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战争中的密码战:揭秘审敌虚实的玄妙功夫

战争中的密码战:揭秘审敌虚实的玄妙功夫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时,协约国军队却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马恩河战役场景战役打响后,面对法国坚固的防线,德军左翼将领劝说总参谋长小毛奇加强当面的军事力量。9月3日,德军第1集团军指挥官克鲁克给德军最高统帅部发了一份密电,请示批准他发动一次横穿马恩河,接着挥戈西南直接逼近巴黎的战役

战争中的密码战:揭秘审敌虚实的玄妙功夫

19世纪末,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使通信工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伴随着这种变革,产生了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包括侦收、测向、信号分析、通信分析等一整套的无线电信号侦察以及对抗侦察的信号保密,构成了一条特殊的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密码史的转折点,密码分析由一个辅助的敌方情报来源上升为一个主要的来源。一战中,各交战国都不遗余力地加强其侦察机构的密码破译能力,同时也加大研究力度以强化己方密码的可靠性。然而由于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当时不管破译还是编译密码,各国都主要是手工操作,“铅笔加纸头”再加上一定的文字、数学知识及天才的灵感就能进行密码破译工作。与此同时,密码编译工作的落后又给密码破译提供了方便之门。

法国的陆军密码局在一战初期就成功地破译了当时德军使用二次移位作业方式加密的电报,因此在马恩河会战初期,法国军队就已通过获得的破译情报掌握了德军的所有作战意图、行动计划、兵力部署等情况。整个战役期间,在德国最高统帅部收到前方军队发回电报之前,法国破译机构就把破译的结果摆到了总司令霞飞将军的办公桌上。在这种情况下,霞飞司令制订了相应的防御反击计划,很快粉碎了德军的疯狂进攻,取得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在30多万以上。其中,法军阵亡2.1万人,受伤12.2万人;德军阵亡4.3万人,受伤17.3万人。自大战爆发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德军遵循施利芬定下的基本方针,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那时整个德国甚至全世界,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然而,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时,协约国军队却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

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的失利固然有德军指挥不当等方面的原因,但法军在密码战中的胜利则是加速德军失败的重要因素。法军正是靠不断破译德军的密码电报而逐渐认清战场的实际情况,改变计划,最终抓住战机,反败为胜。

一战前,法国就在理论、组织和实践上为战时无线电密码破译做好了准备。在近代,法国就有较好的密码学传统,其在历史上被称为“法国学派”。和德国学派相比,法国学派把他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置于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分析不同密码的编制,并由此正确地推导出各种破译方法。1883年,法国人克尔克霍夫斯出版了《军事密码学》,书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密码破译方法。由于有科学的密码破译理论做指导,法国的密码编制和破译水平在当时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在密码工作刚展开时,法国的密码破译机构分散在陆军部、海军部、外交部内政部、特种警察及邮电部,各单位分工并协作。20世纪初,法国成立了军事密码委员会以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并提高破译效率,其成员约10人,皆为来自各军种、各部门的具有特殊密码技术才能的人,主要工作为编密和破译两部分。这些工作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12年,陆军部把原来的编密和破译两部分工作合在一起,组成统一的班子,设立陆军密码局,并加强了与军事密码委员会的合作。一战爆发之前,各大国中除了奥匈帝国外就只有法国建立了无线电侦察与破译机构。法国还在靠德国东部边境地区建立了无线电接收站,抄收德国边境部队进行训练和演习的电报,并积极开展破译工作。通过这种破译工作,法国在战前就掌握了德军组织序列、战斗编成、武器装备的配置、战略战术原则、作战指导思想、原则以及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组成、密码指标,等等。应该说,战前法国在无线电侦察方面的准备和组织比起其他国家来说是充足的。

