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士的有效培训

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士的有效培训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工作方法是个人的独立行为,每位学生为自己的成绩负责;而作为职业人士,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要善于交流沟通。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有很多职场人士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三年时间。

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士的有效培训

一、学校与职场的差异

二、职业化

学生和职业人士的身份有很大区别。

第一,目的不同。对于学生来说,目的是学到知识,考个好成绩;而职业人士的目的是完成公司交代的某项工作,取得好业绩。

第二,两者所需要的技能不一样。学生所需的技能是良好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作为职业人士要想把公司交代的岗位工作做好,需要更多的技能。

第三,工作方法不同。学生工作方法是个人的独立行为,每位学生为自己的成绩负责;而作为职业人士,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要善于交流沟通。

职场人士与学生的最大不同体现在“职业化”程度。

职业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在职场环境里,大家都用同一种语言来说话、表达,用同一种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办事情;职业化是一种态度,更强调自我约束,而一个非职业化的人与他们是合不上拍的。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来看,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修养,努力追求成为优秀职业人的历程。换一句话说,职业化就是按照职业要求改造自我的过程;职业化从表面上看,就是一种理性思考、训练有素、行为规范的体现。从外在呈现来看,职业化表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充分符合职场的需要,其中知识、技能、态度尤为重要;而从内在来看,所有看得见的表现都是由看不见的价值观决定的,因此,职业化是内力的外现。如果细化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看,职业化给人的观感是:第一层次看穿衣戴帽;第二层次看待人接物;第三层次则是看价值观念。

对企业而言,看重的其实并不是跟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和经验,而是大学生适应和融入企业的速度,是在工作中培养积累起来的与他人能够融为一体、顺畅衔接的感觉,而这一点其实就是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的能力和速度。从职业化的内在要求看,在影响和决定职业化进程的诸多因素中,角色转化的速度很大程度上与态度、情商等深层的内在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一点首先取决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认识和态度。每位学生从学校走向职场,都要经历“职场适应期”。有的学生在短期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不能很快进行角色转换,在很多时候的表现比较“学生气”,这时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职业人士。

如果能够更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设想如何能让他人愉快地接受你,让其他人感觉愉悦。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有很多职场人士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热情、主动、外向以及具备很好的倾听技巧是构成人格魅力的主要个人特征。真正的人格魅力来自内心,确切地说,来自内心对他人的态度。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三、学生到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变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将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过程。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三年时间。大学生在毕业后的一两年里,也许是一生中感触最多、变化最大,对人生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最多的时期。

(一)从宏大的“人生理想”向现实的“职业理想”转变

第一份工作对大学生的冲击是巨大的,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大学生有着理想化的思维方式。然而,就业压力大,选择余地小,能够专业对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残酷的现状会让他们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太大,难以接受。先前宏大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很可能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感到理想实现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

当务之急是能把理想转化为目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实现职业目标有多种途径,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以期更快地实现职业目标,从而最终实现职业理想。从实现职业理想的角度看,我们所做的工作一定要与职业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否则,所做的工作将不会对职业理想产生支持,那么实现职业理想就会再次成为空想。

(二)从学校人到成熟职业人的转变

从学生转变成职场人的第一步,应从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公司制度、仪态仪表、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员,什么职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职业人最需要的就是敬业精神,职场新人最初的工作通常是以日常事务性工作居多,专业性的工作一般要经过企业的再培训之后才有机会接触。在入职初期要保持沉稳的心态,因为这是做好任何一份工作的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就是要学会适应艰苦、紧张而又有节奏的基础工作,千万不要用你的习惯去改变环境,而是要学会入乡随俗,适应新的环境。

一个人从三岁上幼儿园,到六七岁上小学,直到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将近二十年的学生身份形成了“要”的心态:向父母要,向老师要,向学校要,向社会要。一切都是“要”,想“要”一切。当把这种“要”的心态带到求职之时,就会要工作、要职位、要环境、要轻松的事、要各种福利待遇,要不到就宁可先不工作,继续由父母供养。有的人因为要不到而逃避,去考研,继续保持“要”的心态,加强“要”的资本。进入社会以后,大学生要必须迅速培养“给”的心态,做了20多年社会财富和家庭财富的消费者、享用者,要尽快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供给者。

(三)从简单的问题处理方式向复杂的人际关系转换

新到一个公司,崭新的工作方式、陌生的社会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让他们感到不习惯,常常会四处碰壁。所以,在做人方面,要揭掉自我标签,低调做人。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是张扬个性,彰显自我风格,这种风气与氛围培养了不少“特别”的大学生。但是,工作岗位不是上演个人秀的舞台。因此,刚刚迈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一定要注意自我形象问题,做事一定要低调,少说多看,尽快熟悉人际关系,融入环境。对上司先尊重后磨合,对同事多理解慎支持,对朋友善交际勤联络。复杂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亲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会阻碍个人在职场上的发展,而融入环境的手段之一是要学习基本的待人接物常识,职场有职场的规则,单纯的讲礼貌也是不够的,身处其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职场规范。

