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东梅州围龙屋发展现状及文化研究

广东梅州围龙屋发展现状及文化研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关于客家围龙屋的数量尚未有确切统计数字。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民间自主开发、经营围龙屋的情况逐渐增多。楼内以百余根花岗石圆柱作骨架,石柱和屋檐配有花卉或各种浮雕、绘画等图案,使整座建筑浑然一体,庄严典雅,十分精美。目前已成立了“万秋楼客家文化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10日正式开张,每天生意十分红火,顾客络绎不绝。

广东梅州围龙屋发展现状及文化研究

目前,关于客家围龙屋的数量尚未有确切统计数字。据兴宁文史资料记载,广东省兴宁市现尚存围龙屋1万余座。另据有关资料表明,仅仅梅州市城区及其附近就有围龙屋100余座。围龙屋的建造止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客家人开始搬出围龙屋,另建新房。但由于粤东客家人习惯于在老屋旁建新居,所以传统的围龙屋被推倒、毁弃、闲置的很少,多数成为堆放杂物、圈养禽畜之地,其中绝大多数原为祖堂的围龙屋得到修复,每逢年节同族人士前往祭拜。除老人和经济较贫困的人家继续居住外,围龙屋更多具有宗族象征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民间自主开发、经营围龙屋的情况逐渐增多。本文所选择的两座围龙屋,均位于现在的梅州市梅县区,都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但其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利于比较研究。

1.宗族性旅游开发模式——温公祠、义孚堂。温公祠位于梅县区丙村镇群丰村,是温姓宗祠。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共有三堂八横三围,390多个房间,最盛时曾居住400多人。谢剑与房学嘉合著的《围不住的围龙屋——记一个客家宗族的复苏》一书,在学术界有不小影响。此后,温家历史和大围龙屋的结构与规模,引起了中外众多学者和游客的浓厚兴趣,中、美、法、日、韩、新加坡人类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学者,纷纷前来参观考察,电视、广播、报刊上也有介绍。自2002年底,温氏族人自主成立了仁厚温公祠旅游景点董事会和管理处等机构,采取宗族经营方式,开始将温公祠开发为旅游景点,在市县旅游部门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于2003年4月召开旅游景点推介会,正式对外接待游客;并辟有“客家围龙屋,仁厚温公祠”的网页,同时正在积极申报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温公祠的旅游收入还比较少,自2003年4月正式开业至2004年元月,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仅有1000多元,若按照2元/票计算,只有500多人次前往参观。

旅游开发所引起的较大变化,一是仁厚温公祠的外观形貌的变化。如屋宇的修缮和装饰,祠堂内部加了一些介绍性的文字、图片,以及辟有专门的客家民俗展室等。二是温氏族人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我最感兴趣的是宗族权力结构上的变化:新的宗族精英开始出现,原有的宗族精英或被淡化或被边缘化。温氏宗族的一系列变化使我产生了一种研究冲动。对于宗族组织概念、内部人群组成、运作之讨论,仍有思考与对话之必要。下面这段话,既可证明仁厚温公祠开发的价值,也可说明对其研究之必要。

“我们的祖居仁厚温公祠(俗称罗塘面上老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是客家民居围龙屋的典范,是古民居建筑的杰作,是中国建筑学会编撰出版的建筑学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唯一收录的客家围龙屋。宗人温进灿在《梅州日报》2002年11月9日的第五版发表的《客家民居谁称‘最’,丙村‘仁厚温公祠’》一文引起了各界关注。2002年11月11日,梅县主管廖副县长,县旅游局正副局长、中旅社正副老总,丙村镇书记、镇长,由温进灿陪同驱车来仁厚祠仔细参观后,一致同意办成旅游景点,还具体指出了一些必办之事,使我族人大受鼓舞!11月26日,在温清浪家召开了筹办会,成立了以温进灿为组长的筹备小组。我们一致认为,把我们仁厚温公祠办成旅游景点,其社会效益自不必说,对我们自身的效益也有如下几点:一、可以提高‘仁厚温公祠’及其族人的知名度,从而永远激励子孙后代奋发向上。二、可使族人在接待游客过程中,学习现代文明,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影响教育后代。三、不断维护修葺祖屋,美化村容村貌,优化族人的生活环境,并视可能增加公众福利。四、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开办各种面向游客的摊点,增加族人的经济收入。”(仁厚温公祠旅游景点筹备组:《为创建客家围龙屋仁厚温公祠旅游景点致仁厚祠同宗族人书》,2002年12月18日。)

