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刻板印象对文化普适性的影响

刻板印象对文化普适性的影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维度模型提出之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根据该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两维度模型在刻板印象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SCM模型在不同的文化样本下都得到了证实,管健和程婕婷在中国也初步证实了SCM模型。这些研究都初步验证了两维度的普适性。

刻板印象对文化普适性的影响

维度模型提出之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根据该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中美国以Fiske为核心的研究者在人际认知和群际认知中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其命名的热情和能力两维度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关注。而在欧洲以Abele和Wojciszke为核心的研究者采用亲和性和能动性两维度也进行了大量的有特色的研究。两维度模型在刻板印象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SCM模型在不同的文化样本下都得到了证实(Cuddy等,2009),管健和程婕婷(2011)在中国也初步证实了SCM模型。这些研究都初步验证了两维度的普适性。

然而,也有研究者对维度划分的代表性和命名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有的研究者提出道德(moral)可能是比热情更为重要的维度[3]。例如,Brambilla、Rusconi、Sacchi和Cherubini(2011)将热情区分为社交性(sociability)和道德两种成分,结果发现个体在信息搜集过程中更为重视道德方面的信息。Brambilla、Sacchi、Rusconi、Cherubini和Yzerbyt(2012)发现相比于热情或能力特质,道德特质对整体印象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Goodwin、Piazza和Rozin(2014)发现虽然热情与道德具有很高的正相关,但是一旦控制效价后,热情与道德维度就会出现分离,并且道德在对人评价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学者也提到道德维度在中国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性(代涛涛、佐斌、温芳芳,2014;管健,2009),因此,目前的两维度命名是否准确反映了不同文化中的社会认知内容是值得商榷的,采用何种维度划分和命名方式是今后本土化研究中值得考虑的问题。(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