(四)从系统的理论学习向多方位的实际应用转换

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普遍是系统的知识理论。以学科为单位,一科连接一科,科科有现成的教科书,有老师的讲解和辅导。到了工作岗位,实际动手能力是立足的根本,这些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培养、练习,而且,实际应用也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没有人告诉你哪些该学,怎么去学,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全靠自己探索。

新的毕业生进入公司后,企业一般会对职场新人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培训过程中要多学多看,多虚心请教,迅速积累工作经验。没有实践工作经验,最初只能打下手,心理上会产生不平衡,有时候会越搞越糟,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甚至不懂装懂,让人笑话。以谦逊的态度去向别人请教,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放下架子,虚心请教,你会发现别人身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你自己身上也有别人值得学习的优点。虚心求教,又能建立良好人际的关系,把自己很快融入集体中去,既受益匪浅,又让人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五)从浮躁的心态向逐步理性化转换

身份转变需要时间,与企业的磨合需要时间,积累经验也需要时间,具备竞争力同样需要时间。企业会给大学生职场过渡的时间和机会,但大学生不能以此为借口,要积极努力,从浮躁的心态中走出来,尽快进入符合企业要求的状态,这是理性化成熟的表现。

企业看重应届大学生,主要是因为这些年轻人身上隐藏的“发展基因”。实习是一个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阶梯,如果实习成绩突出,机遇也就会随时光顾你。或者拿到实习单位的Offer,或者凭借实习经验找到更好的企业。不管什么用人企业,他们都青睐谦虚谨慎、好学上进的员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自以为不会留在实习单位,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敷衍了事地对待实习工作,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完成,结果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六)从家长的呵护向自我保护转换

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就业大军时,往往对就业政策、自我权益了解不够。以前总是依赖家长,现在则需要自立起来,要自己去判断、去选择。如果选择去一家根本不了解的公司,这很可能是一种冒险。一般来说,第一份工作的职场体验对新入职的学生而言是刻骨铭心的,它会使新人对职场产生一种固定印象,形成固化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到今后的职业心态和职业规划。因此,走好职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若是为了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迫于其他同学签约带来的压力而草率接受一份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都是不明智的。

大学生还要注意在工作当中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以防一些不法公司将自己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要学会在社会上独立站立,学会保护自己,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学会应对,学会维权。

四、处理好与家庭、组织和社会之间关系

(一)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八零、九零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独生子女,也很少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社会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家庭几乎倾尽所能,供孩子上学,学生一直是家庭宠爱和照顾的中心;而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则要转变成为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社会人,担当起回报父母、赡养老人的责任,如果结婚生育,还要担负做妻子/丈夫、父亲/母亲的责任。这是一个从家庭宠儿到承担家庭经济压力和多种责任承担者的转变过程。

当领到每一笔工资时,要想到孝敬父母。也许有人会说:“我爸妈不缺钱”,或许你的父母真不缺钱,但父母很在意你对养育之恩的回报之心。如果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感恩,又怎么会对企业和国家有感情呢。

(二)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在学校里,大学生是消费者和学习者,学生的学习成绩体现着老师的业绩和学校的荣耀,大学生理所当然是被培养和照顾的对象;而进入社会后,组织里的大学生不得不成为创造价值的贡献者,只有当你在为组织作出贡献,体现出你的价值时,组织才会把你当作可培养的对象。你在组织里拿到的报酬也只能是你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而且只能是一小部分。一个组织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过程,也是组织全体成员不断创造价值、积累价值、实现价值的过程。

当你是学生时,所有的学习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的,你不需要操心教学计划,只需要按时上课、完成作业、考好成绩,每年还可以享受两次假期;而在组织中,不是所有的工作只需按部就班就可以,而是需要你去主动工作、创新工作。在学校里,成绩考不好不会给班级和学校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有补考的机会;而在组织中,如果做不好工作,有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没有挽回的机会。在学校里,由于自己的考试成绩优秀就可能获得奖学金;而在组织里,必须为他人或为组织创造价值才能获得报酬,而且必须是创造出超额价值,才能获得奖金。在学校里,如果你和同学不能相处融洽,你仍然可以当一个不合群的“小鸭”,保持自己的个性,孤芳自赏;而在组织中,如果你不能和同事搞好关系,被组织认为不能与团队合作时,就必然成为出局的人。在学校里,老师往往是你尊敬和崇拜的对象;而在组织中,你的上级也许不是你尊敬和崇拜的对象,但你必须服从他的领导和管理。在学校里,如果你不喜欢一个老师,你可以不去听他的课,可以期盼着下学期换一个老师;而在组织中,你必须适应上级的管理风格,学习上级的优点,因为上级是没有任期期限的。在学校里,如果你迟到、旷课只是耽误你自己的学习;而在组织中,如果你迟到、旷工,耽误的将是整个团队的业绩。

典型案例

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欠缺,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受到上级的严厉批评,他很不开心,没心思工作。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开心?”

