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已出现一定规模的城堡,出现集军权、神权于一身的显贵,也出现了礼制,因此,有人称这一时期为“文明的曙光”。
各地文化发展的起始年代不同,也各有特色。在山东龙山镇发现的新石器文化,称为“山东龙山文化”,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
山东龙山文化居民种粟,养猪、狗、牛、羊。黑色陶器和制玉工艺是山东龙山文化的特色,遗址出土的玉饰包括鸟形、鸟头形玉饰以及三牙璧等。
山东龙山文化的许多墓地出现明显的贫富差别。半数以上的墓无陪葬品,有的仅三五件陪葬品,但少数墓的陪葬品十分丰富,陶器及玉器齐备。另外,在一些遗址还发现了城堡。
薄胎高柄陶杯
山东龙山文化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
黑陶盒、双耳杯、单耳杯
山东龙山文化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
中原龙山文化的分布地域较广,又可细分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等类型。当时人们发明了新的农具,家畜饲养的数量和种类也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他们已能生产简单的铜器。
当时流行用卜骨占卜,卜骨是猪、牛、羊、鹿的肩胛骨,由专职的巫师依据卜骨上的兆纹来占卜吉凶。遗址也出土了成套的彩绘陶礼器、玉石礼器和彩绘木礼器,据推测,拥有特殊权力的显贵人物才可以掌握这些礼器。
鹿角鹤嘴锄
陕西龙山文化
陕西长安客省庄出土
瓜棱灰陶杯
河南龙山文化
河南郑州出土
马家窑文化以丰富的彩陶著称于世,陶器多以橙黄为底,施黑彩,盛行涡旋纹、水波纹、圆圈纹等,动物花纹则有鸟纹、鱼纹、蛙纹和蝌蚪纹等。在一些遗址中,还发现石纺轮、陶纺轮等纺织工具。
在墓葬中,石斧、石凿等多为男性的陪葬品,纺轮多为女性的陪葬品,反映当时有明显的男女分工。
涡纹双耳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
中国史前文化中,良渚文化可算是水准最高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200年,农业、渔业、竹编、纺织、木作、玉器加工等都各具特色。陶器以灰黑陶和黑皮陶为主,刻有精细的刻画花纹和镂孔。
从三角形犁形器、破土器、耘田器等出土文物可知,当时农业已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捕鱼时,人们已用木桨划船,用竹子编制倒梢和鱼篓捕鱼。
黑陶尊
良渚文化
浙江杭州出土
出土的丝织品有绢片、丝带、丝线等,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玉器技术方面,图案的线条细如发丝,并且十分流畅,这是其他同时期的文化无法比拟的。权贵人物会用上百件玉器陪葬,包括玉礼器和玉装饰品等,反映了当时权贵掌握财富、宗教权力及军事权力。
良渚文化达到最高水准的时候突然衰落,很有可能是毁于突发的大洪水。(www.daowen.com)
石镞(箭头)
良渚文化
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
玉璧
良渚文化
山形玉饰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出土
因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结束于公元前2000年以前。红山文化的泥制陶呈红色,多为容器,大多绘有黑色和紫色的彩绘,花纹有平行线、三角形纹、菱形纹、涡纹、鳞形纹等。
最能体现其工艺水平的是制玉工艺,玉器包括玉龙、玉猪龙、马蹄形玉发箍、玉鸟、玉蝉、玉龟、玉鱼等。
彩陶碗
红山文化
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小河沿出土
玉猪龙
红山文化
辽宁建平牛河梁出土
卡若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100年,是西藏高原上以农业为主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了磨制精细的骨针、骨锥和纺轮,表明当时已有纺织生产。
陶器呈灰色或红色,有罐、盆、钵等,个别器物上有彩绘。值得注意的是,在内陆高原的遗址发现海贝,表明居民的商品交换已到达很远的地方。
红陶罐
卡若文化
西藏昌都卡若出土
骨针、骨锥、骨坠
卡若文化
西藏昌都卡若出土
因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区石峡而得名。年代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石峡文化的陶器呈灰褐色或灰黄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实战兵器,包括石钺和石镞。石钺是从石斧演化而来的专用兵器,身薄而刃长,绑在木柄上,用利刃砍劈。
石峡文化最突出的手工业是木作。在遗址墓中发现了成套的木作工具陪葬品,表明当时木作工具已专门化,出现了掌握木工专业技术的人。
石钺
石峡文化
广东曲江石峡出土
遗址位于福建闽江下游,当时居民除采集海生贝类外,也会渔猎。遗址出土了一些陶网坠、石镞、骨镞等渔猎工具,也有大量的蚌制工具。
石锛
昙石山文化
福建闽侯昙石山出土
石锛是一种木作工具。
网纹灰陶釜
昙石山文化
福建闽侯昙石山出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