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人致力于汇通天下:虚构的西方文明史

中国古人致力于汇通天下:虚构的西方文明史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知道,在中国科技打通世界地理之前,由于自然环境强烈制约着人类,世界各地均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中华民族的开放意识与开放程度是最大的,中国古人热情拥抱外来文化和宗教。中华民族具有最宽容的天下观和最高远的天人观,她吸取异域文明,迎接外来文化。儒教一直是中国的官方学说,并作为考察和选拔政府机构官员的准则。中国文化具有一种磅礴天下的精神和抱负。或许在“恶”的方面,传统中国是自我封闭。

中国古人致力于汇通天下:虚构的西方文明史

历史上的中国,幸运地凭借高山大漠阻挡着其西边的“终古乱世”——印欧迭侵,教俗嚼噬。汤因比指出,在公元221年之前(战国),中国酷似“旧大陆”的西边——部族战乱、群雄割据;而后,她便步入正轨,分裂和无政府状态是少见而短暂的。[39]这与其说是中国保持了两千年的相对稳定;[40]不如说是,她每每带来泛世界的逾百年的和平(Pax Sinica)。

如果我们根据中华文明及其地理环境都是自成体系,来判定其文化是不开放、不进步,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华文明是人类社会中独一无二的开放性的有序运动(维护人与人、人与自然之和谐),因而它是古今世界总的引擎。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知道,在中国科技打通世界地理之前,由于自然环境强烈制约着人类,世界各地均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

中华民族的开放意识与开放程度是最大的,中国古人热情拥抱外来文化和宗教。自从汉武帝张骞西域,以及开凿天竺之路,古人努力联通世界的记载不绝于史。早在唐代,中国商船便已到达非洲。最晚在唐代,中国便建立起成熟的地图学,唐代宰相贾耽亲手绘制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海内华夷图》。“地理大发现”和近代以来的“开放世界”,是中国人的功劳。香港学者李兆良先生通过严谨翔实的考证,无可辩驳地证明:郑和船队几乎深入了世界各个角落,是他们绘制了第一幅科学精确的世界地图。李兆良的考证结论,已得到西方历史地理学界的默认。[41]

李兆良说:郑和下西洋,已经环球航行,才可以测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代人大航海的成果。中国才是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始祖。中国人早于哥伦布60年以上到达美洲,早于麦哲伦90年渡过“沧溟宗”(即西方误称的太平洋,也是来自中国称的“宁海”)。经纬度是中国首先采用来绘制中国与世界地图的,不是欧洲发明的。[42]

大半个世界——也包括中国自身——都是从这个开放性、利他性的文明中心,透过它的辐射来进行思想与物质的交流,吸取和分享文化养料的。[43]

钱穆指出:中国……不断与其四邻异族相交通、相接触。中国的对西交通,有西北的陆线与西南的海线……尤其是汉、唐以下……交通频繁,是历历有史可证的。而且,中国人对外族异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把外面的新材料,用来营养自己的旧传统。中国人常抱着一种“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的一切……都可以融会协调、凝和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征。[44]

与近代西方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抢占殖民地不同,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纯善的。中华民族具有最宽容的天下观和最高远的天人观,她吸取异域文明,迎接外来文化。她不仅是怀抱世界之善,而且还包容世界之恶。她承受周边与化外的祸因乱源、承受四海之外的忧患,并将其消融于内。《道德经》曰:唯有承受天下的污垢与不祥的民族,才能王天下。因此,在历史上,尽管中国的国力、航海和科技皆冠于世界,却从未给中国周边和外部世界带来任何祸患。

罗素说:儒教……设定人们在根本上能与整个世界和谐共处……儒家的伦理教诲不是建立在……宗教教义的基础上的,它纯粹是世俗的……儒教一直是中国的官方学说,并作为考察和选拔政府机构官员的准则。这样做的结果,致使长期以来中国的政府掌握在有文化的无神论者手中,这些人的行政管理缺少像西方民族要求其统治者所具有的干劲和破坏性。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契合庄子的清静无为。其结果是,除了乱世给老百姓造成苦难之外,人们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归附的民族享有自主权,外国不必惧怕中国,尽管中国有着众多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45](www.daowen.com)

一位基督教学者这样写道:中国文化的……奇妙,就是它有相当大的扩张力(与同化力)……是王道的,而不是霸道的;是道德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是偏于教育的,而不是偏于军事政治经济的。全部中国历史黄河……长江……渐渐展开。直至附近各邦也蒙受其文化的感召……中国文化具有一种磅礴天下的精神和抱负。中国古代圣贤,从来不以中国文化为本民族所私有……明明德于天下,乃止于至善……九州八演,以神州为模范;四裔六服,以中土为正宗。[46]

孙中山称,传统中国是行王道,通天下之志,凝四海之情;弱小民族仰慕中国文化,以加入中华体系为荣。他写道:中国几千年以来总是实行平天下的主义,把亚洲的各小国完全征服了;但是中国征服别国,不是像现在的欧洲,专用野蛮手段去压迫人,而多是用和平手段去感化人,所谓王道,常用王道去收服各弱小民族。

汉朝……那个时候,中国的政治思想便很高深,一般大言论家都极力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中国去扩充领土……中国便不主张与外人战争,中国的和平思想到汉朝时已经是很充分的了……

明朝复国之后,更是不侵略外人,当时南洋各小国要求进贡归化中国,是他们仰慕中国的文化,自己愿意来归顺的,不是中国以武力去压迫他们的。像马来亚及南洋群岛那些小国,以中国把他们收入版图之中,要他们来进贡,便以为是很荣耀;若是不要他们进贡,他们便以为耻辱。像这样尊荣,现在世界上顶强盛的国家还没有做到……

(尼泊尔境内)廓尔人到了民国元年,还来中国进贡。由此可见中国旁边的弱小民族,羡慕中国至今还是没有绝望。

十余年前,我有一次在暹罗(泰国)的外交部,和外交次长谈话,所谈的是东亚问题,那位外交次长说:“如果中国能够革命,变成国富民强,我们暹罗还是情愿归还中国,做中国的一行省。”我和他谈话的地点,是在暹罗政府之公署内,他又是外交次长,所以他这种话,不只是代表他个人的意见,是代表暹罗全国人的意见,由此足见暹罗那个时候,还是很尊重中国。(《民族主义第三讲》)

或许在“恶”的方面,传统中国是自我封闭(都是自我消化,而非输毒于外)。中国的地形与生态的向内倾斜,决定了矛盾运动的方向:不能宣泄出去,而是聚爆于内;儒释道文化也不允许中国扩张而祸乱天下。《易经》云:各正性命,保合大和;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中国自始至终为全人类与生物圈进行“文化保险”,而不用其诸多的物器发明去扰乱世界,这与欧美有着本质区别。假如中国也信奉欧洲式丛林法则,历史上的战国七雄,或许变为帝国主义之列强。果真如此,“世界末日”在基督纪元之前便已降临,何来今天的欧美!尽管战国俨然是“诸夏天下的世界大战”,但毕竟有天下太平、世界大同的理想抑制好战倾向,并且这一理想成为此后两千年的文化主旨。[47]

历史上的中国与欧美文明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中华民族在其承受和消化内外的“人类负面”的同时,尽量把和谐与实惠都赠予世界;欧美在劫掠其他民族与地球资源的同时,把其内在毒素转嫁出去,祸害“外我”,而使其自身保持“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