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虚名必定会丧失自己的本性,要使一人叫好就必须迁就一人,要使一世人叫好就要迁就一世人。
要迁就世人自然就得失去自我,就得让自己受世俗舆论的牵制和左右。古代不少隐士,如:孤不谐、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许由、申徒狄等人,他们为了博得高洁的美名,不惜放弃人生的种种权利和快乐,只求别人的称赞,而不管自己的安适,更抛开了社会的责任。
人生的幸福贵在适意而不在虚名。
内在精神充实的人,真正占有自我的人,不受世俗舆论的影响,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全社会叫好不忘乎所以,全社会非难不垂头丧气。这种人认定了我与外物的区分,能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所以对世俗的评价毫不在意。
孔子被围在陈、蔡两国交界的地方,七天七夜没有烧火弄饭。
大公任去慰问他说:你快要饿死了吧?
孔子说:是的。
大公任说:你怕死吗?(www.daowen.com)
孔子老老实实地承认:怕死。
大公任说:让我来谈谈避死的方法好吗?
孔子说:你谈吧。
大公任说:东海有只名叫意怠的鸟,飞起来好像没有力气的样了,飞的时候混在众鸟之中飞翔,栖息时也混在众鸟中栖息。飞去的时候,不敢飞到众鸟之前,飞回时又不敢落在众鸟之后,吃食时不敢抢先去尝,一定要等众鸟皆吃时才肯进餐,在众鸟没有鸣叫时闭口不开,从来不敢先以嗓子出风头,所以它在众鸟中不受排斥,外人也终究伤害不了它,因此它能免于祸患。直树先被砍伐,甘井先被喝干。你一心用文才机智惊世骇俗,用自己的高洁来反衬别人的卑污,光芒四射像是举着太阳行走,这怎么可能避免现在这种饥饿之苦呢?
大公任见孔子被说得低头不语,又接着开导他说:前人早已告诫我们,名气太大非遭殃不可。你何不把这些虚名还给众人呢?大道流行而不炫耀,德行广播而不求名声。朴素平常得像个呆痴,把虚名的纸帽子扔掉。真正懂得人生之道的人不为虚名所累,你为什么对名声这么感兴趣呢?
孔子说:你说得好极了!于是告诉朋友,遣散学生,逃到旷野中去,穿着粗布衣服,吃着山泉野果,像一个朴实的庄稼汉。走进兽群兽不惊乱,走进鸟群鸟不惊飞。鸟兽都愿意和他作伴,人们也愿与他和睦相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