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与外显测量的相关。有两个针对各种不同内容领域的IAT元分析研究(包括自我概念、态度和刻板印象IAT)显示IAT测量与外显自我报告测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24(Hofmann等,2005)和0.37(Nosek等,2005)。Nosek等的数据结果有点高可能是因为研究的主要是内隐与外显的一致性较高的态度领域;另外,他们使用的是相对感觉温度计量表作为外显测量,这种测量与IAT都与个体的情感成分有关。为了更好地分析内隐与外显一致性的调节变量,Hofmann、Gschwendner、Nosek和Schmitt(2005)提出了五因素加工模型:(1)内隐与外显表征的翻译,如表征强度、维度、社会区别性和意识等;(2)外显表征的额外信息整合,如认知需要;(3)外显测量的属性,如社会赞许关注;(4)内隐测量属性,如情境延展性;(5)研究设计因素,如取样偏差、测量一致性等。
IAT与外显行为测量的相关。元分析通过大量证据显示IAT测量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Greenwald等,2009)。有点不同的是,在社会敏感性强的领域,IAT测量具有比外显测量更高的预测效应,如刻板印象和偏见。相比较而言,在研究品牌偏好或政治态度上,IAT测量的预测效度比外显测量要小。为了更好地整合内隐与外显测量的预测效度的不同模型,Perugini(2005)区分了三种类型:加法的、乘法的和双重分离模型。三种模型都假定内隐测量具有增值效度,可以增加对行为的预测。加法模型认为内隐和外显测量解释了相关变异的独立部分(Schnabel、Banse、Asendorpf,2006)。乘法模型认为内隐与外显测量在预测相关行为中起着交互作用(Schröder-Abé、Rudolph、Schütz,2007;Schröder-Abé、Rudolph、Wiesner、Schütz,2007)。双重分离模型认为内隐测量预测自发行为,而外显测量预测控制行为(Egloff、Schmukle,2002;McConnell、Leibold,2001)。
以害羞为例,Asendorpf、Banse和Mücke(2002)证实了一个完全且显著的双重模型。外显自我报告唯一地预测了受控制的而非自发的害羞行为;IAT唯一地预测了自发的而非控制的害羞行为。这个模型很好地显示了IAT测量对预测自发行为具有独特的有效性,并且指出了相对应的外显测量的局限性。(www.daowen.com)
IAT提供了一种了解个体内隐认知差异的独特方法,能够测量外显测量所无法达到的内隐认知加工过程。因此,很多心理学研究人员对IAT投注了大量的研究热情。一项大的国际科学研究项目(http://implicit.harvard.edu)在线提供了包括世界上十几种语言的IAT实验及结果,为内隐偏好和刻板印象的普遍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