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达尔文的婚姻:将理想与现实相融,实现和睦与稳定

达尔文的婚姻:将理想与现实相融,实现和睦与稳定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婚姻中的热情不会永远处在强烈兴奋、高涨的状态下。婚姻实现以后,新的家庭就形成了。达尔文不仅对婚后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而且对婚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着现实的充分准备,结果婚后他与妻子爱玛相处得十分融洽、十分幸福。这种足够的心理准备也是创造良好婚姻关系的因素。因此,当代社会夫妻关系的和睦与稳定或矛盾和冲突,首先取决于夫妻双方对婚姻的满意程度。

达尔文的婚姻:将理想与现实相融,实现和睦与稳定

婚姻中的热情不会永远处在强烈兴奋、高涨的状态下。婚姻实现以后,新的家庭就形成了。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琐碎的家务,饭不得不做,菜不得不买,三餐如何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房间要经常进行清扫,配偶一方的朋友及亲戚如何交往等等,都在新婚夫妇还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的时候,一下子涌到眼前。在这些考验面前,为了使不圆满的结局不出现,必须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千万不能听之任之、相互埋怨和指责,久而久之不解决的话,很容易形成重大分歧,到那时再挽救婚姻关系,恐怕就来不及了。

(一)充分的心理准备

结婚后不久,有一时期,夫妻双方心理变化比较大,双方的情绪波动也比较大。调查表明婚前时对婚后生活的期望值越高,婚后的现实生活带给他们的失望越大。这是因为夫妻双方对婚后角色的转换都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一般来说,恋爱双方到结婚时,感情发展到高潮。结婚后,必然会慢慢由热烈趋向平稳,由浪漫的恋爱生活转入现实的婚姻生活。双方似乎都若有所失,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好奇心消失了。双方都对自己的伴侣感到不如以前那么新鲜和神秘了,这样吸引力会逐渐减少,彼此之间的热情也会降温。

(2)家庭生活的复杂分散了夫妻的注意力,使得夫妻双方彼此关注对方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了,这种把精力转移到家务或是孩子身上的情况使双方都有一种被忽略的失落感。

(3)婚前双方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婚后的认识就会逐步深入认识到对方的本质,这种了解和认识的发展常常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一种是积极的,另一种是消极的,前者会感到夫妻生活不管有什么样的矛盾,但总的来说是美好和幸福的,而后者却会感到失望和痛苦。

(4)婚前夫妻双方各自的言行和社会活动是独立、自由的,个性可以发展,结婚以后,双方作为一个互相依存的整体去适应家庭和社会,这样,各自的言行都要受到不用程度的限制,夫妻间的个性也会出现冲突。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结婚前期这样写道:“结婚已证明是必要的。——可是,要是明天就结婚呢?为了弄做房子,置些家具,将会有数不清的麻烦与开销——每天时间的损失(妻子不是天使,要是她不让丈夫勤奋工作的话)。要是我得天天陪妻子散步,那么,我的一切工作该怎么处理才好?”达尔文不仅对婚后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而且对婚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着现实的充分准备,结果婚后他与妻子爱玛相处得十分融洽、十分幸福。我们强调新婚夫妇婚后的心理变化,目的在于使夫妻双方从开始时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矛盾、心理等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以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至于产生莫名的苦恼。这种足够的心理准备也是创造良好婚姻关系的因素(栏2-1)。

栏2-1 婚姻满意度的自我测试

著名的离婚心理学家约翰·高特曼曾开列了供夫妻双方了解其婚姻是否美满的22道自我测试题:

1.能说出配偶至交好友的名字;

2.能明白配偶目前面临何种压力

3.能知晓近来一直惹怒配偶的一些人的名字;

4.能道出配偶的某些人生梦想;

5.能了解配偶基本的人生哲学

6.能列出配偶最不欣赏的那些亲戚的名单;

7.能感到配偶对你了如指掌;

8.分居两地时,你会经常思念配偶;

9.你时常会动情地抚摸或亲吻配偶;

10.配偶由衷地尊重你;

11.婚姻中充满了热烈和激情;

12.浪漫仍绝对是婚姻生活的一项内容;

13.配偶欣赏你所做的事情;

14.配偶基本上喜欢你的个性;

15.大多数情况下性生活令双方满意;

16.每天下班时配偶乐于见到你;

17.配偶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18.热衷彼此倾心交谈;

19.讨论问题时双方均会做出许多取舍(两人均有影响力);

20.即使彼此意见相左,配偶也能尊敬地倾听你的观点;

21.配偶通常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高手;

