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1 观点采择破坏了刻板印象的维持机制
Todd等人(2012)的研究详细地说明了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1]是如何破坏刻板印象维持机制从而降低刻板印象的内部过程。研究发现,相比控制组而言,观点采择组的被试会为与刻板印象不一致行为提供更多意向性解释,会在脑海中提取出更多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为表现,例如,被试会用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去解释黑人的攻击行为。而且,当有机会收集目标人物的信息时,观点采择组会检索更多与期待不一致的信息,即观点采择可以有效破坏刻板印象的稳定性。具体而言,观点采择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了刻板印象的维持过程:
第一,观点采择会促使知觉者更加关注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Fyock和Stangor(2011)的研究发现人们能更好地记住与期望一致的社会群体,存在这种记忆偏差主要是因为与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和特质更容易和记忆中的社会群体标签相联系,因此当想到这个社会群体或其中的成员时就更容易激活这部分记忆。刻板印象经常组织关于社会目标的记忆表征,并提供了显著的检索线索,当人们潜在地搜索与刻板印象相关的记忆时就会自发地利用这一线索。但Todd等人(2012)发现,观点采择引出了对刻板印象不一致信息加工过程的选择性关注,而不是集中于整个加工过程,这就表明观点采择影响了对刻板印象相关行为的记忆。
第二,观点采择会促使知觉者为刻板印象不一致行为提供更多意向性解释。研究者发现对外群体信息的不同归因影响了对其刻板印象的评价,知觉者通常用稳定的、意向性的因素去解释与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而用非意向性的因素去解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为(Jackson、Sullivan、Hodge,1993)。Todd等(2012)发现,观点采择组被试的刻板解释偏差会缩小,即观点采择会集中关注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的加工过程,同时它还会运用非意向性因素自发地对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为进行额外解释,借此模式破坏对刻板印象的维持。
第三,观点采择会促使知觉者倾向于收集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信息。Erber和Fisk(1984)的研究发现人们有时会忽略与期待不一致的信息,但无论知觉者是否会整合这些信息,他们都会更容易唤起对他人稳定人格特质的记忆。Bodenhausen(1988)也发现知觉者更倾向于广泛地选择性加工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但Johnston和Macrae(1994)研究发现,当被试被强迫加工所有(包括不一致)有效信息时,他们对外群体刻板印象的评估会减少。也有研究表明,在最理想的条件下,通过接触获得多样化的或与外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时会产生偏爱内群体的表征,进而修正刻板印象的知觉表征,产生更加偏爱内群体的态度(Vescio、Sechrist、Paolucci,2003)。Todd等人(2012)发现,和收集更多与假设一致的信息的控制组相比,观点采择组会引导被试把注意集中在与假设不一致的信息上,导致被试收集更多与假设不一致的信息。
综上所述,观点采择是一种破坏刻板印象维持机制的切实可行的策略(Todd等人,2012)。通常情况下,人们倾向于使用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加工策略,即把目标信息潜在地与突出的刻板期望联系起来,但当被试积极地考虑目标的观点时,实际上是被鼓励脱离他们通常的思维惯性或默认的加工倾向。Allen、Sherman、Conrey和Stroessner(2009)研究了刻板印象程度和认知加工能力以及对刻板印象一致或不一致的信息的注意分配之间的关系。若认知加工能力充足,随着刻板印象突出性提升,知觉者更加注意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若认知加工能力不足,随着刻板印象突出性提升,知觉者会更加注意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而观点采择可以使被试集中于加工与期望不一致的信息,进而破坏刻板印象稳定性。
虽然观点采择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Todd等人(2012)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给予了两种理论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观点采择与认知复杂性紧密相关,观点采择引发了更多的复杂思考。从这一角度来看,观点采择指导语激活了责任忧虑(accountability concerns),这种忧虑会促使被试产生更多整合性的复杂想法,因为它鼓励考虑多视角的观点(Tetlock、Skitka、Boettger,1989)。Todd等人(2012)认为,考虑他人观点这一行为本身就激活了更多精细化和复杂形式的思考,这些思考与简单的、刻板的分析是不兼容的。他们发现责任性提高了对刻板印象不一致行为的注意,并唤醒了对这种不一致行为更多的非意向性解释。
第二种可能的解释是观点采择会导致抽象思维(Kozak、Marsh、Wegner,2006),而抽象思维与整合更广范围信息的能力有关(Henderson、Trope,2009)。观点采择使被试关注并整合了更广范围的信息,而非仅仅依据刻板印象提供的单一线索,这必然会破坏刻板印象存在的条件,从而降低刻板印象。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思维复杂性或抽象思维的改变是不是观点采择破坏刻板印象维持过程的基础,但研究已经证明了观点采择是一种创造开放心理空间的策略,可以把人们从刻板印象及其他有限的心理过程中解放出来(Todd等人,2012)。
