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
4月6日(光绪三十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午时)出生于浙江杭州新市场浣沙西二弄2—4号。
兄弟共五人,排行老二。祖籍热河头田佐镶黄旗,姓伊尔根觉罗,高祖名克克色布,曾祖名客欠德晕,祖父名少峰,清时驻防浙江杭州世袭云骑尉,父亲常庚吉,母亲梁氏。满族人。
1911年
随三叔学画、填色。
1912年
春,入杭县梅青书院(私塾)读书。
1914年
入杭县时敏小学(新式学校)三年级,插班读小学。
1915年
时敏小学四年级,开始学画国画,并试用炭粉学画人像。
1916年
入杭州惠兰高等小学五年级班读书,用木炭画人像,以收入补贴家用。
1917生
惠兰高等小学六年级,继续学画。
1918年
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预科,学习染织专业。
1919年
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预科结业,转入染织专业学习。
1920年
继续就读于染织专业,并与同班同学沈西苓一起学画。
1923年
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毕业,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甲种工业学校改名为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1924年
继续任省立工业专科学校预科教员、科纹工场管理员。暑期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1925年
任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美术教员。在杭州农业大学兼课,教美术。暑期仍到上海美专学习。参加杭州中等学校美术教员西湖画会。与陈芝秀结婚。
1926年
浙江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为浙江大学工业学院,任本科美术教员。当选为教职员工会委员。
1927年
参加教育部浙籍公费赴法留学生选拔考试。久未发榜,以为无望,在工业学院李熙谋院长的支持下,带职自费于6月赴法留学。6月16日从上海乘法国邮轮赴巴黎。
8月底,到达法国马赛,后转赴巴黎。
9月,参观巴黎各博物馆,在巴黎庞薰琹画室画模特。因生活困难,在饭馆打工。
10月,收到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公费入学的通知书,即赴里昂报到入学。
11月,考入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预科学习。
1928年
10月,预科学习一年后,以优异成绩提前升入专科,学习油画。油画班主任为窦古特先生。每天上午学习油画,下午学习染织图案,晚上在夜校学习纺织机械。陈芝秀赴法国。
作油画《沙伏的风景》《里昂圣蒂雷街》等。彩色铅笔画《木工》获康德铅笔公司速写绘画奖第一名。
1929年
作油画《暴风雨之前》《里昂裴鲁奇风景》等。1930年作油画《某夫人像》等。
1931年
作油画《里昂公园风景》等。女儿沙娜出生。
1932年
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及纺织图案系毕业。
作油画静物《鱼》《菜花》《蚕豆》。油画《G夫人像》作为毕业作品获全校毕业生作品第一名。
8月,参加里昂市保送巴黎学习公费考试,以《浴后梳妆》获第一名被录取。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在新古典主义画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劳朗斯画室学习。油画《怀乡曲》参加里昂1932年春季沙龙,获荣誉奖。
1933年
作油画《野兔》《湖畔》《鸡》《人体》《鱼虾》《画家家庭》等。《湖畔》参加里昂1933年春季沙龙,获银质奖。组织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为召集人,居室为活动地点。
1934年
作油画《吴夫人像》《神父》《浴女》《人体习作》《两姐妹》《苏联姑娘》《静物》《巴黎菜市》《巴黎卢佛公园》《同学》等。《顾维钧大使像》《特弗利夫人像》参加巴黎1934年春季沙龙。《病妇》参加里昂1934年春季沙龙,获金质奖,由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画家家庭》参加巴黎1934年春季沙龙,获银质奖。《鸡》《织毛衣》参加巴黎秋季沙龙。
写作和发表《绘画的实质问题》《现代绘画的题材问题》《法国沙龙简史》《法国近代装饰艺术运动概况》《中国新艺术运动过去的错误与今后的展望》等文。
1935年