22.彼此的基本价值观和目标大致契合。

如果你的情况与其中12条以上相符,那表明你的婚姻极其牢固,若是与你相符的少于12条,那表明你的婚姻有待改善。

(二)角色的适应

如果说,在体力时代,社会选择了“男主内,女主外”作为夫妻互补模式,而且它又具有最大的综合效益而成为最佳模式的话,那么,当前,它至少不是唯一的最佳,城市从智能的角度对男女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分工,“职业女性”和“围裙丈夫”更多地作为一种城市行为在城市家庭中扩展。因此,当代社会夫妻关系的和睦与稳定或矛盾和冲突,首先取决于夫妻双方对婚姻的满意程度。于是,夫妻之间更注重双方的感情发展和心理的相容性,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进行自我调适。

1.性格不同夫妻的相处

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性格和气质有一定关系。在人的诸多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可以说与遗传因素最为密切,气质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的性格也可以发生变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也会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性格有可塑性。所以,性格迥异的夫妻通过磨合与调适是可以达到和谐相处的,主要方法有:第一种是尊重对方,扬长避短。第二种是尝试着颠倒角色。选一件虽有争议但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对方不经意的情况下,模仿对方平时的样子,让对方体会一下平常你的感受。这样做有益于双方增进了解,逐渐懂得如何适应对方。第三种是找到对方使你感到最烦恼的地方,不要全面否定对方,而要用商量的口气让对方了解你的感受。

2.兴趣不同夫妻的相处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倾向。一件能够给人带来愉快感受的事情,才能激起人的兴趣。生理条件、知识条件、个人的志向、人生观、职业要求等都会对兴趣产生影响。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很多人开始对某事物不感兴趣,但由于某种需要,可以对兴趣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兴趣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作为夫妻双方来讲,首先各自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而兴趣本身又有其个性特征,那么夫妻双方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夫妻间的牢固爱情是以志同道合为基础的,并不是以兴趣爱好一致为前提的。生活中的许多夫妻兴趣不和而产生矛盾,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如果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熟悉这门艺术,兴趣不和对夫妻关系是不会造成什么破坏作用的。

以马克思和燕妮为例,他们的兴趣并不一致,马克思所珍视的品德是朴实,燕妮的回答是真诚;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燕妮的回答是健康;马克思喜欢做的事是看书,燕妮喜欢做的事是缝纫;马克思心爱的花是瑞香,燕妮的回答是玫瑰;马克思喜欢的颜色是红色,燕妮的回答是蓝色。然而,这种在业余兴趣方面的不一致并没有妨碍他们融洽和谐的共同生活。

夫妻兴趣不一致是一种常见现象,因此,夫妻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它。首先应该做到互相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不过分限制、干涉对方,使双方都能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中找到乐趣。其次是要相互适应,千万不可采取“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尽可能地同对方一起分享自己的乐趣。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一桩婚姻是绝对完美的,如果你感到你与配偶分享的成分越大,你的婚姻就越美满”。夫妻之间的角色适应,最重要的是维持一种弹性原则,而不是分工精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相持状态,如果相互支援,角色的涵盖性高,相处必然越来越愉快。

(三)爱的艺术

弗洛姆曾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爱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沉湎于其中的感情,而不管他的成熟度怎样;如果不积极地发展自己的整个人格,培养富于创造性的意向,那么对爱情的追求将是徒劳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去爱周围的人,没有人道精神、勇气、忠诚和自我约束能力,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爱情。每一对相爱的男女把爱情作为婚姻的动因和基础,无论其社会阶级属性、经济状况和价值观念如何,都视爱情为婚姻的第一要素。爱是一种心理现象,爱是一种与异性接近的欲望,是一种欲求两人合二为一的冲动。

爱情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多样。夫妻之间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为爱情的更新做出各种创造,从而不断深化两人在爱情上的共同感受,形成心灵上层出不穷的共鸣协奏。

1.性生活的艺术

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重要特征。事实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夫妻因性生活不和谐而分手。美满和谐的夫妻性生活是一个互相适应的微妙过程。它并非单纯地听凭性欲冲动的驱使,也不是依靠多种多样的所谓性技巧,最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交流和感情需求的相互满足。

第一,掌握科学地进行性生活的方式,双方要平等地合作与配合,正确看待性生活。要充分了解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及反应上的不同。家庭是爱情的归宿,是异性结合的必然结果,是情爱发展的必然。

第二,认识到年龄的增长与身体健康状况等对性欲的需求度及需求方式会有所变化,双方要在尊重、协商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同步。(www.daowen.com)