这两种解释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并阐述了观点采择降低刻板印象的思维加工过程,表明观点采择可以有效破坏加工刻板印象的知觉过程。但对观点采择破坏刻板印象的深层次原因还不清楚,研究者只是提供了两种可能的理论猜测,尚缺乏充分的实证证据,因此说服力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验证。
14.1.1.2 自我—他人融合模型(www.daowen.com)
在观点采择的过程中,可以将观点采择者当成采择主体,将观点采择的对象看成采择客体。自我—他人融合(self-other overlap)模型的核心观点是,当被试(自我)对目标人物(他人)进行观点采择时,采择主体的自我表征就和对他人的表征出现大程度重叠,个体知觉目标人物与自我更加相似,两者表征显现出部分融合(Galinsky、Ku、Wang,2005;Galinsky等人,2000)。这一过程可以使个体将积极的自我评价投射于采择客体,观点采择正是凭借融合自我与他人来降低对某一采择客体的刻板印象(Davis、Conklin、Smith、Luce,1996;Galinsky、Ku,2004;Galinsky、Moskowitz,2000;Laurent、Myers,2011)。
在观点采择中,自我表征和目标表征都有大量的共存特征,这种共存特征的积累是通过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完成的:一方面是把自我应用于他人,使他人“自我化”,即观点采择者通过模仿自我表征对目标表征进行建构(Davis等人,1996);另一方面是指把观点采择目标的特点应用于自我描述中,即把他人包含在自我中,以至于自我变得更加“他人化”(Galinsky等人,2005)。自我—他人融合模型提出了观点采择中以他人角度看待自我和将自我描述特质归因于他人的两个过程(Davis等人,1996)。此外,有研究表明,观点采择不仅会导致把更多的自我特质应用于目标(观点采择对象),也会导致把更多的自我特质应用于目标所属的群体(Laurent、Myers,2011)。通过把自己应用于目标或是目标群体,观点采择成为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的重要策略(Vescio等人,2003)。
自我—他人融合模型还得到了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证据的支持。Ames、Jenkins、Banaji和Mitchell(2008)发现人类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会优先卷入自我参照的心理状态中,例如回想一个人的人格特质(Kelley、Macrae、Wyland、Caglar、Inati、Heatherton,2002)或者一个人的态度或偏好(Mitchell、Macrae、Banaji,2006)。当知觉者有意识地采择他人观点时,可能是通过认知过程,特别是运用反省自我的认知过程去促使知觉者考虑他人。观点采择的亲社会影响,例如增加移情及减少偏见等,可能是源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界限的模糊。
自我—他人融合模型解释了观点采择降低刻板印象的内部机制:观点采择者对目标表征的建立与观点采择者的自我表征非常相似,观点采择者越多地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目标或目标群体,就越不可能将这一群体刻板化。自我概念的激活影响着观点采择的效果。当个体存在自我中心偏向(eocentric bias)时,会觉得自己更加优秀,这种倾向会泛化为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觉得自己所在的群体也更加优越。因此,自我—他人融合以后,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别性则大大缩小了,导致观点采择者把积极的自我描述应用于外群体,从而降低刻板印象,改善对其的观点和态度(Galinsky等人,2004)。
观点采择主要是通过两个步骤完成:自我中心锚定和调整。当人们采择他人观点时,首先以自己的观点为锚定点,然后通过一系列调整从而缩小自我和他人的差距,直到可以准确地估计他人的观点(Epley、Keysar、Boven、Gilovich,2004),但在自我锚定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自我中心偏向。Todd和Burgmer(2013)采用多种方法验证了观点采择中的联想自我锚定机制,即采择他人观点会加强外群体和自我之间的联系,使这种正面的自我评价自动转移到外群体身上。在这一机制中,人们会利用头脑中最先激活的表征。有研究表明,观点采择过程中自我—他人的融合机制首先激活了自我概念,并减少了刻板印象的易得性,阻止了刻板印象的激活(Galinsky、Moskowitz,2000)。刻板印象易得性的削弱会使刻板印象信息较少应用于知觉、记忆、判断等社会认知过程。因此,观点采择就是通过这一路径降低刻板印象。
自我—他人融合模型是解释观点采择降低刻板印象的有力理论,它主要是从大脑对客体的认知表征及共存特征的角度来解释的,这一观点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可。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当人们进行观点采择时,是以自我的表征方式去表征他人,即自我是模拟他人大脑的自动化基础,因此才会出现融合,从而降低刻板印象。但这一前提条件受到了质疑,也成为Skorinko和Sinclair(2013)提出相反观点的主要根据,具体观点会在后文中详述。因此,虽然观点采择能够有效降低刻板印象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但并没有清晰的理论说明其内部机制,其背后的心理运作过程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4.1.1.3 共情利他假设
共情(empathy)是指个体在理解了他人或其所处情境之后,而产生同情、怜悯等情感的过程(Davis,1983)。Aberson和Hagg(2007)将共情分为认知共情(cognition empathy)与情感共情(emotion empathy)。前者强调认知,后者强调情感体验,一个是认知层面,一个是情绪唤醒层面(Batson等人,1997)。
观点采择降低刻板印象的过程是怎样受到共情变量的影响呢?Batson的解释是,当个体采择目标群体的观点之后,会对其处境有所理解,从而产生一些情绪体验和关注,例如同情、可怜等。这种情绪会唤起采择主体希望帮助他人摆脱其困难处境的动机,当这种体验的对象泛化为整个外群体时,就会改善其态度,且有研究表明(Batson,1997),共情对态度的影响非常大,且具有时间上的延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