继续在劳朗斯画室学习。作油画《塞纳河畔》《卢森堡公园》《沙娜像》《春眠》《紫葡萄》《火腿》《倚坐裸妇》《乳酪》《裸妇》等。《沙娜像》现藏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静物《紫葡萄》获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劳朗斯画室第一名。《G夫人像》、静物《鱼》参加巴黎1935年春季沙龙。《裸妇》参加里昂1935年春季沙龙,获金质奖,由里昂国立美术馆收藏。在巴黎举行个人油画展,展品50余幅。
春,当选为巴黎美术家协会会员,参加法国巴黎肖像画协会。教育部郭有守参事和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李熙谋来巴黎考察教育,邀常书鸿回国。常书鸿因生活安定、学习环境优越而暂不想回国。
冬,与曾竹韶、张贤范、马霁玉、陈依范、陆传文、陈芝秀一起去英国伦敦参观正在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展,并参观了大英博物馆、蜡像馆等。
年底,在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上发现伯希和编著的《敦煌石窟图录》,并参观吉美博物馆收藏的敦煌彩色绢画,开始关注敦煌。
著文《法兰西艺术》《意大利未来派中的天才画家》,刊于《艺风》。
1936年
春,作油画《姐妹俩》,参加巴黎1936年春季沙龙,获金质奖,并被选送参加国际博览会,获荣誉奖。
受教育部部长王世杰之邀,决定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9月,乘巴黎至北平的国际列车经比利时、德国、波兰、苏联回国。任教育部部聘教授、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造型艺术部主任,为西画系三年级董希文、秦岭云等20多名学生授课。
作油画《街头幼女》《任重道远》《金瓜葡萄》等。
1937年
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筹委会,与刘海粟二人任全国美展评审委员。油画《裸妇》、静物《乳酪》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裸妇》获第一名。
参展期间,回杭州老家,祖母健在,父母已亡故,为父母修墓。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于7月14日离开北平前往南京,后回到杭州。
9月,接北平艺专校长赵太侔之电,去武汉筹备国立艺专在后方复课事宜。
经过短期筹备,10月赴江西庐山牯岭复课。
11月又迁校于湖南沅陵老鸭溪,并复课。国立杭州艺专在11月间也迁来沅陵。
冬,在沅陵作油画《沅陵雪景》《野渡船家》等。
1938年
初,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两校合并,成立了由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北平艺专校长赵太侔和常书鸿3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
秋,改善生活条件、改善教学条件的建议引发学潮,林风眠离校。
冬,教育部宣布撤销校务委员会,任命滕固为校长,常书鸿任造型艺术系、西画系主任。12月决定迁校云南。
在迁校工作中,校长有病,常书鸿奉命代理校长职务,负责迁校工作。
作油画《寒江》《蒲公英》《野花》《日寇暴行录》等。
1939年
2月,国立艺专从湖南沅陵迁往云南昆明,途经贵阳,2月4日遭日寇飞机轰炸。陈芝秀和沙娜幸存,常书鸿的所有财产被炸。至昆明后,筹备复课。
夏,去河内购买画具。
秋,借用昆明市昆华小学临时上课,后在云南晋宁县安江村正式上课。
作油画《沙娜像》《梳妆》《夏收》《静物》《平地一声雷》等。
1940年
在昆明举办常书鸿个人油画展,展出作品40幅。
秋,国立艺专发生第二次学潮,学校解聘部分教授,常书鸿离开国立艺专去重庆。
1941年
作油画《大地》《重庆凤凰山雪后》《重庆凤凰山即景》《艺人之家》《肖像》《是谁炸毁了我们的家》《壮丁行》《前线归来》《雪后重庆》《湖北大捷》,静物《荔枝》《李子》《芍药》,以及《人体》等。
夏,应四川省教育厅厅长郭有守邀请赴四川青城山等地写生、作画,并在成都举办个人画展,36幅作品展出后全部售出。在重庆文化会堂画孙中山等像。
1942年
作油画《四川农民》《钢盔》,以及《孙中山》《孙科》《孙科夫人》油画肖像。在重庆举行个人油画展,展出作品50余件。
9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任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离开重庆乘飞机到达甘肃兰州,进一步开展筹备工作。
1943年
