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个体婚家庭的变革:家庭社会学新论的成果

个体婚家庭的变革:家庭社会学新论的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妇女运动的崛起、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也促使妇女自觉地争取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男女平等成为一种社会趋势,进而促使两性平等成为家庭平等关系的基石。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采取契约婚形式。社会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个体婚家庭获得了男女平等、自由婚制的实行、家长制的瓦解等方面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为私有制经济使人们的婚姻不可避免地要受财产关系的支配。表8-1为家庭的历史演变。

封建社会后期,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获得发展。同时,手工业商业也迅速发展,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商业队伍中去。商品经济的拓展要求以大规模的工场式手工业代替小规模的作坊式手工业。由此,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所替代。

新兴的工商业阶层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利益,主张发扬民主,限制国王专制权,以便把政治权力转移到自己手里。封建的专制政治被推翻后,代之而起的是资产者的民主共和制。经济形态、政治制度的根本改革,影响了原有的社会哲学观念、伦理习俗。民主的实行给人们带来一定范围的自由,个人意识开始觉醒,政治领域中的君主制已被推翻,文化制度中的家长制也受到抨击,逐渐失去势力。人们在家庭中开始获得人格上平等的尊严和个性发展中的自由。

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也参与社会劳动。工业社会中生养孩子的经济价值降低,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实际的生育率水平,使妇女可以改变传统的角色模式,从家庭走向社会。妇女谋求社会职业,获得经济收益,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创造者之一,家庭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妇女运动的崛起、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也促使妇女自觉地争取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男女平等成为一种社会趋势,进而促使两性平等成为家庭平等关系的基石。

由于人们从事的职业是社会性的,工作不受家庭的控制。社会阶层结构中,先赋性的家族地位、出身门第等条件不再成为唯一的决定社会分层的因素,而通过个人努力的自致性资源在社会的垂直流动中越来越被重视。同时,个人在生活选择上也追求自主性。这些社会条件为婚姻关系摆脱等级制而向自由婚制转化提供了可能。婚姻中对爱情的选择,开始重于对门第、政治权益的选择。人们有了自由选择婚姻和生活方式的权利。

早在1791年,法国共和宪法最先宣布:“法律只承认婚姻为一种民事契约。”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采取契约婚形式。根据契约婚原则,婚姻是当事者个人的私事,由个人的自由意志来决定。男女双方以是否合意为条件,既可以缔结婚姻,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解除婚姻。至于“合意”背后双方的真实动机是什么,法律并不过问。契约婚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双方利益的一种交换,但婚姻可以由个人意志所决定,又为出现爱情婚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资本主义初期,有产者家庭依然从家庭利益出发为子女选择配偶,经济上不能自立或要继承家产的年轻人,很少有自由选择配偶的权利。婚姻实际上依然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权衡利害的婚姻。爱情结成的婚姻并不多。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只有在被压迫阶级中间,而在今天就是在无产阶级中间,性爱才可能成为并且确实成为对妇女的关系的常规。”[19]因此,最初的夫妇式家庭就产生于无产者和广大劳动群众中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引导,青年人越来越不需要、也不愿意依赖家庭和父母的财产而生活,纷纷离开家庭自谋生计。据西方学者统计,1851年英国10—14岁男孩的就业率为36.6%,女孩为19.90%;15—19岁男孩的就业率为90.0%,女孩为65.2%[20]。经济上的自立使得青年人在择偶上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一方面,结婚成为一种个人行为,如波伏娃和萨特共同生活了50年,却一直没有结婚,因为,在他们看来,“按照我们的信念行事,认可这种非正式的婚姻状态,是合乎道德的”[21]。另一方面,婚姻可以自由订立,也可以自由解除。著名的人类学家M.米德在临死前接受过一次采访,讲述她那漫长而又富于传奇的生活。她结过三次婚,又离了三次婚。当采访者提到她的“失败”婚姻时,她立刻回答:“我从没有过失败的婚姻。我结过三次婚,每一次婚姻都是成功的。”她继续向采访者解释她经历过的几个完全不同的生活阶段以及每次选择的不同的生活伴侣——最能够满足她当时需求的人[22]。(www.daowen.com)

社会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个体婚家庭获得了男女平等、自由婚制的实行、家长制的瓦解等方面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也应看到,在私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它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也不可能在全社会推行。因为私有制经济使人们的婚姻不可避免地要受财产关系的支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虽然以法律保障男女平等、婚姻自主。但在注重功利的商品社会中,经济联系是人们之间最基本、最普遍、最有效的联系,婚姻关系也免不了为经济利益所支配、所选择。以爱情为基础两性平等的真正一夫一妻制家庭,也难以在全社会推行。因而,当代的家庭变革就是朝着这种体现民主、平等关系的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转化,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表8-1为家庭的历史演变。

表8-1 家庭的历史演变

来源:丁文:《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