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为中秋节选择一个象征物,你肯定会选择月饼。是啊,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饼视为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之时,人们都要品饼赏月,尽享阖家欢乐。
月饼,是一种非常吉祥的美食。不过,当你在品尝这种节日美食的时候,又对月饼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将带你进行一场月饼文化之旅,使你对这一节令美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团圆饼”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中国人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月饼,已经很难考证了。但从文献记载来看,至迟在宋朝时,已经有了“月饼”这一称谓了。南宋文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一书里提到各种糕饼,“月饼”的名字已赫然在列。但是,它是否作为中秋节的专用食品,就不得而知了。
月饼在民间真正普及,据说是在明朝初年。对此,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末期,贵族统治者残酷地压迫、剥削和奴役人民,而又怕人民起来造反,便严禁老百姓家里有金属器具,就连菜刀也要10家共用一把。统治者残暴的统治,激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抗,纷纷揭竿起义。当时的农民领袖朱元璋正在暗中组织农民起义,为了避开官府眼线的监视,传递秘密通知,他们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夹在月饼里面,约定在农历八月十五起义。到了中秋之夜,家家掰开月饼,看到传单后,就一起动手起义,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从此,每到中秋节,人们都要吃月饼,用以纪念这一平民起义的日子。
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由此可以确定在明朝时,人们已经以月饼为中秋应节之食品了。而且也说明了在中秋节这天吃月饼,有以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月圆和团圆的意义。另外,明代文人沈榜在其所著的《宛署杂记》中也有记载,当时每当临近中秋节的时候,不管是官宦人家,还是平民百姓之家,都把月饼作为最为时尚的馈送礼品。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到了清代,民间月饼制作工艺有了较大的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清代文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一书中提及北京的月饼时说,当时以前门“致美斋”制作的月饼品质最好。别处的月饼都无法与其相比。大的月饼直径有一尺多,上面绘有月宫蟾兔的图案。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一个有趣的习俗:有的人家在祭月之后,还要保存下一些月饼留到除夕时吃,称为“团饼”。从中秋节到除夕还有100多天的时间,月饼在存放这么长时间之后,极容易变质。现在不妨猜想一下,古人很可能是将月饼放在室外晾晒干透之后,再进行保存的。(www.daowen.com)
过去,在我国民间的大部分地区还有“打月饼”的习俗。既然月饼是烤出来或焙出来的,为何不叫“烤月饼”或“焙月饼”,而偏偏用个“打”字呢?
打月饼
原来,人们在制作月饼的时候,大都要借助特制的模子(榼子)。在打月饼的时候,人们先根据各自口味的需要,将芝麻、花生、葵花籽、冰糖等馅料用面皮包起来,并放入月饼模子里面按压成型。然后,拿起模子反转敲打几下,将里面已经成型的月饼倒出来。打月饼,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打”字,将月饼的制作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我国南北方都有使用月饼模子的习惯。南方的模子,以体积小巧、造型多样为特色。北方地区的模子体积偏大,造型风格单一,以圆形模子为主。但是,无论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其造型和题材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当地民俗、民风和地域的影响。月饼模子的题材非常多样,以人物、动物和花卉等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而且大都配有“福”“禄”“寿”“禧”“合家团圆”“丰收”“中秋”等表达祈福纳祥的文字。
在过去,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打月饼,也是中秋节里一道热闹而有趣的风景。如今,在我国民间的少许地区,仍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到了近代,月饼不仅成为四时生产的传统糕点,而且其风味也因地而异,品种花色各有千秋。如广东的广式月饼,苏州的苏式月饼,北京、宁波等地生产的京式、宁式月饼等,都各具地方特色。除以产地分类外,同一地区所产的月饼又以其馅心用料的不同,而出现众多不同的品种,如豆沙月饼、五仁月饼、莲蓉月饼、火腿月饼、蛋黄叉烧月饼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