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过程探索:刻板印象的内容与形态

研究过程探索:刻板印象的内容与形态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对象为武汉市的幼儿园和小学儿童共383人,其中男生204人,女生179人。对小学4~6年级儿童采用团体施测方式直接填写调查问卷,主试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施测中班主任予以协助。对原始数据进行如下编码:中国地理、国名、肤色、发色、眼色等题用3点记分;配对形容词题用4点记分;排序题用7点记分,7为最喜欢,1为最不喜欢。

研究过程探索:刻板印象的内容与形态

研究对象为武汉市幼儿园和小学儿童共383人,其中男生204人,女生179人。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19人、付家坡小学215人、昙华林小学149人。幼儿园大班和小学1~3年级随机抽取男生、女生各10人,4~6年级随机抽取班级。四个年龄组人数分别为:5~6岁25人;7~8岁78人;9~10岁113人;11~12岁167人。

研究工具方面,对幼儿园和小学1~3年级儿童,采用结构性访谈表;对小学4~6年级儿童,采用调查问卷。结构性访谈表是依据欧洲心理学者常用的Barrett、Day和Morris(1990)设计的儿童的外国人观念的结构性访谈表稍作修改而成的,该结构性访谈表具备较好的信度、效度。修改后的访谈表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中国地理知识;中国人的生理特征、服饰、语言、习惯、个性特点等;关于中国人印象的信息来源;儿童对中国人的情感评价;以及儿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七个国家或民族人群的喜好排序。调查问卷在结构、内容上与访谈表一致。

对幼儿园和小学1~3年级儿童采用个别访谈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对有配对形容词的问题(如“你认为中国人是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形容词随机呈现以排除顺序效应。对七个国家或民族人群进行排序后,再次询问儿童以确保排序无误。对小学4~6年级儿童采用团体施测方式直接填写调查问卷,主试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施测中班主任予以协助。(www.daowen.com)

对原始数据进行如下编码:中国地理、国名、肤色、发色、眼色等题用3点记分;配对形容词题用4点记分;排序题用7点记分,7为最喜欢,1为最不喜欢。全部数据使用SPSS 9.0进行统计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