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香型铁观音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一直对中华民族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在这种精神理念的引导之下,中华民族在茶的栽培、加工和利用之中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精神文化。安溪铁观音在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兼具了融通性和独立性,既传承了中华茶文化的和谐特征,又体现了自身的个性追求。
在安溪茶文化之中,“和”的精神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面,茶性“中和”是它的一大特征。在安溪地区,有一句俗语叫作“不冷不热二十斤”,这是描述铁观音最简单却最准确的一句话。因为人们认为“红茶热,绿茶凉”,而铁观音属于乌龙茶,是半发酵类茶叶,所以不冷不热性温和,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而二十斤所指的是常年喝安溪铁观音的茶人一年之中所需要的茶量。这一总结既体现了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半发酵类茶和中医所倡导的“调和”理论非常一致,认为万物都要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之下才是最佳。不发酵类茶性冷,全发酵类茶性热,而半发酵让铁观音有了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让饮用者始终处于内外平衡、动静协调的最佳状态。
铁观音的“和”还体现在人与茶的和,因为它不光是大自然的产物,还需要让气候、鲜叶和茶人有机结合起来。在时常变化的天气条件之下,茶人想要制作出上等的铁观音,就要根据鲜叶内含物质结构各异的特色,灵活机智地采取看青做青、看天做青[1]技术,让鲜叶内含物的转化与合成都朝着优质方向发展。此外,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需经过采摘、做青、炒青和揉烘四个阶段的十一道工序,这其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茶农之间也需要做到密切配合,协调统一,方可制作出风味形制兼优的安溪铁观音。茶人常说一泡上好的铁观音犹如一件艺术品。正是因为这天、地、人三者要素的密切配合,才能得到可遇不可求的好茶。
铁观音文化之中的“和”还体现在它能涵容不同的文化,不管是主流文化、雅文化或俗文化,铁观音似乎都可以融会贯通,将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全部包容。在传承的过程中,铁观音文化具备了中国茶文化的和谐精髓,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茶乡文化、民间文化、都市文化等多种文化精神,具备了超越茶品本身的物质表现形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现在的安溪铁观音,已经不再是物质的范畴,更具备了社交礼仪、修身养性和道德教化的功用,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之中沟通思想、增进友谊,在茶理中修正思想、感悟真谛,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
除了“和”文化,铁观音文化之中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文化。它的美体现在铁观音的茶美、韵美和艺美。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铁观音已经成为健康、文明新生活的代表。而大自然的非凡造化孕育了铁观音的茶之美,安溪境内多山、多雾、温和的气候环境,光照适宜、多漫射光和紫外线的光照条件,以及酸性红壤和砖红壤的土质条件,造就了铁观音的得天独厚。就算是栽培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品质最高的铁观音依旧是来自于青山绿水的安溪。安溪铁观音纯正的品种、天然的花香和独特的茶韵,是其他茶类和其他地区的铁观音茶所无法比拟的。(www.daowen.com)
至于安溪铁观音的韵美,主要靠的是过硬的品质,独具的“观音铁韵”在品饮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其内涵包括茶品本身的特性和品饮之后上升的精神感受。铁观音的香气和滋味有机协调融合,形成了味中含香、香中有味的独特风味。那独有的音韵之美则让饮者从中获得了情感的愉悦,是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境界。
安溪铁观音“美”文化之中的艺美,代表了中国茶叶境界的最高水准,是通过独特的品饮艺术,来演绎精彩绝伦、令人如痴如醉的茶艺文化。这种茶艺之美,既可以为普通大众所享用,也可以让每个人都能真实而满足地拥有安溪铁观音的无穷魅力,是铁观音文化之中最直接的部分。现代的铁观音茶艺有舞台式和待客式两大类。其中舞台式安溪茶艺姿态简朴纯美、清新脱俗,通过示范性的冲泡表演,让人们认识到铁观音的本体茶性,展示出铁观音文化的包容性和品饮艺术的亲和性。而在待客式的安溪茶艺里,这些因素都会被淡化,更多地表现出了自由随意与融洽的气氛,避免了舞台表演的规整与严谨,却也做到了环环有序,不管是择茶、选水、用具等,都要做到自然而精致。在铁观音的故乡安溪,以茶待客是代代相传的高尚礼节,这里的人们个个都是泡茶的行家,也将独特的佳品奉献给了世人。
在安溪这个茶之王国里,铁观音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让更多人了解了茶,也让更多人沉醉于茶香。几百年过去了,它的韵味一直滋养着世界茶人,丝毫不减。未来的日子里,这产于戴云山脉的神奇树叶必将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展示出中国茶叶更多迷人的风采。
【注释】
[1]根据茶叶的鲜嫩程度和天气情况做青的手法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