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所指的就是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之一,也是海外华人普遍认同、世代遵循的纪念性节日。在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的来历。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撰写的《风土记》一书:“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就是事物开始的意思。每月都有3个午日,头一个午日称为“端五”。因此,一年12个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五”。因为在农历中,五月的别称是“午月”,所以“端午”便专指五月五日了。
端午节是我国南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节日,流传的地区和民族非常广泛。现代诸多专家考证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过端午
古代的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并在自己身上刺上龙的花纹。这种做法是为了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以显示其尊贵。
大约从东汉时期起,随着吴越地区的被开发和文化交流,端午这个节日的风俗才逐渐流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各地。
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较为普遍的有这样几种说法,一种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吴国大将伍子胥。
龙 剪纸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其父伍奢为楚平王的大臣,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此后,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大败越国。越王勾践成为吴国的阶下囚。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掉勾践,但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又遭拒绝。此后,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认为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便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令其自杀。伍子胥在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www.daowen.com)
夫差闻言大怒,命人用皮革将伍子胥的尸体裹住,于五月五日投入江中。9年之后,吴国为越国所灭。因此,民间才会有端午节源于纪念伍子胥之说。
另一种传说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死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仅有14岁。她在江边日夜号哭。过了17天之后,她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江自杀。5天之后,曹娥的尸首竟牵着父亲的尸首,一起浮出水面。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荆州刺史度尚为其立碑纪念。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改名为“曹娥江”。因为纪念曹娥,所以端午节又称“女儿节”。
不过到了现代,端午节流传最广泛的一种说法仍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
屈原,湖北秭归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他在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曾得到楚怀王的信任。楚怀王任命他做左徒,这是仅次于宰相的官职,负责国家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楚怀王死后,他的儿子顷襄王当了国王。他听信旧贵族的挑拨,干脆把屈原流放到外地去了。50多岁的屈原被迫离开京都到远方流浪。一路上,他看到楚国人民的艰难生活,写下了《离骚》《九歌》等作品,为中国文学宝库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公元前278年,楚国京都郢城被秦军攻破了。国破家亡,60多岁的屈原感到异常绝望,他一心救国的愿望最终落空了。在万般悲愤之中,他抱石跳进了汨罗江。
当地人对屈原的爱国热忱十分钦佩,当听到他自尽的消息之后,纷纷划船来到汨罗江进行捞救。人们还不约而同地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认为让江里的鱼虫虾蟹吃饱了,它们就不会咬屈大夫的身体了。还有的人将雄黄酒倒入江里,也是希望能够把蛟龙水兽药晕,以免伤害屈大夫。再后来,人们担心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楝树叶子包饭,外缠彩丝,逐渐演变成为粽子。
从此以后,每年五月初五,民间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饮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