2月,在兰州参加完筹委会会议后,乘卡车离兰州经河西走廊至安西,换乘骆驼于3月24日到达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收归国有,选定中寺为筹委会会址。决定着手初步调查石窟、石窟全境测绘、石窟内部清理、石窟内遗物古迹集纳。
夏,由敦煌返重庆汇报工作,接陈芝秀、沙娜、嘉陵到敦煌。
1944年
元旦,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任研究所所长。规划莫高窟的保护工作,清除洞窟积沙,修筑保护围墙,绘制莫高窟全景图,考察洞窟,逐窟作内容记录,开始临摹壁画。
作油画《莫高窟下寺外滑冰》《葡萄》《小鸟》《野鸡》《咯哒鸡》《古瓜州之瓜》等。
与董希文一起去南疆公路建设工地写生近一个月。
1945年
从事莫高窟各窟内容的编写工作,调查洞窟,并逐窟制定洞窟内容表。
作油画《雪后莫高窟风景》《姐弟俩》《抗日战争胜利日》《牧场》《鹅》《南疆公路》等。
4月,妻子陈芝秀出走,离开敦煌后,在兰州登报离婚。
7月,教育部撤销敦煌研究所。后由中央研究院接管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年底,率子女去重庆,落实经费、人员等事。
1946年
在重庆招聘敦煌工作人员,置办了卡车、器材等。5月离开重庆,8月中秋节到达敦煌。
继续洞窟调查、逐窟制定洞窟内容表。
1947年
9月,常书鸿到兰州。李承仙从重庆赴敦煌经兰州,常书鸿与李承仙结婚。10月底同返敦煌。
11月,带领李承仙、段文杰、肖克俭对莫高窟洞窟重新编号(现今所用的编号)。
12月,与李承仙、常沙娜赴阿克塞地区进行哈萨克民族风情写生半个月。
作油画《敦煌中寺后院》《三危山的傍晚》《敦煌农民》《在冰河上》《肖像》《梨花》《古汉桥》等。作水彩画《哈萨克族牧民》《蒙古族猎人》《马喇嘛》《古汉桥前》等。
1948年
4月,莫高窟重新编号完成。
6月,由敦煌至南京,并筹备敦煌艺术展。
8月,敦煌艺术展在南京举办,展出临摹壁画600余幅。后移至上海继续展出。
11月,临摹画稿制成彩色版。为防壁画摹本被运往台湾,将画稿分两批藏在杭州和上海两地。
撰文《从敦煌近事说到千佛洞的危机》,发表于《大公报》。
作油画《磨坊》《哈密瓜》《牧民的休息》《敦煌一老农》《敦煌梨花》等。
女儿沙娜赴美国留学。
1949年
继续考察石窟,崖顶修筑防沙墙,临摹敦煌莫高窟第66窟唐代壁画,作油画《张氏夫妇像》《黄氏夫妇像》换取捐款,为莫高窟洞窟修建窟门。
9月28日,迎来敦煌的解放,解放军到达莫高窟。
10月,参加敦煌县城的解放庆功大会。
10月20日,酒泉军分区接管敦煌艺术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留用。
12月,酒泉地委贺建三书记、专员公署刘文山专员来所慰问,赠棉衣裤、皮手套、棉鞋等。
1950年
元月,与李承仙一起为进疆部队画毛主席、朱总司令像。
春节前,用梨木板刻自己新创作的年画《一本万利》《发家致富》《工农赐福》《槽头兴旺》等,并与敦煌县政府联合公告,在敦煌出售。
3月起,在千佛洞前有限的土地上开荒种植瓜果蔬菜和粮食。
4月28日,儿子嘉煌出生。
8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赵望云处长、张明坦副处长来莫高窟,正式接管研究所。开团结会,给全所同志及嘉煌送衣物,并总结过去,布置新的工作任务。
10月,去西安参加西北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西北文联理事、西北美协副主席。参加西北第一次美展,展出有关少数民族的风情画20余幅。
12月,赴京筹备敦煌文物展。
1951年
元月,敦煌艺术研究所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任所长。参加郑振铎任组长的敦煌文物展筹委会。
4月7日,筹备工作结束,陪同周恩来总理参观展览会。展览开幕后接待瑞典驻华第一任公使阿马斯顿先生,收到1937年寄存在德国大使馆陶德曼处的一批油画。
6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向敦煌文物研究所颁发奖状、奖金。
7月,国家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拨款抢修莫高窟,与古建所赵正文、莫宗江、余鸣谦等专家规划莫高窟的抢修工程。
8月,配合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敦煌艺术》。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忠诚与老实”运动。
9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缅甸,9月20日起程。
10月起在印度、缅甸参观,作《敦煌艺术》的报告。
写作和发表了《敦煌艺术的源流与内容》《敦煌壁画艺术》《敦煌艺术》《从敦煌艺术看中华民族艺术风格及其发展特点》等论文。
1952年
2月,结束对印度、缅甸的访问,回到北京。