他说:“经理骂我了。”

又问:“你是不是工作没做好?”

答:“即便工作没做好,他也不应该对我这样态度恶劣。我长这么大,我爸、我妈都没对我大声喊过!”

问:“那你希望怎么样?”(www.daowen.com)

答:“我希望我下次再犯错时,他的态度能好点儿!”

这位大学生说的话意味着:

(1)我出错是难免的。

(2)我以后还会出错。

(3)我再出错时,要改的是经理,不是我。他应该提高管理水平。

试问:如果这位大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下次再做同样的工作、重复同样的错误,上级对他的态度会好一些,还是会更严厉一些呢?

职场人士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今天工作出错了,上级严厉地批评我,我很不开心。但是,我下次一定把事情做好,让他说不着。”

(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大学生是社会的骄子,享受着各种免费或优惠的待遇。如果你有困难就可能成为助学帮困的对象。但是,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你是社会的建设者,必须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学生时代,因为父母的付出,你可以从家里“要”到;因为老师的付出,你可以从学校里“要”到;因为社会的付出、国家的付出,你可在社会中“要”到。但是,如果要转变成职业人,你必须先“给”,否则你什么也“要”不到。职业人与学生的心态有重大不同,将“要”的心态变成“给”的心态,是成为职业人的关键。因此,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核心是从“要”到“给”的过程。

大学生离开校园进入不同行业,将迎接第一份工作的挑战。对涉世未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毕业生来说,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最重要的矛盾是与理想中的职位相差甚远,面临着巨大转型压力。而这个转型过程,是学生社会身份转变的必然阶段[2]

五、谁敢喝马桶里的水

马桶里的水可以让人来喝,这也许是生活当中的你从未想象过的。可是,如果马桶能被洗刷得一尘不染,和我们平常喝茶的杯子没有两样时,谁说马桶里的水不能被人喝下去呢?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坚持把一个污垢密结的马桶,洗刷得光洁可鉴、一尘不染?

她是一个妙龄少女,1983年进入东京帝国饭店工作。但是,没想到上司竟安排她做洗厕工,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刷马桶。每天都必须将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起初她根本适应不了,当抹布伸向马桶的时候,本能地想呕。她实在不想干了,本想立即辞去这份工作,但她又不甘心自己刚刚走上社会就败下阵来。因为她初来时曾经发誓:一定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就在她十分矛盾的时候,酒店里一位老员工出现在她面前。

这位前辈没有跟她讲什么人生之路应该怎样走之类的大道理,只是拿起抹布,一遍遍地擦洗马桶,直到擦得光亮照人,接着他用茶杯入马桶里兜了一杯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一饮而尽,整个过程没有半丝做作,好像喝一杯可乐一样自然。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话,却使这位少女从身体到灵魂都在震颤。她从未想到人们眼中的马桶,竟可洗得如此干净!一个马桶,竟显示出人生最高深的哲理:只要你有激情、刻苦、敬业,任何事情都能创造出奇迹。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刷马桶,我也要做一个最出色的洁厕人!”她以这样的心态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1987年,她当选为岐阜县议会议员,是当时最年轻的县议员;1998年7月第一次担任内阁邮政大臣,成为日本最年轻的内阁成员。

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原来,只要我们抱着一颗积极热情的心,为工作和事业去努力、去耕耘,我们就可以让一只世界上最脏的马桶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人类积极心态有两个特质:

●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你的心态越积极,所带来的便利与机会就越大,甚至有时候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结果。

●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总是在一个团队里体现得尤为重要和显著,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迈进职场大门的新人来说,这意味着——保持积极心态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持之以恒地与你的同事分享自己的积极心态,让自己和团队整体不断恢复活力,从而永远保持热情。

我们要时刻记住与自己的同事共同分享一份积极的、阳光的、富有正能量的心态。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野田圣子喝下去的应该是自信。不能把她一生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她年轻时的这段生活经历,但是,至少这一段生活经历对她一生的成长、对她走向成功是有重大影响的。从马桶里舀一杯水喝下去的做法并不值得我们去仿效,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她没有把厕所打扫干净,她敢从马桶里舀一杯水喝下去吗?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把厕所打扫干净了这一点毫不怀疑,充满自信,她才敢从马桶里舀一杯水喝下去。所以,她喝下去的实际上是对自己工作毫不怀疑的自信。

