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尚美向善属性,“美”与“善”两者从未分割,实质上要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即形式上要符合美的要求,激发审美主体的美感享受;内容上要符合善的要求,合乎社会道德的指导规约,进而达到普施教化、建构美德的政治和社会功用。这种“美善合一”的价值导向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中反映得尤为明确。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论语·八佾》),即确立了艺术美的标准;孔子又提出“文质彬彬”(《论语·雍也》)的命题,即确立了人格美的标准,“文”与“质”的统一实际上就是“美”与“善”的合一;孔子评价《诗》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第二》),又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孔子还认为,“乐”应当符合“仁”的要求,而不是仅停留于演奏悦耳的钟鼓之声层面,方可实现礼乐教化之目的(《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并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可见,儒家文化不断在强调美的基调是善,善的表现是美。在儒家文化的长期浸润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善合一”特质越发显著。
“美善合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为中华美学提供了价值依凭。在中华审美文化中,从自然美到艺术美,从人格美到社会美,皆可找到“美善合一”的价值根基,如:自然美上的“山水比德”,艺术美上的“以美养善”,人格美上的“文质兼胜,表里如一”,社会美上的“里仁为美”等。总之,中华审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必然具有“美善合一”的气质。中国人讲究以美修身、以美齐家、以美立国,讲究美与善的结合,讲究使美之形式转化为美之内容,涵养个体的美德和社会的美之风气。(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