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杭州创投人访谈录:探索生命科学的奥妙

杭州创投人访谈录:探索生命科学的奥妙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11月8日,中源协和公告,已就公司购买上海傲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权事项达成了初步意向。上海傲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背后实际控股股东正是龚虹嘉。在上海傲源完成工商变更的十多天后,海康威视的减持公告透露出了端倪。2017年9月27日,海康威视公告,公司董事龚虹嘉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7亿股,总计套现逾31亿元。2018年1月,泛生子基因又完成了C轮5亿元融资,投前作价20亿元。

杭州创投人访谈录:探索生命科学的奥妙

根据龚虹嘉这些年的创业投资项目的思维路径,可以将他的创业投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己创业(1994—2001年),创办德生、富年科技等公司。此时的龚虹嘉还是一个纯粹的创业者。当然,这些成功的创业项目为他以后的投资奠定了财务基础。

第二阶段:信息通信安防领域的投资(2001—2016年)。投资了富瀚微、联合光电、海康威视等公司,其中以投资海康威视最为典型。

第三阶段:深度布局基因、中医药等生命医学产业(2016年至今)。投资了上海傲源、嘉博文、泛生子基因等公司。近两年来,已到“知天命”之年的龚虹嘉竟对可能改写人类命运的基因、对积淀了中国数千年文化精髓的中医药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布局已深。

值得一提的是,从基因的布局思维逻辑里,能明显看出这位天使投资人的成长和蜕变。他再也不是那个长久以来不关注海归,只关心“土著”的投资大牛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他已经跟随自己的认知成长,将投资目光投向了国际及海外前沿科技市场,尤其是医疗领域。

龚虹嘉投资医疗产业,最近的一次露面是在中源协和的并购上。2017年11月8日,中源协和公告,已就公司购买上海傲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权事项达成了初步意向。

上海傲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背后实际控股股东正是龚虹嘉。事实上,龚虹嘉布局上海傲源不过短短数月时间。此前,因为股东意见不统一,中源协和两度并购上海傲源都没有成功。直到2017年9月14日,上海傲源完成多项工商变更,除了改变了名称,股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原股东嘉兴中源协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深圳嘉道谷成功投资企业入股。

深圳嘉道谷的背后,正是龚虹嘉的资金。工商资料显示,深圳嘉道谷的规模为20亿元,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深圳嘉道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嘉道谷的股东只有两位:龚传军持股20%,陈春梅持股80%。而陈春梅与龚虹嘉为夫妻关系,龚传军与龚虹嘉为兄弟关系,因此其背后指向的均是龚虹嘉本人。

能让龚虹嘉这位传说中的投资大牛一次性拿出20亿元来参与并购,上海傲源自然有过人之处。资料显示,上海傲源目前经营的业务主要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北京傲锐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OriGene Technologies,Inc.)开展,该子公司是一家以基因研究起家的生命科学及医学诊断研究领域的试剂、服务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基因、抗体及体外诊断相关试剂,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及体外诊断领域。

在中源协和并购一事上,龚虹嘉又一次在“危难”之际“拔刀相助”,扮演起“侠士”角色,这倒是他一贯的投资作风。问题是,如此巨额的数十亿资金从哪里来?

在上海傲源完成工商变更的十多天后,海康威视的减持公告透露出了端倪。2017年9月27日,海康威视公告,公司董事龚虹嘉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7亿股,总计套现逾31亿元。可以想见,龚虹嘉少有的海康威视减持举动,很有可能是为他购买上海傲源腾挪资金。

除了上海傲源,龚虹嘉还对初创期基因创新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布局。近两年来,公开的资料显示,龚虹嘉已经不知不觉间投下了泛生子基因、博雅辑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diGene)等数家基因相关创业公司。

作为泛生子基因的天使投资人,龚虹嘉在泛生子基因创立之初便参与其中,甚至还深度参与了核心团队的组建。

泛生子基因董事长何为无,是一位基因研究领域“全能型”人才:懂技术、懂市场、有连续创业经验。

何为无是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先后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和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进行癌症研究工作、担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后加入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Inc.),致力于生物科学领域里最前沿的革新技术产业化。何为无现任美国傲锐东源科技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他还在美国创立Emerging Technology Partners(ETP)投资公司,主投生物医药行业,龚虹嘉也是ETP的合伙人。

泛生子基因是何为无近几年来结合过往经验和人脉积累而成的一大心血之作。成立之初,他邀请龚虹嘉进行天使投资,邀请世界级的癌症基因组学专家、美国杜克大学癌症分子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闫海担任首席科学家,并邀请彼时已经连续成功创业、正欲回国创业的王思振出任联合创始人,负责公司的具体运营。

闫海和王思振成为泛生子基因“从0到1”的两位关键人物,但中间也颇费周折。刚开始,闫海对加盟泛生子有很大的顾虑。他心怀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脑胶质瘤科学家的宏大梦想,担心投资人对商业的逐利可能会让他的科学家梦想破碎。为此,闫海还专门到香港找到龚虹嘉,两人经历了一番长达6个小时的深夜长谈,龚虹嘉现身说法,讲述过往的那些成功投资案例,来阐明自己的价值理念,以打消这位世界级科学家的所有担忧和顾虑。

