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儿童心目中的中国人印象为:中国人的生理和外貌特征是黄皮肤(74.1%)、黑头发(98.4%)、黑眼睛(71.3%),个高(42.4%)而瘦(47.6%),身体强壮(73.9%),服饰漂亮(78.2%),人美丽(79.8%)。对中国人的人格印象评价见表16-2。
表16-2 儿童对中国人的总体印象评价(%)
儿童谈到“很喜欢”成为一名中国人的原因时,涉及国家的历史(7.7%)、文化(7.7%)、科技(4.8%)、地理(3.3%)、经济(2.6%)、教育(2.2%),人民勤劳(11.4%)、整洁(8.5%)、爱和平(7.4%)等;有的谈到因为“我是中国人”(6.6%)、“要爱祖国”(5.5%)等,还有的是“不知道”(2.2%)。儿童对七个国家或民族人群的喜欢程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中国人、英国人、美国人等。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对中国人印象的评价,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如表16-3所示)。对七国国民的排序结果显示所有年龄组“中国人”的得分最高。在德国人的排序上,四组儿童存在差异(p<0.05),其余的排名无显著的组别差异。
表16-3 不同年龄组儿童对于中国人的积极评价的差异(%)
16.4.2.2 关于中国人的主要信息源及其年龄差异
儿童的主要信息源分别是电视(57.2%)、报纸(39.9%)、书刊与漫画(37.6%)、父母(33.4%)、朋友与同学(29.5%)、教师(27.9%)、收音机(13.3%)。不同年龄组儿童的信息源比较见表16-4。
表16-4 各年龄段儿童关于中国人印象的主要信息源(%)
注:访谈表所列出的信息源中并没有“自己观察”这个项目,但有不少儿童主动报告。(www.daowen.com)
16.4.2.3 儿童对中国人印象评价的学校与性别差异
在回答国名问题上,付家坡小学有25.9%的儿童、昙华林小学有42.95%的儿童的回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5)。在中国人的眼色、身高、力量问题上,付家坡小学作正确/正面回答的比例显著高于昙华林小学,对体型、财富的负面评价也显著高于昙华林小学。在评价项目上,两者无显著差异。除了在身高、财富问题上男、女儿童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项目上没有性别差异。
从儿童对地理知识、国民特征等方面的问题的回答情况可知,5~12岁儿童已经逐渐具有关于中国、中国人印象的基本知识。儿童对中国人的印象倾向于作正面积极的评价,这一结果与李本华、杨国枢关于“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的研究”的结果一致,即对本国人存在刻板印象偏好。一个国家的人对本国人作正面积极的评价,这可能是一种动机性的积极偏见,即出于维护自己国家国民形象的心理;也可能是一种非动机性的积极偏见或是一种投射作用,即把自己优良的人格特质迁移和归属到本国国民身上,从而认为自己的同胞也都是好的。我们认为,就儿童而言,这种对本国人的刻板印象偏好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后者。
我们发现,在几个国家人群中,中国儿童对本国人群的喜好程度超过了对他国人群的喜好程度,看来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儿童对外国人持有好感,但是在有比较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更喜欢中国人一些。尽管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都倾向于对中国人作正面积极的评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评价是有所变化的,正面积极评价先上升而后下降。7~8岁组儿童和9~10岁组儿童作正面评价的百分数高于其他两组,可能说明该年龄段是儿童对自己国家/民族成员产生系统性偏好的时期。5~6岁组儿童也许还只能从自己身边具体的人出发对中国人进行评价,而11~12岁组儿童作积极评价的百分数略低,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认知能力日趋分化与复杂,主观心理成分的作用也逐渐增大的结果。
从儿童是否喜欢成为中国人的回答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有极少数儿童回答不出具体的原因,但总体而言,他们已经对成为中国人产生了积极情感体验,列举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由此可见,儿童对本国人群的评价是基于一定的地理、国民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应该是有缘由的,虽然理由有的较抽象有的具体,有的清晰有的模糊。而Tajfel(1972)发现,在几乎缺乏对外国人任何具体知识的情况下,儿童就可能对特征明显的外国人产生价值判断。两者的区别说明,儿童对不同群体的评价遵循着不同的策略。
儿童最主要的印象信息来源是电视、报纸、书刊、漫画等间接的媒介,其次才是人际间的直接交流,特别是与父母、同学和朋友、老师的交往。虽然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天天都可以与中国人接触,但他们对中国人的了解主要是间接地来自媒介,而父母、朋友、同学和老师等直接的信息来源并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儿童了解中国人的主要途径。这可能暗示,在媒介迅猛发展的当代,要想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仅仅依靠人际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结合媒介、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媒介资源来进行学习可能更为重要。另外,国外研究表明,儿童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于与人们的交流,特别是与父母、祖父母的交流[2]。两者的差异应当更多地归因于文化的影响。比较儿童获取信息途径的年龄差异发现,年龄越大的儿童,其信息来源越多样化,而且主要信息源也由直接途径转变为间接途径。在5~6岁时,50%的儿童报告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到7~8岁时,父母成为主要的信息源(50.7%),到9~10岁时、11~12岁时,电视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从58.04%上升到68%)。
另外,昙华林小学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付家坡小学为普通小学,按通常推理,两所小学的儿童对中国人印象的评价也应有所区别。但事实上,两所学校的儿童在回答国名、眼色、身高、力量等问题上没有出现系统性的差异,而且这些认知上的差异似乎也没有影响到儿童对中国人印象的评价。这是因为对本国人群产生系统性偏好受外在影响较小,还是因为两所小学的儿童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没有太大差异,或者存在其他原因,这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研究。
结果还显示,这种印象评价没有性别差异。不过,在地理知识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有所不同。有研究发现,在了解欧洲地理知识方面,6岁儿童存在性别差异。Barrett(1996)研究英国儿童欧洲共同感的获得时也发现,在回答国名、英国与欧洲孰大孰小、欧洲由哪些国家组成等问题时,6岁儿童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这些研究与本研究不同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总之,中国城市儿童已经逐步具备关于“中国”、“中国人”的基本知识,他们倾向于对中国人印象作正面积极的评价。尽管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都倾向于积极评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正面积极评价的人数有所下降。5~12岁城市儿童对于中国人的印象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电视,其次是报纸、书刊和漫画,再次是父母、朋友、同学和老师,最后是收音机。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来源出现多样化。不同学校的儿童对中国人印象的评价具有一致性。城市儿童对中国人印象的评价没有显示出性别差异。
【注释】
[1]Kauffman和Zimmer(2004)认为每个人的国家认同同时包含族群身份和公民身份两种成分,只是在程度和形态上存在差异,有时公民身份认同占据主导地位,有时族群身份认同占据主导地位。
[2]祖父母是十分突出的信息源,尤其是在中国,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交流的时间有的甚至不会比和他们的父母交流的时间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