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5]“中华美学精神”是近年来中国美学和艺术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围绕这一话题产生了大量论文:仲呈祥(2014)认为:美学的思想与研究方法中西有别,西方的美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基础上的,讲求推理演绎、哲学思辨,并常常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其价值观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宇宙观,其情怀兼具出世隐逸与入世修行,追求美的意象,具有诗性品格。[6]张晶(2015)从四个方面描述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质:其一,哲学渊源为“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中国人的审美习性是在对万事万物的审美感兴中抒扬宇宙生命感;其二,中华传统美学始终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作为最高追求;其三,中国人在动静、虚实、情理之中追寻动态和谐,视此为美;其四,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对于艺术创造和艺术审美的影响主要在于“意象说”“意境说”,要求艺术超越对现实的模仿。[7]张晶(2016)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及的“中华美学精神”,把“三个讲求”(“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分别对应“审美运思的独特方式”“审美表现的独特方式”“作品审美存在的独特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8]曾繁仁(2016)认为中国古代的“礼乐教化”相异于西方美育,“中和之美”是整个中华美学精神之主要特点。[9]刘成纪(2016)探讨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文化宽度、深度和高度,指出:“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或国家)精神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美在传统中国的弥漫性,这种民族精神本身就是用美学的方式来表达的”。[10]彭立勋(2016)强调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民族特色,指出,中华美学精神的根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艺。“天人合一”“乐和同”“中和之美”等审美观念建构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结构。中国传统艺术追求营造“意境美”,归纳了诸如“以形传神、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寓理于情”的一系列创美规律。中国审美标准注重将形式美与道德伦理相结合,强调“美善统一”“文质兼备”,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道德体系。[11]张利群(2017)提出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构成要从“根、本、魂、学、用”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分析:根即中华美学传统;本即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升人格品质与人生境界的审美精神;魂即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美学上亦即中华美学的核心价值观;学包括支撑其存在的内在逻辑与形态构成的学理依据、理论支撑以及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视域之下的学术共同体之学;用指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体用结合之用。[12]金雅(2018)指出:“中华美学精神有着以人文意趣、美情意趣、诗性意趣等为内核的鲜明强烈的实践旨趣,追求真善美贯通,践行创美审美兼济,重视知情意行合一,倡扬对美育实践、艺术实践、生活实践的融入与建构。”[13]康尔(2019)指出,中华美学精神的主要构成为“天人合一的情义宇宙观,逍遥自在的个体生存观,表里兼顾的意象审美观,虚实结合的诗化艺术观,情志并重的中和创作观以及自成一体的鉴赏批评观”。[14]此外,诸多相关著作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1985)立基于中国文化之根,探析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提取出了“意象”这个关键词,建立了具有中国美学特色的“美在意象”论;朱良志的《中国美学十五讲》[15]指出中国美学是“生命超越的美学”,“中国美学的重心就是超越‘感性’,而寻求生命的‘感悟’。不是在‘经验的’世界认识美,而是在‘超验的’世界体会美,将世界从‘感性’‘对象’中拯救出来,方为正途”。探讨了“游鱼之乐、不二法门、逝者如斯、骚人遗韵、气化宇宙、落花无言、灵的空间、四时之外、以小见大、大巧若拙、华严境界、饮之太和、妙悟玄门、形神之间、颐情养性”等15个中华美学命题;童强主编的《艺术理论基本文献(中国古代卷)》[16]涉及一系列中国古典艺术理论重要命题与概念,诸如“大象无形”“大美不言”“文质兼胜”“君子比德”“气韵生动”“造化心源”“意象”“意境”“境界”等,这些美学范畴与审美价值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古典艺术的关键词,是“儒”“道”“释”三家哲学融贯而生,能够对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的气质与品格进行注解。
通过文献梳理和思考,本文认为:中华美学精神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美是抽象的文化的具象表现。其具体内涵主要包括六个层面:第一,天人合一观下的自然和谐、生生不息之生态美学观;第二,气化宇宙观下的万象吞吐、气韵生动之审美意象观;第三,禅学妙悟观下的以妙统美、超验体悟的审美接受观;第四,会通物我观下的忘情融物、心物一体之审美感通观;第五,诗化生存观下的兴于造化、诗情涌动的艺术创造观;第六,自在逍遥观下的游心逞性、自我圆融的艺术人生观。(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