与战前法国出色的密码破译能力相比,德国就显得逊色许多。虽然德国在19世纪60年代曾在密码技术上有过历史性的进展,但此后就没有继续前进,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密码研究中心,也不注重密码分析的作用。德军总参谋部的首脑对密码分析也全然无知,依靠命令保持绝对秘密,以致不能吸收社会上的有益知识。所以在一战爆发之前,德国虽有几个密码机构分属于总参、陆军、海军和外交部,但是除外交部有一点密码分析工作之外,其他都是从事编密工作。同时,德军的密码机关思想闭塞,在编密上缺乏全盘的研究和计划,密码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密码知识和训练。(www.daowen.com)

一战爆发后,法国陆军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战地密码组织。这是一个按战斗序列组建的梯形组织,最高层是陆军部的密码局,其下是总司令部密码处,再下是各集团军的密码破译和无线电侦察机构。在陆军部,以卡蒂尔为首的密码局从原来的几人很快增加到几十人,其中密码破译员约10人。在总司令部,法军总司令霞飞在发布动员令后不到一周时间内,就设立了密码处,以吉维尔为首,由7名专家组成,负责总部的密码通信并研究破译敌人的密码电报。各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司令部又依次建立密码机构,负责贯彻密码工作条例,在战地就近收集对破译有用的具体资料,利用上面发的密钥侦译敌方低级的战术密码。这些密码机构相互协作,并建立自己特殊的通信联络网。开战后,电报的侦收由设在莫伯日、凡尔登、图尔等要塞和利尔、兰姆斯、贝桑松等地特别截收站进行,巴黎也有两处。后来全国形成以巴黎、里昂、波尔多支点为中心的网络,各台站有专线通向巴黎陆军部密码局。此外,法军还建立了一系列测向站。最初在没有测向仪的情况下,只依靠信号的强弱来判定敌台方向和距离,根据通报数量、收发关系和机器声音、报务员手法鉴定和网络组成等分析判断各部队的隶属、兵种等关系和行动。

马恩河战役场景

战役打响后,面对法国坚固的防线,德军左翼将领劝说总参谋长小毛奇加强当面的军事力量。于是,小毛奇决定进一步修改“施利芬计划”,在左翼又增加8个师的力量。同时,他不去加强右翼,反而减少其力量,从第2与第3集团军中抽调两个军、一个骑兵师共8万余人,去加强东线与俄国的作战力量,使得右翼德军被大大削弱。9月2日,小毛奇把他的这个修改计划以密电形式发给第1集团军司令克鲁克。小毛奇发给克鲁克的这份密电,克鲁克没有收到,而法国的无线电侦察人员却截收到了。他们用已掌握的二次移位破译方法破译了这份电报,从中知道了小毛奇的错误做法。9月3日,德军第1集团军指挥官克鲁克给德军最高统帅部发了一份密电,请示批准他发动一次横穿马恩河,接着挥戈西南直接逼近巴黎的战役。因为无线电通信的落后,使得这份机密电报整整发了36个小时,重复拍发无数次。最后,德军统帅部总算收到了。而法国的无线电侦察部队不但又一次截获了这份密码电报,而且在德军最高统帅部未收到之前,就把破译的结果放到了总司令霞飞的办公桌土。霞飞在地图前与他的参谋们反复研究了这两份破译的密码电报后发现,德军按原计划行动的第1集团军,与按照新指示向东南方向移动的第2集团军之间的接合部,有一个50公里的大缺口。此情况后来得到空中和骑兵侦察的证实。

在对德军的行动摸透的情况下,9月6日,法英联军依靠事先掌握的情报从德军防御间隙地带穿插,于9月8日逼近马恩河,从而构成对德第1集团军的包围态势,同时也对德第2集团军业已暴露的右翼形成包围之势。德军在法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最终输掉了马恩河战役。

战役后,法军总司令霞飞在给陆军部的信中,高度赞扬密码局的无线电侦察工作,他说,“像所有陆军指挥官一样,我在最近几天里认识到你部密码分析局从事工作的价值,请代我们全体向卡蒂尔上校和他的集体表示感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