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振兴中华,爱国爱家(第2版)

振兴中华,爱国爱家(第2版)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振兴中华尽心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建国后,他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同时担任繁重的国家事务工作。时隔不久,中苏关系日趋紧张,一年后,中苏关系破裂。但中央的决策不变,二机部的计划不改。1964年10月16日时,中国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代号“596”成功地进行了爆炸。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医院确诊他为直肠癌晚期,且有癌转移。

振兴中华,爱国爱家(第2版)

中华好儿女的爱国之情不仅体现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的斗争中,也完全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爱国不仅表现在国难当头之日,大敌当前之时,也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爱祖国就应该时时热爱祖国,事事为着祖国,坚持不懈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毫无条件地甘愿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切,一直到流尽鲜血和燃尽生命。为振兴中华尽心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郭沫若是现代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是新时期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

他自少年时代就受孙中山革命民主派主张的影响,学生时代积极参加民主立宪运动和保路爱国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后,他认为只有学习近代科学技术,才能使中国强盛起来。1914年,他毅然赴日留学,“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的革命文化活动。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表现了追求个性、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1924年以后,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倡导革命文学,创作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人。

1925年,郭沫若目睹了“五卅”惨案,革命人民的鲜血和怒火坚定了他投身革命、投身祖国的决心。1926年7月他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党考虑其安全,安排他旅居日本。在日本,他仍以坚强的革命斗志,保持坚韧的战斗精神。他以自己的史学考古学等文化活动,有力回击反革命文化对“左联”等革命文艺团体和人士的“围攻”。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回国,组织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他写了《屈原》等大量历史剧,借以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揭露其卖国投降政策。国民党的无耻迫害,只能激起他更加与之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建国后,他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同时担任繁重的国家事务工作。即使在晚年,他仍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他长期担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领导工作,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

1950年9月,新中国又迎来了200多位热血沸腾、矢志报国的科学工作者。这群人中有一个被称为“娃娃博士”的年轻学者,他就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邓稼先

邓稼先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安徽省家乡度过的。他上大学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烧杀奸淫、无恶不做。为了能救国,他拼命读书,以待他日救国。1945年,他被特聘到北大物理系任教。1948年,他远度重洋赴美留学,两年后荣获印安那州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为了报效祖国,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国外丰厚的生活待遇和完备的研究条件,登上了回国的航船。

看到新中国的一片欣欣向荣,邓稼先心中激动不已,立即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除了愤怒还是愤怒。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业待兴,制造原子弹仍是中国科技人员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目标,是亿万炎黄子孙的梦。

1957年,苏联答应在核武器方面援助中国。1958年,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找到邓稼先,把秘密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任务交给他,邓稼先默默地担负起这一神圣而光荣的历史重任。

核武器研究是人才、技术、资金密集的高科技领域,这对于刚刚从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而言,是何等的艰难呀!时隔不久,中苏关系日趋紧张,一年后,中苏关系破裂。但中央的决策不变,二机部的计划不改。这就是说,中国人要争一口气,造原子弹全靠我们自己了。(www.daowen.com)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邓稼先率领一群工作者,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奋战了几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按预定计划在1963年诞生了!1964年10月16日时,中国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代号“596”成功地进行了爆炸。继而他们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研制氢弹的攻坚战。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

以后,邓稼先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核武器的改进和发展工作,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建立新的功勋。他既体会过成功后的巨大喜悦,也承受过失败的沉重忧虑。岁月的年轮过早地爬满了他的额头,他日趋衰弱了。

1985年8月6日,对邓稼先是个灾难性的日子。医院确诊他为直肠癌晚期,且有癌转移。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住院刚一年,无情的病魔便夺去了他的生命。病床上,人们发现一本邓稼先与他人合写的著作和一份给党中央的建议书。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念念不忘为祖国的强盛献计献策!他为祖国的国防建设无私地奉献了全部智慧和力量。他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他真是“一片丹心红似火,一片真情献祖国”。

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他以其在数学领域中的贡献,做四化建设的尖兵,被誉为“人民数学家”。

他上中学时就显露了其数学才华,后因家贫失学,但他立志自学数学。18岁时染上伤,病愈后留下关节变形的残疾的左腿,但在数学研究道路上他没受任何影响。其数学天份被发现,不久被请入清华大学当助理员。在清华4年中,他发表了8篇论文,自修英、法、德文,25岁已成为蜚誉国际的青年学者,由助理员破格提升为助教、教授。1936年,去英国剑桥大学边学习边从事教学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回国后,时逢抗日战争爆发,他忧怀国难,曾写下“寄旅昆明日,金瓯半缺时,狐虎满街走,鹰鹕扑地区”的诗句。

1946年他去美国任教。中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他毅然放弃伊利诺大学终生教授的职务和优厚待遇,带领全家于1950年2月回国。临行前他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封信:“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副院长等职,为中国的数学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数十年间写了150余篇论文,9部专著,11部科学著作,他还发现、培养了许多有志献身数学科学的青年人才。

一次美国数学界知名人士的聚会中,一位风度翩翩的女士问华罗庚:“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回国感到后悔吗?”他坚定地摇摇头笑着说:“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年我远渡重洋为寻求知识,是为了学好本领更好地为祖国服务,而不是为了图个人享乐。”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忘我地工作。他一生甘做“人民数学家”,表现他“祖国中兴宏伟,死生甘愿同依”的无私奉献精神。他永远受到人民的崇敬。

这些仅仅是几个例子而已,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以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刻苦耐劳的品格,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异人才。如古代的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苏轼等文人;王安石司马光王夫之等思想家、政治家;张衡蔡伦华佗、毕日升、沈括李时珍等科学家、医学家;近现代的领导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著名的工程设计师詹天佑冯如;志在民主革命的教育家蔡元培;艺术大师徐悲鸿齐白石艺术家梅兰芳常香玉;科学家竺可桢、童第周、钱学森;容国团、朱建华、黄志红等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在中国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可以说,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国人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对世界文明有许多独特的贡献。中国人民的巨大创造力量,一定能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伟大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