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尊调节机制及其在刻板印象中的作用

自尊调节机制及其在刻板印象中的作用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4-7自尊对观点采择影响外显刻板印象的调节作用表14-7中数据表明,以外显刻板印象水平为因变量,回归方程系数R2变化值为0.159,调节项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说明自尊水平没有调节观点采择对外显刻板印象水平的影响。他们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具有状态高自尊的观点采择者还是具有特质高自尊的观点采择者都会比低自尊的个体更积极地评价外群体。所以,这并不能否认观点采择在影响刻板印象过程中自尊的调节作用。

自尊调节机制及其在刻板印象中的作用

进一步探究被试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是否受到自尊水平的调节。以观点采择转化成的虚拟变量作为预测变量,以外显刻板印象为因变量,自尊水平为调节变量。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4-7。

表14-7 自尊对观点采择影响外显刻板印象的调节作用

表14-7中数据表明,以外显刻板印象水平为因变量,回归方程系数R2变化值为0.159,调节项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说明自尊水平没有调节观点采择对外显刻板印象水平的影响。这和Ganlinsky和Ku(2004)的结果不一致。他们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具有状态高自尊的观点采择者还是具有特质高自尊的观点采择者都会比低自尊的个体更积极地评价外群体。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中,通过对观点采择组的被试前后测的自尊水平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观点采择组的被试前后测的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即没有发生自我—他人融合效应。所以,这并不能否认观点采择在影响刻板印象过程中自尊的调节作用。

【注释】
(www.daowen.com)

[1]观点采择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Shantz(1983)认为,观点采择表现为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人依据我们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知识,结合可以从直接的情景中获取的任何具体信息,对在一定情景中突出的角色特性的意义做出猜测的过程。

[2]认知闭合需要描述的是个体应对模糊性时的动机,希望得到明确而清晰的答案。认知闭合需要会导致启发式的、过度简单化的、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相较于低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高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在对行为信息进行加工时,更依赖刻板印象。个体在高认知闭合需要条件下,会更多依赖刻板印象,是因为刻板印象是一种已经存在的知识结构,能够立即被使用,而个体化信息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加工。同时,高认知闭合需要的个体会对社会群体进行更加刻板化的判断。

[3]Davis支持共情的多维观,编制了测量共情的《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简称IRI),四个维度分别为观点采择、共情性关心(empthy concern)、想象力(fantasy)、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

[4]语义差异量表又叫语义分化量表,这是Osgood、Suci和Tannenbaum(1957)发展的一种态度测量技术,是一次性集中测量被测者所理解的某个单词或概念含义的测量手段。针对这样的词或概念设计出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请被测者根据对词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