5月,回到敦煌,向党组织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将他于1944年购买的《蒙求注》唐人写本(蝴蝶装)赠给敦煌文物研究所。制订新的临摹与研究工作计划。
9月,在兰州主办敦煌壁画临摹作品展。
11月,率团考察永靖炳灵寺石窟,调查报告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上。
作油画《哈萨克族妇女》。
1953年
1月7日,儿子嘉皋出生。
6月至12月,任新疆文物考察团副团长,考察新疆石窟。
当选为敦煌县人民代表。任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东文化友协理事。
作油画《新疆维吾尔族姑娘》《活捉乌斯曼》《雪后大佛殿》。
1954年
写工作报告提交给文化部,主要内容为保护与研究方面的总结与设想、关于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问题,得到周扬批示,拨给研究所带拖斗的吉普车,购置了发电机,千佛洞安装了电灯。
整理新疆考察报告、论文。
规划全所工作,重点临摹敦煌图案。
撰写《敦煌图案》一文。
1955年
临摹莫高窟第217窟《化城喻品》。
文化部文物局王冶秋局长来所视察,确定“全面摄影,重点临摹”的方针,规定了各项研究任务。
春,印度阿旃陀建窟1500周年展在北京举行。就此,常书鸿向郑振铎部长建议,于1966年庆祝敦煌莫高窟建窟1600周年,并建议出版敦煌大型图录。
9月,负责在北京故宫奉先殿举办的“敦煌艺术展”,展出大幅代表作和整窟临摹作品。
10月,接待印度友人、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德夫·巴曼,巴曼在莫高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临摹和研究。
1956年
主持制订1956年至1966年敦煌文物研究所10年工作规划草案。
全年在榆林窟临摹、调查,撰写《新疆石窟艺术》一书,并制图。
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为高鹤龄、杜芳铭。
作油画《榆林窟》《霍老先生》《莫高窟牌坊》《敦煌莫高窟大佛殿》《幼苗》等。发表《敦煌壁画中的历代人民生活画》等文。
对12册“敦煌艺术小丛书”的著者李承仙、霍熙亮、李其琼、段文杰、关友惠、冯仲年、万庚育、孙纪元、欧阳琳等九位同志的文稿,逐篇修改并补充,完成后交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57年
6月至7月筹备敦煌艺术赴日展览。
夏,郑振铎视察千佛洞,提出编辑出版敦煌石窟相关书籍120本的计划、编委人选。继续规划榆林窟的临摹工作。
10月,进京筹备赴日展览。
12月中旬,与康大川、李承仙、崔泰山组成敦煌展览工作团赴日访问、展出。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常书鸿油画集》。
《新疆石窟艺术》的论文及内容调查脱稿,与人民美术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
作油画《榆林窟风景》《榆林窟之夏》《九层楼侧修防沙墙》,作水彩画《塔婆》《林阴道上》等。(www.daowen.com)
1958年
1月5日日本东京高岛屋敦煌艺术展开幕,在展览会场接待日本友人参观。后移至京都展出。展出期间作《敦煌艺术》的学术报告。
2月16日回国。
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常书鸿油画习作展在北海公园展出,展出作品均为留法期间及回国后所作。
被评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出席省先进工作者会议。
10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由文化部下放归属甘肃省领导,任务是“保管与发扬”。
日本出版常书鸿与北川桃雄合编的《敦煌的塑像》。
作油画《水仙花》《水车》《肖像画》等。
发表《敦煌艺术在日本》《从中日文化交流历史说到敦煌艺术在日本展出》诸文。
1959年
1月,出访印度,团长为刘敦祯,团员苏晖和常书鸿。访问期间作油画、速写20余幅,有《印度总统速写》《印度公园》《印度晚霞》《印度水库》《海边》《古堡》《印度工人》等。
9月,任兰州艺术学院院长,兼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
参加甘肃省党代会。
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在故宫博物院弘义阁举办敦煌、榆林两地石窟艺术展,撰写展览说明。
1960年
全面主持兰州艺术学院工作,并在常书鸿画室任导师,指导姜豪、陈克俭等作画。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办石窟工作、博物馆事业训练班,培养本省各地、县选派的学员,为期半年。
