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面对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的行为时,往往会对其进行更多的解释。对这些行为的解释,能减少和消除这种与期望不一致带来的紧张和不和谐感,同时还能维持原有的预期(Hastie,1984)。人们常常会对不符合他们预期的行为给出更多的解释,而对于与其预期相符的行为则较少给出解释,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解释偏差(explanatory bias)[1]。例如,如果一个人(A)在我们的期望中是一个小偷,当得知“A在超市中没有偷东西”时,这一行为信息会引发我们的归因过程,试图使这种不一致的行为变得比较合理(因为A发现附近有警察)。当得知“A在傍晚破窗而入,偷窃物品”时,就会觉得没必要进行过多的解释。按照这样看来,解释偏差使得知觉者对个体进行知觉的过程中,将与刻板预期相矛盾的信息变得不那么矛盾。
刻板印象作为社会知觉中重要的信息来源,人们对社会群体中成员的期望往往和该群体的刻板印象有关。因此,刻板印象解释偏差是一种关于特定行为描述的语言差异,当描述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为时,个体会使用更多的解释性语言,并将行为进行情境归因,使行为变得更加合理;而当面对与刻板印象一致的行为时,个体会使用较少的语言进行解释,同时将行为进行内部归因[2],表明行为的稳定性(Sekaquaptewa、Espinoza、Thompson、Vargas、von Hippel,2003)。例如,研究者让被试解释“一个黑人在微软公司得到一份工作”这一信息时,白人被试会对信息做出更多的解释,他们会说黑人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得到了这份工作,将行为进行外部归因。由于刻板印象解释偏差与个体对某一群体的社会认知有关,在以归因作为探测个体内隐态度的切入点的时候,刻板印象解释偏差(SEB)就成为测量个体内隐态度的有效手段,研究者通过分析个体对特定信息的语言解释来推测其内隐态度。例如研究使用SEB测量个体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时就有结果显示,被试在与女性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下做出的归因数量比在女性刻板印象一致的情境下做出的归因数量显著得多,这就表明个体存在内隐性别刻板印象。(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