其次,她喝下去的是追求完美。野田圣子一开始对这种绝对算得上苛刻的工作标准是不能接受的,但为了生存,她不得接受并主动适应这种严苛的工作要求。这种严格的要求也使她后来养成了对工作认真、追求完美的人生态度。

最后,她喝下去的是勇于自我约束。野田圣子的上司并不会每天都来检查她的工作,但她总是会自觉地把每天的工作做得让领导和客户没有任何挑剔,感到满意。这主要来自她勇于自我约束、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生态度。

野田圣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干得好与坏,不应该总是依靠领导的检查,或是依靠组织严密的考核标准,或他人的监督等方式来进行约束。如果我们总是留存着这样心态的话,那我们的工作就是专门应付领导检查的,而不是为自己为客户做的,那我们还能做好服务工作吗?对工作天天都有“光洁如新”的追求,把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新的开始,认认真真干好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这种认真的态度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我约束标准。有了这种自我约束意识,我们的工作又何愁干不好呢[3]

六、打倒差不多先生

李嘉诚先生是汕头大学的校董,有一次他给汕头大学的毕业生做毕业演讲,主题就是誓死打倒差不多先生。李嘉诚说他这一生中没有多少敌人,但是有一个敌人他一定要打倒,那就是差不多先生。

(一)差不多先生的来历

差不多先生起源是1924年胡适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

说中国有一个人姓差不多,这个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差不多先生有一双眼睛,但看什么东西都不是很清楚;他有一双耳朵,但听什么东西也不是很分明。差不多先生小时候,有一次他妈妈叫他去买红糖,结果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妈就骂他。差不多先生笑笑说:“妈妈,红糖、白糖,不都是糖吗,不差不多吗,何必这么认真。”

长大了,他到店里去算账,因为他总是把“十”字,写成“千”字,“千”字写成“十”字,掌柜的就骂他,说他“十”字跟“千”字都分不清楚。差不多先生笑就笑说,“‘十’字跟‘千’字,不就多一撇少一撇吗,不都差不多吗,何必这么认真呢?”有一次他出差从北平到上海,火车时间是8点半,他8点32分才到火车站,火车已经开走了。差不多先生就在那里纳闷,这火车站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和8点32分不都差不多吗,何必这么认真呢?就在他想不通的时候,他突然想明白了,反正今天走跟明天走也差不多,那就明天走吧。

后来有一次他生重病,躺在家里,叫家里人到东街找汪大夫,结果家里人太急,去西街找了王大夫。王大夫是兽医,差不多先生一看也知道不对,但他心里想反正这个王大夫跟汪大夫都是大夫,反正牛医跟人医都是医生,那就医吧。结果医了一个多小时,在他最痛苦的时候,感觉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差不多先生说了一句名言:“反正死了跟活了也差不多。”话刚说完他就死了。

当时胡适先生就以这篇文章来抨击中国人做事不认真,得过且过的不良表现。中国的的确确是个非常伟大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像《道德经》中老子的哲学、儒家的一些观点,的的确确非常棒。但是不要因为自己有那点本钱,就以为可以吃老本了,因为世界在改变,社会在进步。当西方不断崛起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落后了,最后输得一塌糊涂,而输了是有原因的,差不多的思维习惯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差不多思想”对中国人的危害

一千年前,西方尤其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我们比它们强大得多,也先进得多。但西方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却固守陈规,拒绝变化,后来他们变得比我们强大得多,我们就被他人欺负了。更核心的是,中国很多人骨子里面还依然有这种差不多的观念。老板说明天12点之前要把工作完成,结果12点还没完成,老板过来催,员工回答:没有完成,还差一点点。老板问差多少。再回答:差不多就快好了。结果一差两差,差到4点钟才好。客户说:你这东西明天一定要交货,结果明天没能交货,差不多了。差不多观点在我们每个人的观念当中都多少存在着。

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会输于西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国有很多差不多先生。差不多的习惯对中国的害处是很大的。所以,当初提出德先生跟赛先生的观点,即民主与科学,就是告诉我们要打倒差不多先生。

所以,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4]

[1] “如何定位你的人生”,http://blog.qq.com/qzone/622004778/1361412559.htm。

[2] “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http://wenku.baidu.com/view/4b0d2cd080eb6294dd886c27.html。

[3] “谁敢喝马桶里的水”,http://wenku.baidu.com/view/3e80b7f7ba0d4a7302763a75.html。

[4] “追求卓越——自我管理的心”,http://qiannian0716.blog.163.com/blog/static/2680501720101110024327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