出席甘肃省先进工作者会议。
为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敦煌画集撰文《敦煌艺术》,在《人民日报》发表《谈图案》一文。
作油画《食堂》等。
1961年
主持兰州艺术学院校园建设,继续在常书鸿画室任教。
在北京故宫举办“敦煌飞天”“供养人”专题展览。
任甘肃省政协常委。
10月,去青海参加美协工作会议。
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常书鸿油画展,在兰州友好馆举行,除公开展出83件作品外,人体裸体绘画作品内部展出。
作油画《青海湖》《塔尔寺》和静物《令箭荷花》《段家滩之鱼》《切开的鱼》等。
1962年
1月,在上海博物馆举办敦煌艺术展和“敦煌飞天”“敦煌服饰”“敦煌图案”三个专题展览。并作《敦煌图案与现代工艺美术》和《敦煌艺术》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上海美协主办。
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作《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发言。
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敦煌石窟的危险状况和维修建议。
8月,中央文化部徐平羽副部长率敦煌莫高窟考察工作组赴敦煌。常书鸿汇报并提出了解决敦煌文物保护问题、编辑出版相关图书等建议。文化部党组报请周总理批准拨给经费和材料,设计、施工由铁道部担任,开始了莫高窟崖壁的加固工程。
年底,兰州艺术学院撤销。常书鸿任甘肃省文联主席、甘肃省美协主席。
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敦煌的春天——从敦煌近事说到祖国的文物工作》《喜鹊的故事——敦煌散记之一》《一年四季话春秋》《敦煌书简》等文。
作油画《兰州瓜果》《令箭》等。
1963年
春,国务院拨巨款,莫高窟大规模加固工程开始施工。
常书鸿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代表大会代表,并参加省党代表大会。
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作《敦煌石窟与西域佛教艺术的关系》报告。
作油画《学雷锋》以及静物《鱼》《豆》等。
撰写申请莫高窟第二期加固工程的报告。
1964年
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继续莫高窟加固工程施工,进行第二期加固工程时即申请第三期加固工程。
撰写纪念敦煌莫高窟建窟1600周年活动的报告。研究所工作重点按纪念活动项目进行,准备本所业务人员的研究论文、编辑出版大型图录、举办展览会等。
经过反复研究考证,确定第362窟唐代和尚塑像是第17窟藏经洞的洪 和尚像,因此,移至第17窟北壁床座上,在碑石背面记录了此事。
1965年
莫高窟加固工程第二期结束,第三期开始。
年初,去北京汇报莫高窟建窟1600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工作。拜访郭沫若先生,请郭沫若先生担任纪念大会主席。
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来莫高窟视察工作,并作报告。
遵照省文化局7月19日关于莫高窟建窟160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内部小型纪念会的五点指示,主持本所保护、研究等工作。
9月,再次写报告申报纪念活动具体准备事宜。撰写《佛教与佛教艺术》。
1966年
1月,继续拟订纪念莫高窟建窟1600周年活动的计划,计划于9月下旬举行。
4月17日在北京,郭沫若为常书鸿题唐人诗篇《敌戒》。
6月起,回兰州就被卷入“文化大革命”的风潮之中,被批判、揪斗、抄家。
9月,回到敦煌,又被批判、揪斗、抄家。
1967~1972年
被批斗、审查、劳动……
1972年
4月,陪同著名美籍作家韩素音访问敦煌,并接受韩素音的采访。
6月,在北京参观文物展览。
作油画《梅花喜欢漫天雪》、静物《牡丹》等。撰写《敦煌莫高窟参观解说词》。
1973年
撰文《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学习祖国历史文物笔记》一文,刊于《光明日报》。
回到兰州,撰写回忆录。
作油画《扶桑》《刘家峡》《刘家峡水库》和静物《豆》《牡丹》《丁香花》等。
1974年
在兰州。
作油画《水仙》《葡萄》《花》《大理花》等。
继续撰写回忆录。
1975年
应国家文物局罗哲文之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撰写《敦煌艺术》一书。
在兰州作油画《向阳花开瓜果香》《牡丹》《牡丹和香炉瓜》《牡丹和菠萝》等。
