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从苦中品出甜味,你便懂得了生活。
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少与“苦”有关的故事。
战国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复国。在蓄积力量,策划反攻的岁月里,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国耻,发奋图强。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勾践卧薪尝胆,以苦自励,精神固然可嘉。但勾践吃苦只是手段,最终打败吴国是目的。胜利后他就不再睡柴草,尝苦胆了。
在勾践眼里,苦就是苦,乐就是乐,人必须吃苦,但目的则是换回享乐。
生活中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可以出“绝活”,绝活就是对某种技艺出神入化的把握。这一般都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有一些难度大的技艺,譬如武术中的二指神功,杂技中的高空网丝表演,自由体操中的空中转体三周半倒立等,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苦练,且只有少数人才能完成上述动作。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以说成大器者都需经过这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难免有苦不能言,让人无法忍受的时候;但却是苦中有乐的。可谓苦字当前,乐在其中。而刻苦磨炼,掌握了真本领,更是其乐无比。(www.daowen.com)
中国有一类诗人对写作精益求精,每一字词的运用非千锤百炼不罢休。有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说法。这类诗人就被称做“苦吟”诗人。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不巧碰到了大文豪韩愈,贾岛向韩愈说明了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
在旁人看来,为一个字词的变更而绞尽脑汁,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但在诗人眼里,一字之差,诗意两殊。这一个字,就像人的灵魂一样,它是诗的灵魂。有了它,整首诗就活起来了,诗意就出来了。当诗人沉浸在这种创作的高潮状态时,他感受的是一种冲动和燃烧,是将淤积于内心的情愫释放出来,是无比的兴奋和甜蜜,全然没有苦不堪言的感觉。
此刻,苦只是世俗之见,快乐才是事实,才是诗人真实的感觉。
能够从苦中品出甜味,你便懂得了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