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粽子早已变成了一种普通的小吃,假若你一时犯馋,随时可以买到。但是,每每提及吃粽子,人们还是会将其与端午节联系到一起。
粽子是端午节时的标志性食品。其淡淡的清香总能勾起人们内心美好的回忆和遐想。
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我们从粽子的古称“角黍”可溯其源。“黍”原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五月成熟。古人用菰叶包上黍米,成为类似祭坛上牛头的形状,作为祭品,称“角黍”。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粽子包成牛头形状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动物角是人与神沟通的灵物。所以,上古祭祀神灵所供奉之物均以角为贵,以此来表示祝福,祈求丰年。
武汉小角棕
到了战国时期,因为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粽子又变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后人还附会编造出一些相关的传说。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食品,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之外,还有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被时人称为“益智粽”。南北朝时期,粽子的品种开始增多。人们开始在米中掺杂肉、红枣、赤豆、板栗等,还把煮熟的粽子作为礼品相互馈送。
唐代的粽子形状有锥形、菱形之分,其中最著名粽子就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唐代美食家韦巨源在《食谱》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种粽子:蜂蜜凉粽子用糯米做成,无馅。煮熟后将粽子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再浇以蜂蜜与黄桂酱,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当时,长安城里还出现了专门制作这种粽子的店铺,而且当时的制作技艺已经相当丰富。从小在长安城内长大的唐代文人段成式,在其著作《酉阳杂俎》中还提到了“庚家粽子”,赞其为“白莹如玉”。
唐宋时期,浙江杭州一带每年都要举办粽子节。此时,人们将粽子组搭成亭台楼阁、车船马舟的形状,以及各式各样的盆景,气势恢宏,颇为壮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那时候吃粽子应当是一件非常时尚的事情。(www.daowen.com)
宋代大诗人、美食家苏东坡,在吃粽子的时候也独具一格。他将杨梅、荔枝、青梅等果脯裹在粽子里面,形成了风味各异的果脯粽子。于是,后人就将苏东坡制做的这种粽子称为“东坡粽”。
包粽子
到了明清时期,民间已采用芦苇叶作棕皮,而且在粽馅中加入了蜜糖、豆沙、猪肉、松仁、大枣、核桃等。这样,粽子就发展到有甜有咸、有荤有素了。这一时期,粽子更是被视为一种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候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在奔赴考场之前,都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制的似毛笔形状的粽子,称为“笔棕”,取其谐音“必中”之意,讨个口彩。另一种说法则是,把这种笔粽吃到肚子里,考生答卷心中有数,下笔有神。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件大事。一般是前一天就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端午早晨食用。现在包粽子所用的材料主要是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统称为粽叶。
鲜粽叶需要先放在大盆里用水泡一下,主要是为了洗掉上面的灰尘。不过,若使用干粽叶包,就必须用水浸泡,而且浸泡的时间要长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恢复粽叶的鲜度,从而使叶子变得柔软有韧性。然后,再把纯净的糯米用冷水浸泡,以豆沙、大枣、肉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都可以。当然,最传统的还是三棱形的粽子。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雕像
除了吃的粽子,还有可以欣赏的粽子。在端午节这一天,心灵手巧的姑娘纷纷取出平时珍藏的五色丝线,缠在用硬纸折叠而成的“粽子”上。有的还用硬纸折叠成葫芦、桃子、莲蓬的形状,也缠上丝线。她们用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来装饰房间,或馈赠朋友,别有一番情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