这是一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创新公司,迄今已成就不凡。2015年10月,泛生子基因完成A轮融资1.35亿元;一年之后,又完成B轮融资数亿元。龚虹嘉对其寄予厚望且坚定看好,为确保自己的股份比例不被稀释,他几乎每一轮都追投。2018年1月,泛生子基因又完成了C轮5亿元融资,投前作价20亿元。龚虹嘉再度坚定地跟进,又投了2000万元。迄今为止,他在泛生子基因天使轮的投资已经增值了100倍。

作为一个人类生命中还未完全为人所知的领域,基因的奥妙确实耐人寻味又叫人好生向往。如果有一天解开了藏在基因里的秘密,人类历史都将被改写。这样的一个充满了无限想象空间的领域,龚虹嘉为之痴迷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但实际上,他对基因的布局之深,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尤其是他对文特尔的公司的布局。

文特尔是谁?70岁的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是个生物狂人。这位生物狂人身上有着亦正亦邪的特性。但他对基因的了解之深,怕是无人能够企及。20世纪90年代,他曾公然挑战由美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之后,他并没有就此止步,后来又成功地制造出了人工合成生命体,并创办了三家公司。2013年,他创办了人类长寿技术公司。2017年,这家公司最新一轮获得了3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美国生物技术巨头新基公司(Celgene Corporation)以及通用电气公司,当然,也包括了龚虹嘉。(www.daowen.com)

文特尔说,有关未来的一切,都藏在基因之中。

基因写着人类的荒蛮历史,也同样写着人类的进化未来。只是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深藏在迷雾之中。刚刚完成人类基因图谱时,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介于1000万~5000万美元,但在2010年,这一成本已经降至5000美元。随着人工智能的强势介入,这一价格还将持续下降。

敏感如龚虹嘉,他从这位生物狂人的预言里,看到了基因产业未来巨大的应用空间。龚虹嘉对基因的未来前景充满畅想也是基于这个逻辑。对人类长寿技术公司的投资,意味着他在基因领域的介入之深,已经是站在了国际的制高点上。

谈及基因测序这一代表着未来趋势的“新物种”,龚虹嘉在2018年3月12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万物生长大会上,带着敬畏的语气这样描述:“过去积累的知识,包括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产生了‘新物种’,15年后人类将可以被合成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一名成功的投资人,需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新物种”的慧眼,当这个新物种尚在萌芽之际便要敏锐地捕捉到趋势,并当机立断布局。从海康威视开始,龚虹嘉在投资之路上,一直在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

若问他,在这个节骨眼上什么是他发现的新物种,基因测序一定是其中最为重磅的一个。

他自己也毫不讳言,如果说还有下一个“海康威视”,那应该是在生命科学领域,也许是一些治愈癌症的新物种,也许是让人类可以变得长寿的某些干预手段……

放眼国际市场,收罗“洋基因”的同时,龚虹嘉也没有“忘本”。他对中国中医药行业钟爱有加,对这个产业价值的理解,他也是入木三分。

2014年,龚虹嘉入股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抢先入局土壤修复、中药材种植、循环经济领域。直接入局中医药种植的源头土壤修复领域,透露出龚虹嘉宏大的理想和他对中医药产业的深刻理解。

有业界人士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VC)和战略投资之间的差异,提出以下等式:天使投资=农耕模式,VC投资=狩猎模式,战略投资=养殖模式。龚虹嘉在自己的微信上发短句自嘲道:“难怪我热衷于和嘉博文公司讨论改土种地的事。”

如他所言,在投资的中医药项目中,龚虹嘉给予了嘉博文比较高的关注度。这一次,他投下的又是一位业界大牛——嘉博文董事总经理于家伊,业内尊称其为“土”专家。

嘉博文的“土壤清洁工程”有何过人之处,能引得龚虹嘉“为之折腰”?从嘉博文在上海的一次成功的技术应用中可见一斑。

2017年11月,上海闵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项目成功运行,主导这个项目的是嘉博文。通过其最新研发的技术,嘉博文可以将城市里最为头疼的餐厨废弃物变废为宝,制成肥料滋养土壤。龚虹嘉同时还透露,这项技术还可以与海康威视的人工智能技术“珠联璧合”。智慧农业因此成为佳话。

他喜欢这样的投资,产业本身就是向善、造福人类的,技术创新又具有无限的应用市场和想象空间。

为什么要从“源头”上切入,投资土壤净化类的项目?这既是基于他对中医药价值的深刻认识,也是基于他对中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症结的深刻认识。

中国虽为中药材原产国,但是所占的全球市场份额却只有10%左右,剩余的90%市场份额被日、韩等国家控制。因为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国内的中药材品质正遭遇质疑,给整个中医药产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破坏。[2]

毋庸置疑,中医药产业的价值正在被世界认知,但如何解决中医药发展的最深层次、最棘手的“痛点”?龚虹嘉找到了嘉博文这样一家“土”公司,并对其寄予厚望。

我们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也都知道,愚公移山,铁棒也能磨成针。在土壤净化这条路上,龚虹嘉是打算将他当年投资海康威视的那股“拙劲”使上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