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振共生:文创介入生活,重新定义建筑

共振共生:文创介入生活,重新定义建筑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那亚曾经掀起文旅界关于打造“精神建筑”的热潮,但其实一个建筑空间的精神,是不可能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义的,建筑设计师仅仅树立了社区物理美学的象限,但精神美学层面,一定需要使用者来赋予————也许是艺术家,也许是戏剧人,也许是百里之外的一个潮圣者。那个因一个网红建筑而受到关注的阿那亚,不过是一个流量孤点,而今天的阿那亚正在形成自己的内容矩阵。

共振共生:文创介入生活,重新定义建筑

“你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而旅行吗?”

“你是为了找回你的未来而旅行吗?”

孟京辉在《爱因斯坦的梦》里问道。这一出以肢体与现场音乐编织出的各种时间与梦境为场景的戏,让众多角色一步步踏入生活的腹地,经历清晰与混沌,真实与幻想,也一点点撩动起每个观众的内心。

而当这部关于梦境的癫狂戏剧,搬入一个以孤独图书馆为背景,以无垠的滔滔海浪为和声的户外剧场时,“看戏”这件事似乎也有了另一重含义————戏剧是视听艺术,但当视觉和听觉都不够用,就要试着走进幻想。这一刻,你真的还仅仅是观众吗?还是你也在参演一部自己主演的人生戏剧?

《爱因斯坦的梦》是艺术品,或许“观看《爱因斯坦的梦》”这件事本身也可以成为艺术品。在为期11天的首届阿那亚戏剧节中,25位中外导演带来了25部剧目共计71场演出,这部戏作为参演的剧目之一,完成了一场演员和观众的做梦之旅。

所以,戏剧不是一定要发生在剧院。对阿那亚来说,戏剧是一个将不同门类艺术家和年青人聚集在一起的最佳方式,可以让各式各样的奇妙连接自然发生。在3万名观众的见证下,大家熟悉的阿那亚礼堂、艺术中心、沙丘美术馆,甚至马场也都化身为12个大大小小的剧场,这些“不可能”空间,一旦遇见戏剧,一幕幕脑洞大开的无限可能随时可以将我们带入一个幻奇的海边乌托邦。(www.daowen.com)

阿那亚曾经掀起文旅界关于打造“精神建筑”的热潮,但其实一个建筑空间的精神,是不可能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义的,建筑设计师仅仅树立了社区物理美学象限,但精神美学层面,一定需要使用者来赋予————也许是艺术家,也许是戏剧人,也许是百里之外的一个潮圣者。

一条街可以成为市集,一个马场可以成为剧院,一片沙滩也可以成为沙漠,比如“候鸟300”的艺术家做的那样,在阿那亚沙滩,他们演绎了一场原本只能发生在大洋彼岸内华达州浩瀚沙漠里的狂欢火人节。就像戏剧爱好者最熟悉的莫斯科艺术剧院,虽然在很久之前就非常有名,但真正让它找到它自己,并达到一个艺术上完美高度的起点,是因为上演契诃夫的戏剧《海鸥》,“海鸥(CHAIKA)”这一形象也成了剧院沿用至今的图腾。

许多人把2015年因“孤独”而意外扬名的海边图书馆当作阿那亚的某个起点,但阿那亚其实一直在尝试解锁着新起点。那个因一个网红建筑而受到关注的阿那亚,不过是一个流量孤点,而今天的阿那亚正在形成自己的内容矩阵。从孤点到矩阵,绝非复制更多的网红建筑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成千上百的社区使用者在时间之中叠积的情感总和,是社区制作者用极其笃定的“私我情怀”去追平甚至超额满足“大众向往”的精准把控力。

今天的阿那亚,或许是中国艺术演出最为密集最为盛大的先锋艺术实践场,从“陶身体剧场” 到“招待会电音节”、从“FIRST实验室电影周”到“日落音乐节”,它经历了一个从定义文旅到摆脱文旅、从运营地产到运营文化的转身过程。

“人生可以更美!”,阿那亚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拓宽这句slogan的内涵。在文旅行业,阿那亚或许不是文旅项目的唯一解法,只是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