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对工业遗产做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均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工业遗产的实践研究。这类研究多以个案为例,分析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实践,这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研究内容。当下,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已经从传统的博物馆模式走向了多元综合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二是工业遗产的价值研究。将工业遗迹作为工业遗产进行保护需要进行必要的价值评估,这是进行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前提。部分学者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工业遗产价值进行量化分析,比如林涛等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上海工业遗产的原真性感知;也有学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工业遗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等,比如朱晓明等从时间维度上对工业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5];李先逵等研究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取向,以重庆工业遗产为例,提出从主要行业到典型企业再到建筑遗产的递进评价方法,分别制定行业、企业和建筑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三类七项十条指标的评价框架[6]。三是工业遗产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包括SWOT分析[7]、层次分析法[8]、CVM分析法等,以及将高新技术,如BIM技术、GIS技术等引入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
以往,针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等领域,近年来,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者逐渐将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型,将其纳入城市文脉的关系中以思考工业遗产和城市的关系[9]。但从城市记忆理论视角研究工业遗产的文章(核心期刊)仅6篇,张悦群、高宇探究了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记忆容器与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研究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全新可能性[10];张环宙等深入分析了滨水区工业遗产延续城市记忆的“双层模式”[11];段锐主要分析了长沙市工业遗产的分布现状、构成要素及其文化价值,不仅强调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利用路径[12];周大鸣、刘家佶分析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13];许建和等剖析了如何结合现代城市生活对长沙市裕湘纱厂厂房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重新组织[14];郝卫国、于坤探究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唐山工业旧厂区如何再生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系列展陈空间,以延续城市记忆[15]。(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