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经》教你成为懂得为人处世的人

《道德经》教你成为懂得为人处世的人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摸不着。因而,老子有时说它是“无”,这是就“道”没有特点、物质和形状而言的;有时说它是“有”,这是就“道”产生万物而言的。

《道德经》教你成为懂得为人处世的人

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虽然老子认为“道”是不可用语言来言说的,但他一开始说“说”起“道”来了: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老子》第一章)。

这一段话是我们进入老子智慧宝库的一把钥匙,但仍然把“道”弄得玄而又玄,要想获得老子的智慧,看来并不是像吃冰淇淋那样轻松容易。

老子说的“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人们又把“道”称为“太一”。这个“太”就是“太上皇”、“太老爷”的“太”,字,皇帝的父亲称为“太上皇”,老爷的父亲称为“老太爷”。“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混沌的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天地的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www.daowen.com)

其实“无”和“有”是一个东西,老子是在与我们捉迷藏。他自己也说这二者名称虽异,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概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只是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他性质,比如我们说“有××,有×××”,总不能光说“有”。“有”,我们可以说“有一株柳树”,但不能只说“有”,因为柳树不只是“有”或“存在”,它还是自身的本性和特点。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他性质特点,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摸不着。因而,老子有时说它是“无”,这是就“道”没有特点、物质和形状而言的;有时说它是“有”,这是就“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道”是老子讨论的中心课题,人们把他的思想称为“道家思想”,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道家”,老子的一切思想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所以在进入老子的思想宝库之前,我们不得不弄清“道”是“无”,还是“有”这个有趣而又叫人难以捉摸的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