第三,夫妻之间不要以性生活作为惩罚对方的手段,也反对把性行为当作一种礼物。

2.相互吸引的艺术

有人认为,只有恋人之间才需要互相吸引,其实并非如此,组成家庭以后,夫妻双方由于朝夕相处,彼此深入了解后如何保持相互吸引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首先,男女双方都要保持温柔的美德。对于温柔存在着几种误解:一是认为温柔就是逆来顺受,其实这不是温柔,而是懦弱的表现;二是认为男人对女人表现得很温柔是女性化的表现,有失男人的尊严,这是男权主义思想在作怪。夫妻间的温柔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如轻轻地抚摩、深情的注视、轻轻的一个吻、热烈的拥抱,都会令爱情增添无限新意;亲切的话语、和谐的性生活、深情的相互注视都可以给爱情以营养。温柔是每对夫妻不可小视的问题,对发展夫妻感情至关重要。

其次,善于倾听。夫妻中的一方想听另一方倾诉心曲时,一定要抓住这个系牢感情的机会。不要不理不睬,这样做会严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情绪,善于控制并调整自己的情绪,主动地爱抚对方或愉快地接受对方的爱抚,细心观察并了解对方的要求,揣测对方的心理,说话做事选择对方喜欢的方式。如果找不到对方喜欢的方式,至少要选择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引起对方愉悦,而不是使对方产生不快之感,这种爱的因素促使双方情感交融,达到爱的和谐。

再次,讲究仪表美。恋爱中的男性和女性都会在形象上费尽心机。可一旦结了婚,认为生活就是真实的,花在仪表装饰上的心思随着婚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其实,不注重仪表美不利于维系和深化夫妻感情。人的形象美不应因为结了婚而告终。注重仪表美,每一天给自己的伴侣一种新鲜感,就会激发对方的爱情。方法很简单,如时不时换一换自己的发型,尝试一下另一种风格的服饰,或在卧室的装饰用品和睡衣上动动脑筋等。总之,只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会保持彼此间的吸引力,使婚姻之树常青的。

最后,给对方一点自由的空间。虽然夫妻是最亲密的关系,但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有权选择自己的活动圈子,有权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包括异性朋友,所以两个人一定不要走得太近。除了自己保留适当的自由空间之外,还要允许对方留有一定限度的自由空间。这种自由的空间会使双方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没有了这种自由空间,反倒会产生一种排斥的感觉。

3.沟通的艺术

华鲁士曾经在《家庭沟通》一书中探讨了各种各样的家庭沟通模式及其对人妻关系的影响。他认为,在大多数充满冲突的家庭里,失谐的主要原因只是由于家人没有把感受到的爱和所怀有的善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夫妻之间经常有这种情况,本来很希望合理地讨论一个问题,却发现不知不觉中陷入破坏性的争吵之中,彼此指责,甚至恶语相加,这种破坏性的争吵会破坏家庭关系,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因此,发展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沟通技巧才是关键。为此,华鲁士提出了家庭沟通的根本原则:感受到的爱必须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对方觉察到这种爱[19]

栏2-2 夫妻沟通的原则

*行动往往比讲话声音更大。非语言的沟通比语言的沟通往往更有力。例如,妻子经常要求丈夫在刮胡子后整理干净,但丈夫老是忘记。这就强烈意味着“我不把你的要求当一回事”。太太若总来提这种小事,丈夫就觉得她爱挑剔,不可理喻。因此她不敢再提,但又压不住心头怒火,于是也以拒绝做他喜欢的事来报复,表现出“我也不在乎你要什么”的情绪。日常生活中这类无言的沟通很多,它往往以“不体贴”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达出“在我的想法里,你的需要并不重要”的信息,或者给对方一种“你并不在乎我的需要”的感觉。这种无言的沟通往往成为问题的开端。

*重要的,就强调;不重要的,就忽略。家庭的不和谐,每每发生在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上。常见的抱怨如“你又在挑我的毛病了!”吹毛求疵是破坏性的,它造成两人之间的敌意,不但不能达到改变他人行为的效果,反而还往往引起以牙还牙的冲动。

*尽可能表达好的沟通,杜绝对立性的甚至贬损人的反应。好的沟通指尊重他人的价值,鼓励他,使他有勇气和信心。比如妻子问丈夫:“你想我们可以买个新冰箱吗?”消极的丈夫会说“你又在买这个、买那个了”;而积极的丈夫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家庭预算合适不合适”。接纳和赞扬会使人更努力向上。

*沟通时要清楚具体,对你的决定要解释原因,在造成问题时要把你的这部分责任说清楚。任何约定、期望、奖励和惩罚的措施,不清楚就没有价值。经常有那种“概括地承认自己不完美”的人,会说“我也有错,但……”然后一点一点指出别人的错处,或夸耀自己的长处。好的沟通应是“我知道你有错,但是我……”然后举出自己的错误,以达成互相的谅解。

