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及问卷调查法,以前后测实验设计为主,自变量为观点采择与否,因变量为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以语义差异量表[4]为测量工具,调查观点采择可否有效降低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
14.2.1.1 研究方法
从湖北各高校招募大学生被试60名,最终剔除2个无效数据,共58个有效数据,其中男生23人,女生35人,被试平均年龄22.36岁(SD=2.25)。将被试随机划分为观点采择组和控制组,前者被试30名(男生6名,女生24名),后者被试28名(男生17名,女生11名)。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Mellott等人的语义差异量表来测量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这一量表采用Likert 7点评分,要求被试对老年人进行5个项目上的评分,将被试在各项上的计分加总作为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分数。由于评价是正向的,其分数与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水平呈反比。
观点采择组指导语为:“想象一下,如果现在你是一位老年人,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你会怎样度过日常生活中的一天。请从第一人称的角度书写你的真切感受。”控制组指导语:“请你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用第三人称客观描述一下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如何度过其生活中的典型的一天。”
首先请被试填写一份语义差异量表,确定其基线水平,为后测提供比较标准和依据,之后让被试填写人口学变量等基本信息。然后让被试休息5分钟左右,并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即观点采择组和控制组,要求被试根据不同的指导语完成书写任务,以此进行观点采择的操纵。在被试完成书写任务之后,再请被试重复之前的测验,整个过程约15分钟。且为了更好地保证研究效果,采用单盲设计。
14.2.1.2 研究结果
①两组被试前测时对老年人外显刻板印象水平的比较:
将两组被试前测的外显刻板印象分数做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两组被试的同质性,并为后测数据的分析做前提准备。检验结果如表14-1:
表14-1 被试前测时对老年人外显刻板印象水平的差异(www.daowen.com)
表14-1中数据表明,两组被试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分数差异不显著,p=0.530,说明观点采择组和控制组被试是两组同质性群体,可以通过操纵观点采择变量以考察其对老年人外显刻板印象的变化。
②两组被试后测时对老年人外显刻板印象水平的比较:
将两组被试后测的外显刻板印象分数做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在观点采择操作之后,两组是否发生显著变化。检验结果如表14-2:
表14-2 被试后测时对老年人外显刻板印象水平的差异
表14-2中数据表明,观点采择后,两组被试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分数差异显著,p<0.01,观点采择组被试在后测中对老年人的评价比前测明显提升,即对其刻板印象水平明显降低。这表明,观点采择可以有效降低当代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
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前后测差异显著:两组被试在前测中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分数差异不显著,说明两组被试是同质性群体,可以通过操纵观点采择变量进行考察。而观点采择组在后测中对老年人的评价比前测明显提升,即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显著降低;而控制组在后测中对老年人的评价比前测明显降低,即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显著提高。
观点采择组的被试在完成把自己想象成老年人的观点采择操纵之后,根据前文综述的预测,可能是通过共情这一中介变量或自我—他人融合模型的作用,提升了对老年人的积极评价,降低了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而控制组的被试从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境遇以后,唤醒了对老年人的消极刻板印象,从而对老年人的评价更加消极,即提高了对老年人的外显刻板印象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