我曾经辅导过一对夫妇。他们原本生活得很幸福,后来先生因为在外面交到一些思想消极的朋友,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加上工作压力较大,有些时候下班接到朋友的电话,说一起吃饭,所以开始偶尔回家晚一些了。当他回家的时候,太太满脸的不快,见面就开始质问先生。先生刚开始还是心怀歉意,有时听到太太骂得实在有些过分,忍不住就顶了两句,结果气氛越来越僵,越来越尴尬。先生意识到这样不好,于是提出自己先出去走一会,他的意思是让自己冷静一下。但是太太在气头上,堵着门不让他出去,而且必须坐在那里听她骂。从此,先生回来得更晚了,太太也骂得更凶了。一直到最后,先生有时彻夜不归,两个人的关系经受着最严峻的考验。

在我和这位太太谈话的过程里,我问她以前的沟通方式解决问题了吗?她回答说没有。我引导她尝试改变一些做法,因为毕竟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然而这位太太回答我说:“改变的应该是他,我又没错!”

于是我问:“好吧,你究竟要什么?坚持自己正确,还是家庭的幸福?”我问她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对方意识到在坚持自己是对的和效果之间,只能得到一个。

在这里我们先暂时抛开先生,他自然有他的问题。我们只是从更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太太的内心很明显存在着一个信念:我是对的。

在沟通交往中,坚持“我是对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效果。他们甚至会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顾及和对方的关系。一个具有这样局限信念的人,会说以下类似的话:这个事情我又没错,是我们主管的问题,大不了辞职;这个不是我的问题,是他不讲道理,大不了离婚;是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离家出走?有本事永远别回来;是我的朋友太过分,蛮不讲理,说说他还不行?大不了不做朋友!

这位女士就属于这种情况。我问到她希望他们的家庭怎样,她回答我:当然是希望幸福了。我立即问她:那么你现在的家庭状况如何呢?她回答说这样的结果全是因为先生的问题。

这就是许多沟通不良者心态上面的盲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而总是一味地希望外界环境发生改变。但是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NLP相信我们不可以改变别人,我们只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从不自己改变,却只徒劳地期待别人改变。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有错。结果偏偏对方也是和他一样的心态,这样结果会怎样?这样的人生当然会有很大的无力感,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和操控别人。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坚持“我是对的”的思维,只不过有的表现得较为含蓄。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为了维持自我对身份的认同。创造优越感是自我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我对你错”便成为自我意识的关键信念。在这种情况之下,自我会将任何对其观念的否定,等同于对身份的否定;等同于对自我价值的剥夺;甚至会认为是对自身存在的致命威胁。这一点是自我意识不能接受的。自我会对这些否定本能地撑起保护伞,或者发起猛烈的反击。在这种情形之下,沟通者(实际已经成为争吵者)的心智完全被自我所控制,当事人将完全丧失察觉能力,负面情绪完全主导了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这份情绪甚至连带其与生俱来的系统情绪演变为情绪风暴,直到风暴过后,风平浪静,当事人才慢慢从梦魇中恢复意识。这种情形被《新世界》的作者称为“痛苦之身”。

某先生因为心脏不太好需要吃药,在飞机起飞时向空中小姐要一杯热水,该空姐答应一会就把水送来。但是过了十五分钟,热水还没有送来,空姐因为忙其他的事情忘记了。后来她突然想起自己答应乘客的热水。当她送到时,这位先生非常生气,愤怒地指责她工作中的过失。她仍笑着向他道歉,但是再多的道歉也不能平息他的怒火,整个旅途中这位乘务员不时来到这位先生身边,微笑着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吗?”但这位先生一直都不再理睬她。

飞机将要降落的时候,她再次来到这位先生面前,再一次微笑着向他道歉。这次他仍然冷冷地说:“把你们的意见卡拿来!”并把意见卡填完后直接交到了乘务长手中。旅客下机后,乘务长找到这位乘务员,询问今天发生的事情。这位乘务员怀着沮丧的心情复述了事情的经过。这时,乘务长把乘客的意见卡公布了:“我本来是要投诉这位不负责任的乘务员,但是她的十三次微笑服务打动了我,下次有机会我还会带着自己的亲友再乘坐这次航班。”

假如这位空姐这样认为:忘记送水并不是我故意的。再说我已经面带微笑向他道歉了,而且每次我走到他身边都会微笑着问他需要什么,但这位先生仍然对我不理不睬。男人应该大度一些,他这样也未免有点太过分了吧。难道还要我给他下跪不成?好了,我已经尽力了,他怎么想就是他的事情了。反正我不会再低三下四地询问他需要什么了,我也有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空姐这样的想法有没有一定道理呢?我想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么我们再转回到那位先生。或许他会这样想:顾客是上帝。她忘记送水是她的失误,难道不应该为了自己的错误道歉吗?我看她做得还不错,已经道歉并且过来的时候都会询问我需要什么。我本想在她下次过来问我的时候,给她一个台阶下。但是她居然不再理睬我。不行,我一定要给她一个教训!