8月起,为兰州中川机场作《激流颂——刘家峡》大型油画(600厘米×300厘米)。
1976年
3月,完成兰州中川机场的绘画任务。为《人民中国》撰写《敦煌的风铃——三十六年敦煌话沧桑》。
撰写悼念周总理的文章。
9月,与李承仙合作为甘肃省委礼堂、兰州军区绘制毛泽东、华国锋巨幅油画像各两幅。
在江苏省扬州作油画《扬州西园》《扬州天宁寺》《扬州施桥船闸》。在兰州作油画《万紫千红》《令箭花》《大理花和葡萄》等。
在敦煌接待日本友人西园寺公一先生及夫人。
1977年
继续撰写《敦煌的风铃——三十六年敦煌话沧桑》。
与瑞典扬·米达尔笔谈《敦煌石窟与敦煌学》,于6月28日完稿。
1978年
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北京参加会议。
3月,恢复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职务。整理散失文稿,组织开展研究工作,规划莫高窟窟前铁栅栏。
11月起再次赴新疆考察石窟,修改补充原写文稿。
在兰州作油画《珠峰在云海中》,在北京与李承仙合作创作大型油画《献给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同志们》(600厘米×340厘米)。
方毅副总理视察敦煌,常书鸿汇报开放参观、拍电影及图书出版等事项。
在敦煌参与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大型彩色纪录片《敦煌》的工作。
夏,文化部部长黄镇视察莫高窟,常书鸿汇报莫高窟洞窟常年大量人员进出参观、壁画显著褪色等情况,为了保护一些特级洞窟的精美壁画和塑像,建议一批洞窟由部里规定严格控制开放,提出第一批特级洞窟7个。
1979年
任全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壁画学会理事。
出席第三次全国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任全国文联理事。
指导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莫高窟第45窟的彩色纪录片。
带领所内业务人员在洞窟中精选1500余幅壁画的拍摄目录,交与文物出版社。
指导新华社摄影部用自然光源拍摄莫高窟壁画精华,记录归档案馆。
主持兰州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学生在莫高窟学习两个月。
9月,参与日本NHK广播公司、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丝绸之路》。与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从兰州乘汽车沿河西走廊到敦煌莫高窟。
10月,应日本友人桐朋学园校长生江义男邀请,与李承仙、常沙娜及翻译王庆英一起访问日本两周。
任甘肃省文化局副局长。
12月,当选为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为《中国石窟全集》撰写序文。
为五卷本《敦煌石窟》撰写序文。
为《光明日报》撰文《敦煌摄影》,在香港报刊发表《敦煌艺术》等文。
1980年
3月27日至4月12日,应德国驻中国大使魏克特先生邀请,由德国波恩国际研究中心接待,常书鸿、李承仙及翻译屠敏华3人访问德国。
6~12月因病在北京住院治疗。
撰文并编辑大型画集《敦煌飞天》。撰文《西域佛教艺术》,并编辑图像。
《文化史料》(丛刊)第l辑至第3辑连载回忆录《铁马响叮当》。
1981年
8月,在敦煌陪同邓小平、王震、王任重同志参观。
在北京作油画静物《海蟹》《水仙花》《水仙和仙客来》等。
秋冈家荣所译常书鸿自传体著作《铁马响叮当》,由日本学研社出版。
日本一枚绘社出版《常书鸿画集》。
1982年
3月,调任国家文物局顾问、敦煌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举家迁往北京。
4月,参加浙江大学85周年校庆,并作讲演。
10月,在浙江大学与李承仙合作绘制大型油画《攀登珠穆朗玛峰》。
继续修改《新疆石窟艺术》一书文稿,并整理图片。
整理译文《从希腊到中国》。
1983年
2月,在杭州浙江大学完成大型油画《攀登珠穆朗玛峰》(540厘米×340厘米),并捐赠给母校浙江大学。
4~8月,应日本国立东京艺术大学邀请赴日本访问讲学,任日本国立东京艺术大学客座名誉教授。
当选为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
应日本国际文化教育交流财团邀请作“第六回石坂纪念讲演”《我与敦煌》和《敦煌艺术》。在日本参观奈良、仓敷、仙台、青森、北海道、札幌等地。
作油画《仓敷》《仙台之道》《东大寺后面》《二月堂》《菊花》《君子兰》《东京的街》《拉沙布岬之桥》等。
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
