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鸟铳、佛郎机、红衣大炮等为代表的西洋火器,在明代,也逐渐传入国内,而此时,传统火器中的铳、炮、筒、枪、球、火箭等也均已出现。
鸟铳,是明朝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清朝时又多称为鸟枪,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曲形枪柄等组成。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重2~4千克。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7]
鸟铳在使用时,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通过预燃的火绳和扣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方人马。
火器在明代已为更广泛的人群所熟知,在军队的装备上,其比例已经超过冷兵器,是热兵器的上升阶段。在此形势下,明代也发生了军事变革。在实践的基础上,传统的火器技术与理论,亦渐成熟。
正德、嘉靖年间,西洋火器技术传入中国,促进了明代火器技术的提升。以佛郎机、鸟铳、红衣大炮等为代表,在丰富中国火器的品种类别的同时,还使得中西方火器技术得以较充分的交流。这时,有了专司火器的管理与制造的机构——神机营。火炮的制作,在明代末期已经规格化,尽管如此,在世界范围内而言,明代的火器还是表现着“古代”的特征。直到17世纪,中西火器技术并未相差甚远,但火器理论上的差距却是显而易见的。[8]
陕西在明代时多地设有制造武器的机构,例如,榆林设“杂造局”,延安设“军器局”。这些机构中,也自造“先进的”火器。涂宗浚万历年间负责陕西的边防事务,就主持制造过火器。据《延绥镇志》记载,“大中臣涂公近制火器,俱从手定,如三眼灭虏大小诸炮,无不精巧,中度尤称中国利技”。[9]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战争中,火铳发挥了重要作用。永乐年间,明朝组建的神机营,专用配备火器,该种枪因为气密性和枪管长度等问题,杀伤力还是不大,射程也不远。嘉靖以后,在戚继光的影响下,明军装备的轻型手铳和重型火铳,逐渐被鸟铳和火炮所取代。
与明代前期使用的手持火铳相比,鸟铳的主要特点,首先是铳管前端安有准心,后部装有照门,构成瞄准装置;其次是设计了弯形铳托,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侵彻力较强;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因其枪机形似鸟嘴,故又名鸟嘴铳。它的基本结构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枪,是近代步枪的雏形。在早期的武器装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www.daowen.com)
【神机营】
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清朝沿用明朝军制。神机营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1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余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营专习神枪、神炮。
《大明会典·火器》记载,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仿制了第一批鸟铳1万支,装备明军使用。据《筹海图编》记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收复日人、葡人占据的双屿(今浙江省鄞县东南海中),获鸟铳及善制鸟铳者,明廷遂命仿制。大约在同一时期,又有鲁秘(位于今土耳其)鸟铳传入中国。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
最早发明于欧洲的鸟铳,自明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到中国,曾为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装备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后,随着西方的后装线膛击针式步枪输入中国,遂被淘汰。
陕西旬阳县博物馆收藏着两件铁火铳,它们的体形不大,也是手持式(图6-4)。宝鸡青铜器馆,藏清代同治元年造火铳两件。洋县博物馆藏有一件手持式的铜铳,形体不大,长仅11厘米,竹节状,有箍,很是精致(图6-5)。
图6-4 旬阳铁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