这位先生的想法有无道理呢?我认为一定也会有许多人支持他的观点。

然而我们试想:假如在这种情况之下,又将会出现一个怎样的结果,应该是不言而喻了吧。

从这个例子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经验:(www.daowen.com)

首先,每个人因为成长的经历不同,所以形成的BVR(信念、价值观、规则)也会不尽相同。故在同一件事情上面,不可能会持有完全相同的观点。

其次,沟通的时候每个人因为所处的角色身份不同,因此很容易产生互相矛盾冲突的观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成语最能够代表和体现这个含义。

第三,道理永远是相对的,每个人的标准不会完全一致。比如忘记送水究竟算不算大事,道歉的态度应该怎样,道歉的方式方法如何等,每一个人的观念,心态和具体行为都会不尽相同。如果在这些方面争论的话,很难产生好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往往只能是本末倒置,不欢而散。

最后,关键在于我们在沟通中究竟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我们通过争论究竟希望得到一些什么?是希望证明你是对的,或是希望有一个共识的达成?有趣的是,这两者往往不可兼得。

案例中的空姐显然知道什么对于她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她用真诚、包容和耐心,用她的13次微笑换取了双方最终都感到满意的结果。

二、我这样做是为对方好

这一条表面看是非常善意的出发点,事实上却往往演变成为人际关系的另外一个最具杀伤力的规则。

曾经有一位朋友,他教育孩子的方式直接且简单,就是不听话就骂,还不听就打。他的孩子的性格原本比较外向,现在变得很内向,高中没有念完就辍学了。父子之间的关系很紧张,孩子在他的面前是基本上没有什么话的。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上网打游戏。这位朋友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自己也发觉事情没有变得更好。于是便把孩子送到一个做生意的亲戚那边,目的是让孩子实践一下。但是孩子去了那边后,行为上跟在家里没有多少改变,每天还是上网打游戏,平时也没有什么社交活动。这位朋友很着急。

在跟他交谈的过程中,我问到他平日里那样对待孩子的目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当然是为了孩子好了。我想让他面对现实,于是我问他:你的出发点很好,但是效果如何呢?孩子现在的情况以及跟你的关系,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经常把“我这样做是为对方好”挂在嘴上的人,行为上不易有真正的效果。因为怎样才算好?谁定的这个标准?为何要用这个标准?在什么时间,什么环境,用什么方式来帮助对方取得这份“好”的价值?这些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内心有这个观念的人,实际上是将自己的位置更多地凌驾于对方之上,认为自己的一套BVR(信念、价值观、规则)才是好的,比对方的要正确。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会去真正尊重、在乎对方的感受。

效果比道理更重要。沟通不良的人不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们可以成为最佳辩手,他们会抱怨别人不理解他们的苦心,但绝对无法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不清楚在“坚持自己是对的,坚持这样做是为对方好”的观念的情况下,看不到自己的心态的盲区。他们不清楚这样会导致下面的结果:1.没有效果;2.对方的辛苦;3.每这样做一次都会让双方的关系更疏远。

在婚姻关系里面,“我是对的,我这样做是为你好”的观念会让对方产生窒息感;在亲子关系上,“我是对的,我这样做是为你好”的观念会让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在人际关系上,“我是对的,我这样做是为你好”的观念会让朋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在企业或社会组织里面,“我是对的,我这样做是为你好”的观念会压抑团队每个个体的潜能的发挥,使得工作效率低下。

沟通的心态应该是这样:我本身不确定哪一个标准为好,哪一个选择最适合。我只是有一个想法或目标,一个真正“三赢”的目标,然后假如对方认可我的这个目标,亦愿意达成此目标,那么我们便可以继续更深入地探讨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和效果的可行的方案。最后,在所有可行的选择之中,选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然后加以落实。

假如对方不接受,我亦不应感到不快。因为不快是来自于操控对方的企图,其实质是对对方界限的侵犯。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有成功的权利,也有失败的权利。

然而,很多人曲解了沟通的含义,他们认为凭自己的地位、身份、学历、经验,等等,就完全可以凌驾于对方之上。他们似乎认为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真理,他们的价值标准才是最正确的,因而对方应该无条件地接受。所以,他们会一再侵犯甚至践踏对方的界限,无视事实真相,无视对方的感受。试问这样的情形又怎能算作是一种沟通呢?

即便我们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从方方面面显示也是最好的选择,也并不代表对方一定可以接受。好比送礼,礼物再精美,对方就是不肯接受,你又能奈何?强行让对方留下的结果只能激起对方进一步的不快甚至是反感,结果事与愿违而已。

这就需要我们明白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效沟通的前提首先就是要和谐关系。双方必须首先建立亲和关系,否则亦难以有好的沟通效果。我认为这就是为何将“动之以情”放在“晓之以理”前面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