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起源及历史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起源及历史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隔近千年,诗人在作品里所描述的过春节的习俗,仍在中华大地上广泛地流传。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往往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开始算起,一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具体起源于何时呢?据考证,春节起源于上古的“腊祭”,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大约到了清代,一些地方才将农历新年称为“春节”。从此,“春节”这个称谓才替代了“元旦”,并沿用至今。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起源及历史

“过新年,穿新衣,春来到,福绵长……”

每当耳畔回响起这首充满童稚的歌谣时,我猜你的内心一定也充满了无限的喜悦,甚至抑制不住地想高喊一声:“过大年喽——”

人们所呼唤的“大年”,就是指春节。它是中国民间的一个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几千年来,它神秘而美丽的容颜里,始终都洋溢着温馨与醉人的色彩……

宋代诗人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元日》的诗,生动地描述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首取材于民间风俗的佳作,诗人以敏锐的眼光,抓住老百姓过春节时的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充分地表现出了年节的欢乐气氛。

在震耳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人们畅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时隔近千年,诗人在作品里所描述的过春节的习俗,仍在中华大地上广泛地流传。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这两天。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往往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开始算起,一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www.daowen.com)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具体起源于何时呢?

据考证,春节起源于上古的“腊祭”,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尧舜时期,我国社会上就出现了“腊祭”的活动。所谓“腊祭”,就是在年终腊月祭祀百神,感谢神灵的庇佑,使人们获得丰收。

这种祭祀仪式是非常庄重的,人们要准备最好的祭品来祭祀百神。于是,人们就要去打猎,用鲜美的野味来作为祭品。在古代,“猎”字是跟“腊”字同义的,由此可见,“腊祭”也就是打猎祭祀之意。

恭喜发财 竹刻

尽管春节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但“春节”这个名字却出现得很晚。既然以前还没有“春节”这种称谓,那么古人又是如何称呼这个节日的呢?

原来,这个节日,在夏代的时候称为“岁”;商代的时候叫作“祀”;春秋战国时名“上日”“元日”;到了两汉时期,称为“三朝”“岁旦”“正旦”;而从唐代至明代,则称为“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

大约到了清代,一些地方才将农历新年称为“春节”。但是,在清代影响最大的还是“元旦”这个名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了新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为法定节日。

从此,“春节”这个称谓才替代了“元旦”,并沿用至今。而“元旦”这个称谓,则成了公历新年的节日名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