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防项目管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49~1978年)。我国项目管理的应用最初是由华罗庚推广运筹法和优选法开始的,随后,钱学森提出要用复杂巨系统的思想来考察国家和国防经济建设的问题,推广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重视重大科技工程的项目管理。
在20世纪60年代的导弹研制项目中,我国引进了国外的网络评审技术、规划计划预算系统、工作分解结构等项目管理方法,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项目组织管理理论。70年代,华罗庚先生提出运筹法和优选法,其后国防领域陆续引入了全生命管理、一体化后勤管理等方法,并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中推行系统工程管理。
这个阶段所有的国防项目都是计划性任务,主要由工业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这种高度的计划性在保证对项目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的同时,整个项目管理主要是围绕项目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进行,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对整个项目的过程进行全面质量和风险控制,对项目成本、进度的管理也缺乏系统性、全面性。
(2)形成阶段(1978~1998年)。这个时期,国防项目普遍实行指令性计划下的合同制,对进度、成本和质量的要求促使国防项目管理进入了多维管理的阶段。为了在时间进度、资金运筹、保障条件等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平衡,国防项目研制全面引入了项目管理的方法。(www.daowen.com)
一些国防项目推行系统工程,实行矩阵式管理,并通过引进翻译《武器装备研制管理译丛》等图书,引入国防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结合我国国防项目全过程的特点,制定了项目的研制程序,将整个研制项目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实施阶段性管理,大大促进了项目的高效运行,从而也使项目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在我国国防高科技型号管理中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3)快速发展阶段(1998~2015年)。随着装备建设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科学管理方式被引入国防项目,其中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按工期、预算和质量要求高效地完成任务的技术与方法,对具有投入大、难度高、周期长等特点的装备采办项目非常适用。
1998年总装备部和新的国防科工委的成立与1999年十一大军工集团组建后,我国的国防项目全面采用了国外的先进管理思想,实行全系统、全生命期管理,装备管理部门对一些重大项目设立型号办公室,加强对装备研制和生产的全生命期管理。各有关部门开始对国防项目管理理论及应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并在实践中推广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防高新工程建设推进了国防项目管理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国外成功的国防项目管理模式的借鉴,项目管理的理念已成为管理层的共识,国防高科技项目管理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4)转型阶段(2015年至今)。2015年我国军队系统进行了体制编制重大调整,国防采办系统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调整组建了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军工从原十一大军工集团,新调整组建了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军委管总、军种主建、战区主战”的职能划分,要求军兵种在国防采办领域必须强化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国防高科技项目管理将开始进入一个新的转型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