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历史追溯到1937年5月1日,图哈切夫斯基还站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边的斯大林身旁。这位副国防人民委员正与最高统帅一起检阅游行队伍。就呼声和势头而言,图哈切夫斯基完全可能在不久升任副总司令。依据当时安排,不久他还将代表苏联政府去伦敦参加乔治六世国王的加冕典礼。
然而,风云突变,就在出发前几天,他的任命被撤销了,接踵而至的则是下放、被捕、审讯、枪决。不过,这些还只是普通民众看到的“外景”,而在秘密战争中的战略大内幕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感叹不已。原来,这竟是一个被希特勒炮制的惊天动地的战略策划。
1936年12月,美国情报机关获得一份材料,内称:苏联红军的某些高级将领正与德军统帅部勾结,密谋反对斯大林,为首者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米·尼·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事件的发展表明,不管诬陷图哈切夫斯基的这份情报源在哪里,这一原始情报的确产生了异乎寻常的作用。当时德国的情报头子是老谋深算的海德里希。他凭其敏锐的情报嗅觉,确定了情报本身的价值,随即又进行了加工伪造,以使其更加可信。当时,有人推测,这一情报可能是反间计,目的是造成对可疑的希特勒将军们的不信任。但海德里希决定,即使如此,也要反其道而行之,将修改后的情报送给斯大林,使整个这一奸计变为反苏联军事将领的妙招。
听完情况汇报的希特勒,最终决定干预苏联内部事务,迷惑斯大林,搞掉图哈切夫斯基。在一天夜里,海德里希派出两个特工组前往德军总参谋部窃取德国总参谋部与红军军事合作的秘密档案,包括曾任苏军总参谋长的图哈切夫斯基的信函及其签署的官方文件。窃取的材料交给了伪证制造高手,他与相关人员一起,为陷害图哈切夫斯基假造签字、印章,惟妙惟肖,以假乱真,希特勒甚至煞有介事地在这些信件上亲笔批示,命令监视与图哈切夫斯基保持秘密联系的德军将领。当所有“天衣无缝”的假情报于4天内准备完毕并呈报给希特勒的时候,随后决定的则是确定与斯大林联系的渠道。
为使苏联情报机关得到必要的证实,阴险毒辣的海德里希还采取了数项行动,以确保苏联对假情报深信无疑。无论如何要使它落到多疑的斯大林手里。自以为获得绝密情报的苏联驻布拉格大使亚历山德罗夫斯基紧急回国了,数日后,苏联驻法国大使波将金用紧急密电向莫斯科报告了同一情报。他的情报来源则是时任法国总理的达拉蒂,而党卫军上校贝伦茨亲自出马,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私人代表的直接会见,标志着德国情报机关利用了发出第一个假情报的那个渠道并大大推动着事件的进程。其中,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一度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1937年5月7日贝奈斯总统在布拉格将有关“军事阴谋”的情报正式通知了苏联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亚历山德罗夫斯基,次日又以个人给斯大林的绝密信件形式转寄了这一材料。(www.daowen.com)
与此同时,苏联情报部门也搞到了盖着德国防情报部门“绝密”“秘密”真印章的伪造信函,有希特勒对国防军可疑将军进行监控的命令,还有图哈切夫斯基的信,内称他已与自己的同谋商定,要摆脱非军人的控制并夺取政权。
结果,希特勒成为这场战略赌博的赢家:盖世太保的伪证终于在二战前苏军最大悲剧的酿成中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假情报搞到手不过3个星期,苏联报纸上正式公布了8名红军将领被判死刑的惊天新闻。
是什么原因让希特勒决心策划这场反间计策呢?苏联元帅米·尼·图哈切夫斯基以及一大批军事将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军事考验的熔炉中百炼成钢,才华超众。他们具有远见卓识,使苏维埃军队做好了经受未来考验的准备。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法西斯惧怕的力量。正是为了反对这些人,德国法西斯才组织了这次间谍大行动。图哈切夫斯基的“才华”并非自吹出来,也非杜撰而成。他颇受列宁器重,接连不断地被派往最重要的战线,指挥最重要的部队,被誉为“国内战争中所向披靡、最富天才的红色统帅”,并被西方称作“红色拿破仑”。他颇受将士爱戴,在首批任命的苏军五大元帅中,位置仅次于伏罗希洛夫,而年纪最轻。二战中苏军最杰出的统帅朱可夫说:“图哈切夫斯基是伟大的军事思想家,是我国军界人物中最光辉夺目的巨星。”
图哈切夫斯基领导下的总参谋部,以对国际局势的精当分析,对西方军事理论的密切关注,对可能敌国特别是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工业和军队的全面研究,显示了这个号称“军队大脑”的发达智力和充沛活力。正是他的立足实际、着眼未来的军事问题的报告成为中央决策的依据,关于红军现代化的决定才应运而生,他也因此奉命领导具有重大意义的红军现代化工作,红军在摩托化和武器装备方面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在“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中,希特勒不动一刀一枪,不用一兵一卒,仅靠高价售出的一纸伪证,就促使苏军精英成了刀下冤魂。许多人指出,如果那些久经考验而又才华出众的红军将领不在大清洗中牺牲,希特勒未必胆敢下定决心同闻名世界的卓越统帅们进行较量。卫国战争的历史,特别是初期的历史很可能就要重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