2.公司制企业经营模式——万秋楼。万秋楼位于广东省梅县区新城街道扶贵居委会夏屋村,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马来西亚侨领夏万秋所创建。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有99间房屋,整座楼宇结构完整,糅中西建筑于一体,前为西式的尖屋顶大钟楼,后为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是二堂二横一围二杠结构。楼内以百余根花岗石圆柱作骨架,石柱和屋檐配有花卉或各种浮雕、绘画等图案,使整座建筑浑然一体,庄严典雅,十分精美。万秋楼自建成后,楼主没有在此居住过,长期闲置。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公产,20世纪80年代落实华侨政策,万秋楼作为侨房被归还屋主,1995年又卖给梅县程江镇政府,但一直无人居住和管理,加上年久失修,这座客家民居损坏严重。2003年7月,台胞陈秀锦女士回乡参观,对“万秋楼”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投资600多万元购买并修缮这座民居,以经营客家小吃餐饮为主,同时组织两岸客家文化艺术团体互访,促进台湾地区与梅州两地的交流。目前已成立了“万秋楼客家文化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10日正式开张,每天生意十分红火,顾客络绎不绝。其经营成功的原因:一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物本身,二是以台湾擂茶为代表的特色经营,三是楼内丰富的地道客家文化内涵。(www.daowen.com)

“我初到梅州正是夜色垂帘时刻,看到了两岸好美的夜景。我生长在台湾地区,到过很多国家,每到一处,不是想先见繁华的都市,我只想知道哪里有值得观看的古城。我到了梅州见到济济楼、联芳楼、南华又庐、万秋楼等。我又惊又喜,非常感动,多么可惜啊!看到那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的客家围龙屋古建筑,被无情的风雨摧残,被人们遗弃,我感到万分的心疼。我带着惋惜的心,回到台湾,当我念念不忘的时候,友人来电告知,万秋楼可用招商引资的方式买卖。我和龙先生等数次赶到梅州洽谈万秋楼,尤其是龙先生来到梅州多过八次,最后我们不顾亲友的反对,我们抱着热忱的希望,燃起共同构筑维护客家文化的愿望,营造文化商机,不让万秋楼再遭雨水摧残,保存历史运转之轨迹。”(台商陈秀锦写给梅州市领导购买万秋楼的信函,2004年2月24日。)

“万秋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台湾龙先生和陈女士投资,组建万秋楼客家文化有限公司,以客家古民居与现代园林景观,以梅州和台湾客家茶艺文化方式呈现。万秋楼的开业,加强了梅台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希望万秋楼客家文化有限公司突出‘客’字和‘台’字,办出特色,打响品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企业做强做大。借此机会,也希望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地保护和支持台商企业,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让所有的台资和外资企业在梅州生根发芽结果,事业蒸蒸日上!”(梅州市政府领导在万秋楼开业典礼上的讲话,2004年6月10日。)

“我与几位同伴到梅县的市区万秋楼去喝茶,这是一个将围龙屋建筑改建而成的茶艺馆。老板娘是台湾竹东镇的客家人,当初来到大陆经营,看到老旧围龙屋荒废十分可惜,因而就想利用这样的资源转换成为具有客家特色的茶艺馆。这种利用民居或日常生活产品改建转型成观光或经济消费产物的模式,现在在大陆才刚起步。因此,我一直认为客家人不必只停留在过去或感叹没有未来,未来是需要创意与想象的,我认为大陆可参考台湾的‘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将客家文化与经济产业互嵌。”(第一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营员参观万秋楼感言,2004年7月9日。)

调查得知,除仁厚温公祠和万秋楼以外,大多数客家围龙屋开发、经营的目的首先是纪念祖先,在开发中进行保护。梅州义孚堂福利规划委员会会长梁伯说:“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辛辛苦苦、一砖一瓦建起这个大屋,如果不保护好,对不起列祖列宗。”其次是增加经济收入,解决部分的日常开支。像义孚堂所在的龙子村,以农业为主,人均三四分地,以前主要靠南洋的华侨,现在华侨经济也不太景气。现在,由于搞旅游开发,附近的族人可以摆摊做点小生意,卖土特产和饮料等。目前,义孚堂有20多个摊位,每月有四五百元的收入。而在温公祠、义孚堂之类宗族性自主开发,他们认识到还具有“可使族人在接待游客过程中,学习现代文明,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影响教育后代”“不断维护修葺祖屋,美化村容村貌,优化族人的生活环境,并视可能增加公众福利”等作用。(仁厚温公祠旅游景点筹备组:《为创建客家围龙屋仁厚温公祠旅游景点致仁厚祠同宗族人书》,2002年12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