*言辞要切合实际,合理而不夸张,尤其是当双方互相批评时。在家庭争吵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互相指责,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对方既不承认也不想改变,反而因此更加愤怒,用最恶毒的语言互相伤害,这种做法对夫妻感情和婚姻关系是极具破坏性的。

*不要想当然地猜度对方的心思,应以语言表达来验证你的每一个假设。家庭中常见的情形是夫妻中的一方常常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强加给对方,若一方经常压抑自己的愤怒,积压下来,久而久之会造成问题。

*接受每一件事都可以有多方面的看法。家庭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批评:“你怎么能那样讲呢?你也不想想……我希望你以后要有那样的想法。”其实,一个人在家庭里和在社会上一样,要能够容忍和自己不一样的看法和做法,不能强求事事一致。

*坦诚面对自己的感受,只要有意义的问题就要提出来,不要怕烦扰对方。有的夫妻常以“我不想惹出一场吵架”或者“是你先开始的,我不想和你吵!”为借口逃避问题或妥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争斗,只是它是内在的、没有付诸语言的,这种做法只会积累怨气,而不利于矛盾的解决。

内容来源: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44—246页。

4.相爱的艺术

真正的爱情包括四个要素:一是对所爱者真诚关心,希望对方能够独立思考和富于创造性;二是两人有同舟共济的责任感;三是彼此尊重、认可;四是适度的给予与彼此合作。

爱是相互认可,而不是改变对方。当夫妻一方向对方提出要求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不应该超越权利的范围。也就是说可以提出一些合理要求,而不能够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过分要求。

爱是相互信任。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所有关系和控制权的问题。婚姻要求夫妻双方对自己的伴侣忠诚,信任本身就是一种忠诚的行为,只有当一方不再企图控制或影响对方时,才是真正地信任对方。

总之,使爱情关系保持活力是一项长期任务。

第一条准则是和谐关系需要自己创造。爱情是不可能自然生成的,它需要恋爱双方有意识的努力和共同培养。爱情关系是相爱男女的行动的总和,有时双方都有良好愿望,但最终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爱情关系不是静态的,它在不断地发展,因此要善于把握爱情的方向,引导爱情向好的方向迈进。

第二条准则是学会包容。爱情关系总是由于交流而不断充实,婚姻中常会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问题,每个人都常常使自己的伴侣伤心和失望,但是不应总记着对方的错误,要学会忍耐对方并包容对方,要学会忘记对方的错误并把希望寄托到以后的表现,而且也要学会宽恕自己,这并不意味着允许自己对对方造成伤害,而是应该尽量化解两个人的消极情绪,消除内疚感及自我谴责。

第三条准则是重视感情投资。这是指夫妻双方用对过去两人恋爱时美好感情的回忆,尤其是对婚恋时期爱情的唤起,作为维系、巩固和发展夫妻之间美好感情的纽带。这种感情投资,其资本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时间和两颗彼此忠诚的心。这种回忆的方式,是夫妻感情相互满足的一种需求方式,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感情需求,夫妻双方应该善于利用感情投资,让这种投资产生出更好的效应来。

婚姻是流动的,如果以为婚姻就是爱情的终止,一味拘泥于传统的、重复的生活方式,不及时地加以调适,爱情之花就会枯萎,婚姻也会进入死胡同。在提高婚姻质量方面,与其从法律上大加限制,不如在婚姻调适水平上多下功夫。婚姻调适是一门艺术,调适得好,婚姻的质量就能由低变高;调适得不好,婚姻质量只能由高变低。爱情是需要时时培养和更新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婚姻走向完美。

【注释】

[1]参见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24—337页。

[2]参见唐达、严建平、赵人俊:《文化传统与婚姻演变》,文汇出版社,1991年,第193—198页。

[3]海陆空指海外关系、落实政策和有住宅。

[4]转自丁文:《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1页。

[5]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79页。

[6]同上书,第79页。

[7]同上书,第80—8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页。

[9]参见丁文:《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0—116页。

[10]陈顾远:《中国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2页。

[11]参见丁文:《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7页。

[12]参见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13]参见邓伟志、徐新:《爱的困惑——挑战离婚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32、281—307页。

[14]参见《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南方周末·新生活》,2000-10-26。

[15]参见《人口研究(京)》,1997.6.11—17。

[16]参见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质量:度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17]参见潘允康:《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质量》,《中国婚姻家庭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80—82页。

[18]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1期,第136—144页。

[19]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45—24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