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5~11月,左腿股骨、胫骨、左手腕骨折,住院治疗。
油画静物《大理花和葡萄》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荣誉奖。
整理《我与敦煌》讲演稿,日本东京SIMVL出版社出版讲演集《我与敦煌》。
全国美术家协会庆祝常书鸿从艺60周年。
1985年
4~8月,应日本东京枣寺住持邀请,与李承仙绘制组画壁画《玄中寺》(100厘米×183厘米),共7幅。参观访问日本名胜。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常书鸿译《从希腊到中国》。
为《庆阳石窟》《嘉峪关墓画》撰写序言。
作油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飞天和花》《月季》等。敦煌文物研究所更名为敦煌研究院,任名誉院长。
1986年
应日本奈良法隆寺邀请,赴日参观访问。
构思创作《丝绸之路飞天》画稿。
作油画《鱼及番茄》,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作静物《杨梅》等。
1987年
与李承仙合作创作壁画《丝绸之路飞天》。
在北京、敦煌协助浙江杭州电视台拍摄《魂系敦煌——记画家常书鸿》电视片。日本NHK电视台来北京,并同去敦煌拍摄常书鸿专题电视片《沿丝绸之路而来的飞天》。
参加浙江大学校庆,并举办常书鸿画展。任浙江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
赴香港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敦煌学学术讨论会,会上作《新疆石窟艺术》的讲演。
作油画《平湖秋月》《断桥之畔》《花港观鱼》《月季》《鱼和西红柿》等。
1988年
4月,完成历时两年创作的壁画《丝绸之路飞天》,共16幅(183厘米×185厘米,1幅;95厘米×185厘米,9幅;95厘米×95厘米,6幅),赠送给日本奈良法隆寺,并与李承仙应邀赴日,参加奈良法隆寺为壁画落成而举行的开眼仪式。4月11日,日本NHK电视台在晚8时播放长达45分钟的介绍常书鸿的专题片《沿丝绸之路而来的飞天》。
5月,在杭州浙江美术学院举办常书鸿画展,展出油画70幅。杭州电视台于5月9日播放常书鸿专题片《魂系敦煌》。
8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文化部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常书鸿画展,展出油画作品83件。
9月5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中央电视台和杭州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专题片《魂系敦煌——记画家常书鸿》。
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大会。
作油画《远望宝俶塔》《回忆当年南高峰》《刘丹像》《水仙花》《小青》等。
1989年
与李承仙合作创作大型四联画《敦煌舞乐和飞天》。
作油画《双鱼》《月季花》《紫玉兰》等。
继续撰写、补充回忆录。
1990年
继续创作四联画《敦煌舞乐和飞天》。
作油画《邓家牡丹花》《沙漠天宫》《牡丹花》《鲤鱼及福字瓶》《剑兰》《百合花与兰花》等。
继续撰写、补充回忆录。
10月,赴日本参加日本富士美术馆举办的常书鸿、嘉煌父子画展。日本创价大学授予常书鸿名誉博士学位。
整理1980年以来与日本创价学会池田名誉会长的对谈录。
1991年
10月,完成历时近3年创作的四联画《敦煌舞乐和飞天》(400厘米×185厘米)。
12月,常书鸿与池田大作对谈、书信录《敦煌的光彩》,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油画《不是春光胜似春光》《香山红叶》《野菊花》《野菊花和小鸟》《飞天和花》等。
1992年
4月,向母校浙江大学赠送名为《梅花欢喜漫天雪》的毛主席肖像油画。拟定向筹建中的常书鸿美术馆赠画50幅。
4月6日,应日本创价学会邀请访问日本。
获日本富士美术馆最高荣誉奖,并接受富士美术馆名誉馆长的称号。
任高校海外联谊会理事。
作油画《千年潮水万年石》《冲绳之树》《热带兰花》《玫瑰与樱花》《月季》《月季和剑兰》等。
撰写和修改回忆录。
1993年
8月,完成《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回忆录的撰写工作,之后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4年
6月23日,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91岁。根据本人遗愿,葬于敦煌莫高窟(经特批,一小部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