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人处世,《道德经》指导,明本末,识大体

为人处世,《道德经》指导,明本末,识大体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本末,识大体,就能辨是非,知轻重,就能依具体情况作出权衡。具体的行动为末,具体行为细节为末。本是根本,末是末节,末生于本,末须护本,必须不伤了本。持性为重,守本为重。轻重不辨,舍本求末,趋利忘义,为所欲为,便是失了大体,忘了大体。能明本未,无轻重,识大体才会有正确的抉择。生命是重要的,因此,只要不失了道义,害了性情,伤了根本,当取则取,决无犹豫。

为人处世,《道德经》指导,明本末,识大体

明本末,识大体,就能辨是非,知轻重,就能依具体情况作出权衡。

要明本末,知轻重,识大体。

何为本?道为本,义为本,人的节操为本,人作为真人的存在为本;何为末?具体的行动为末,具体行为细节为末。本是根本,末是末节,末生于本,末须护本,必须不伤了本。因此任何具体的抉择都不能忘了本。

何为轻?一时一事的得失为轻,一争一夺的胜负为轻;何为重?持性为重,守本为重。得失不可不计,胜负也还是要论的,但计得失,论胜负不能害了人性情,不能伤了人根本。

何为识大体?明本末,知轻重,便是识大体。轻重不辨,舍本求末,趋利忘义,为所欲为,便是失了大体,忘了大体。(www.daowen.com)

能明本未,无轻重,识大体才会有正确的抉择。我们说,两害相遇权其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事当前,孰重孰轻,有时好分清,有时实在难分清。比如面前摆了一盆鱼,还有一盆熊掌,谁为轻?这就看价值了。熊掌更值钱些,这样就是熊掌为重,这个好分。如果两者不能兼得,自然取熊掌而舍鱼。但是食物和义理谁重谁轻,有时就会让人犯糊涂。从人要活命看,自然食物为重,没有饭吃,人就活不成,但从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来看,显然又是义理为重,倘若为了活命伤天害理弄饭吃,那活人其实无异于行尸走肉。

这里的关键还是在于要明本末,识大体。

明本末,识大体,就能辨是非,知轻重,就能依具体情况作出权衡。生命是重要的,因此,只要不失了道义,害了性情,伤了根本,当取则取,决无犹豫。所以孟子也说,如果在那里因持性保德受穷挨饿,这时有个人说:“虽然我不能按他的德行办事,但我也不能看着他饿死。”因而来给以周济,那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正是这些构成了人的生命的真正意义。因此为了它,即使是生命,也当舍则舍,毫不彷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