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封:流动文化与活态文化的交汇

开封:流动文化与活态文化的交汇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封是著名的北方水城,黄河、大运河、汴河等河道相互交汇,构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自然与历史景观,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提供了一个城市案例。目前,已经建成了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汴京灯笼张、撂石锁等一批展示馆和传习所,这些“活态文化”完全可以纳入大运河文化建设项目之中。

开封:流动文化与活态文化的交汇

开封是著名的北方水城,黄河大运河、汴河等河道相互交汇,构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自然与历史景观,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提供了一个城市案例。近年来,开封市“水文化”建设项目成就斐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河道整治上,“六河一渠”项目完工和“沿黄生态廊道”开工,为运河水系工程奠定了框架基础;二是在考古发掘上,州桥遗址、顺天门遗址即将建成博物馆,城墙维护项目也已完工,综合呈现黄河水文历史变迁中的“城摞城”的历史风貌。

开封作为北宋经济与文化中心,拥有“运河—漕运—商贸”的便利条件,不仅留下了《清明上河图》的盛世写照,而且由于文化积淀深厚,还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书法名城”“戏剧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清明文化传承基地”等国家级文化荣誉和称号,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富集。近些年来,开封市级的非遗名录中,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与运河沿岸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建成了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汴京灯笼张、撂石锁等一批展示馆和传习所,这些“活态文化”完全可以纳入大运河文化建设项目之中。尤其是开封市通过“文化客厅”这一旅游品牌,非遗文化对外展示和交流日渐频繁,也提升了大运河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运河沿岸是古代中国的物资流通与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和轴线,因人口集聚而催生了繁多的手工技艺、娱乐方式、节日庆典和神话传说,这些文化元素都借助非遗文化而得以传承。截至目前,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盘鼓、汴京灯笼张、汴绣、大相国寺梵乐、麒麟舞、二夹弦、撂石锁、杞人忧天传说共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封鼓子曲、宋室风筝、北宋官瓷烧制技艺、滕派蝶画等44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祥符调、开封成语典故、白记荟萃斋花生糕制作技艺等218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一批非遗传承人也应运而生。郭太运、王素花等7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曼平、宋天亨等64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蔡瑞勇、郑海涛等335人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在世的传承人群体世代生活在黄河运河沿岸,也是这一流域的民间曲艺手工艺者群体的典型代表,成为大运河流动文化最具生命力的“能动元素”。

近年来,虽然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也有些偏颇认识需要矫正。在各级文化部门的主管之下,“国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具有金字塔的科层特征[3],因此具有了“行政化”的色彩。但是不同“级别”的非遗项目仅仅意味着“代表性”是否广泛,而不能以之作为“高级”与“低级”的区别标签,越是“底层”的非遗项目越是接近日常生活而呈现出“具体的丰富性”。例如,开封市还征集到非遗线索131,826条,其中县级8590条、市级3218条。[4]这也提示我们,如同水面下的冰山,大量沉淀的非遗文化资源还需要发现与激活;大量丰富而宝贵的非遗文化资源还有待我们加以甄别、发掘和充分利用。(www.daowen.com)

“非遗文化”不仅是一项理论课题,更是一项政策实践。毋庸讳言,非遗文化项目的魅力正在于“手工性”“艺术性”和“异质性”,内在地排斥了大规模、标准化的机械生产方式。因此,非遗项目大多数依靠家族内部的代际传承,难以实现产业化。不少非遗项目处于难以为继的境地,非遗文化保护普遍面临财力、人力的两大“硬约束”。从资金上看,2017年,开封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但杯水车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是传统村镇市场萎缩,导致非遗项目市场环境遭受冲击。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日渐富足,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依靠口传身授的非遗项目的文化优势也在衰减。三是非遗项目抢救和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尤其是传统戏曲传承困难较大,“因人而存”以口传心授的延续方式遭遇挑战,许多曲艺项目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

从人才上看,非遗文化项目青年传承人匮乏,缺少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和文创动力。非遗保护的管理人员、研究人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一样,也应当首先得到相应的重视与保护。而非遗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申报工作任务量巨大,却缺少专业人员的正式编制,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人员大都身兼数职。尤其是大多数一线的管理人员与专业人才都在“体制外”,无法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职务及职称评聘,甚至缺少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样的社会评价体系,难以满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非遗文化也迫切需要以“搭便车”的方式[5],利用大运河文化建设的政策契机、建设资金、项目平台、舆论形势,获得财政支持和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非遗文化具有群众性、生活性、娱乐性,便于普及推广。为此,在当前应借助“大运河国家公园”与河南省“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项目红利”,在时间上利用清明、端午、七夕等传统节庆节点,在空间上依托郑州都市圈和运河沿岸城市,想方设法激活沉淀的非遗文化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